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谢明媚;彭士明;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
【摘要】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 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22℃试验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仅在22℃试验组出现显著波动(P<0.05),其余组变化不显著(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22℃试验组在24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32℃试验组0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MDA)22℃试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显著下降,24 h下降到最低值,随后维持最低值,32℃试验组MDA含量则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也出现了显著性变化(P<0.05)。

血清中,SOD 22℃试验组的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2℃试验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直线上升,对照组也出现了波动;CAT和T-AOC 22℃试验组均变化不显著(P>0.05),CAT 32℃试验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AOC 32℃试验组显著下降,对照组CAT和T-AOC都出现波动;GSH-PX和MDA 32℃试验组出现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GSH-PX 22℃试验组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DA 22℃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出现波动现象。

免疫指标中,溶菌酶(LZM)活力的变化不显著(P>0.05);免疫球蛋白M(Ig M)各试验组活力均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

不同温度组之间在同一时间也会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在肝脏中,T-AOC 32℃试验组在48 h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MDA除起始时间0 h外,其余时间段不同温度组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

而SOD、CAT、GSH-PX则不同温度组在同
一时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除了免疫指标中的LZM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温度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结果表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的肝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并对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苗种生产和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急性温度变化对银鲳幼鱼产生的应激反应。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immune indexes in the liver and serum of Pampus argenteus juveniles,we set thre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groups (22℃,the control group 27℃,32℃),and each with three
replicates.P.argenteus juveni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ach replicate,and reared in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for 48h.The results of indexes in the liver suggested that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and catalase (CAT)activities in 22℃ group changed similarly,both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in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 activity(P>0.05)except 22℃group,and the activity of GSH-PX in 22℃group decreased first and returned to the initial level,and then fell down.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in 22℃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P<0.05)different at 24h and 48h.In contrast,there were significant (P<0.05)differences between 0h and 48h in 32℃ group,then it decreased slightly at 12h and 24h.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in 22℃ group,the minimum occured at 24h and then remained a s table level.While in the 32℃ group it decreased first,then reached the minimum at 12h,and increased at last, but the content at 48h was lower than the initial level,and the control group also
chang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results in serum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SOD in 22℃ group increased first,reached the maximum at
12h,then decreased and returned to the initial level at 24h,and finally remained stable.SOD in 32℃ group increased with the time,reached the maximum at 48h.The control group changed as well,it first increased to the maximum at 12h,and then decreased to the initial level at 24h,while reached the maximum at 48h.CAT as well as T-AOC in 22℃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both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AT in 32℃group f 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CAT reached the lower point at 12h,and the higher point at 48h.Both CAT and T-AOC in the control group changed(P<0.05)in different time,and both showed decreasing trend.Meanwhile,T-AOC,GSH-PX and MDA in 32℃ group showed decreasing trend,they all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level of GSH-PX in 22℃ group decreased slightly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the GSH-PX activities peaked at 48h.The content of MDA in both 22℃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hanged with time,they both decreased first and increased at 24h,then decreased at 48h.However in immune indexes,the lysozyme (LZM) activity was unaffected,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as observed.Ig M both in 22℃ group and 32℃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t the same time,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In liver,T-AOC in 32℃group at 48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ent of MDA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both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hile SOD,CAT and
GSH-PX activity changed (P>0.05 ).In serum in the same period, LZM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P>0.05).For other antioxidant enzyme and immune indexes,all groups in the same tim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ute temperature stress can injure the liver of
P.argenteus juveniles,and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es and the immune indexes,thu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aquaculture,acute temperature stress should be avoided in P.argenteus juveniles.
【期刊名称】《海洋渔业》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9页(P541-549)
【关键词】温度胁迫;银鲳;幼鱼;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
【作者】谢明媚;彭士明;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
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
酶是催化生物反应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生物体中的化学反应绝大部分都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1]。

酶的活性可以被调节,且与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密切相关。

酶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抗氧化酶在清除氧活性自由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受温度的调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过高的温度甚至还可能造成抗氧化酶失去活性。

