“骗补后的新能源政策导向及其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骗补后的新能源政策导向及其思考
【编者按】一个多月前,一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骗补名单像是激起千
层浪的那块石头,将一年来备受关注的骗补事件推向了高潮。
在引发行业
内外各界议论与反思的同时,行业相关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已经在政策管
理层面思考和着手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及其管理规范问题。
在10月13日的“202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国家工业
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中的核心部分——企业与产品准入门槛以
及加强安全监管,及其相应的变化内容做了重点介绍。
为了治理散乱现象、加强安全监管、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在去年8月启动了09版准入准
则修订。
今年,工信部发布了新版管理规定,对产品准入标准、检测标准、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等进行了修订。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
副会长董扬提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为4:1,与国务
院关于充电设计的规划中提到的“一桩一车”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合理的
车桩比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研究探索。
关于骗补引发的政策转型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副部长石耀东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提出,可以把
风险投资引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代替政府补贴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
此之外,他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