因此,对急性温度胁迫下抗氧化酶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2],可以深入了解机体对环境胁迫的响应。

此外,温度还是刺激鱼类免疫应答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当水温降至低于鱼类最适水温之后,鱼的免疫反应通常会降低或延迟[3-5]。

相反,过高的水温会造成与免疫相关的酶的活力丧失,影响鱼类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

因此,开展鱼类在急性胁迫条件下抗氧化酶活力和免疫应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银鲳(Pampus argente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鲳科(Stromateidae),鲳属,在很多国家都有分布,而我国主要以东海北部和黄海
南部分布较为集中[6],即舟山渔场和吕四渔场[7],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
鱼类之一,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与需求[8]。

21世纪初,国内开始进行银鲳繁殖生物学研究,施兆鸿等[9]采用捕捞野生亲
本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人工授精、孵化和培育,获得了银鲳幼鱼,实现了人工授精、孵化和育苗[10-12]。

目前,在银鲳的研究中除了盐度胁迫[2,13]、饲料种类[8]、重金属离子胁迫[13]等方面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有报道外,抗氧化酶活力和免疫应答指标对温度胁迫的响应鲜见报道。

对于银鲳这类水生变温动物来说,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到其生长和生存,而且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可能会因为气候的变化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水温突变,形成急性温度胁迫。

因此,本试验针对急性温
度胁迫对银鲳幼鱼抗氧化及免疫指标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对推广银鲳人工养殖和提升理论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实验材料与饲养管理
实验于2014年8月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启东科研基地进行,材料取自东海水产研究所当年人工培育的银鲳幼鱼。

选取平均叉长为(9.1± 1.1)cm、平均体质量为(18.8±7.2)g、规格均一、体质健康的银鲳幼鱼共180 ind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用水采用经筛网过滤、暗沉淀后的上清海水,pH 7.9±0.5,盐度28±0.5,溶解氧6~8 mg·L-1,水温恒定在27℃,每天换水量为50%,24 h不间断充气。

实验期间,用自制的配合饲料饱食投喂,每天8∶00、17∶00各投喂1次,并记
录观察水质和鱼活动情况。

1.2 实验设计
实验在2.5 m×2.5 m的室内水泥池中进行。

实验开始前,将实验鱼均置于27℃暂养4 d,暂养期间的管理同上。

实验设置22℃、27℃、32℃3个温度梯度(其中27℃为对照组),每个梯度3个重复,每个重复20 ind鱼,组间个体无显著差异(P<0.05)。

实验开始时直接将实验鱼分别转移入22℃、27℃和32℃的水体中,采用广东日升牌(CW-2500A)冷热水机进行实验水温的调控。

期间,各温度组
均不投食。

实验期间共设置4个取样点,分别在0、12、24、48 h取样。

1.3 样品采集及粗酶液制定
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 ind鱼,每个温度组9 ind,用200 mg·L-1的MS-222作快速深度麻醉,麻醉后,置于冰盘上采用尾静脉采血,血样于4℃冰箱中静置8~12 h后,在4℃、3 500 r·min-1的离心机上离心20 min制备血清,血清移置-70℃冰箱中保存备用,随后取肝脏,样品置于-20℃保存,用于生化分析。

取适量肝脏组织放入离心管中,用移液管量取冷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的体积总量是组织块重量的9倍),将肝脏组织在冷生理盐水内剪碎,然后在离心管中放入玻
璃珠,将离心管放入匀浆机中匀浆,即得到10%的组织匀浆液,再根据具体实验
需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酶液,进行指标测定。

1.4 指标测定
肝脏和血清检测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谷光氨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免疫球蛋白M(Ig M)。

实验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具体实验方法参见说明书。

其中,组织蛋白测定采用南京建成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试剂盒,单位:g·L-1。

肝脏中酶活力的定义:
SOD:在本反应体系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酶量为一个SOD活力单位[U·(mgprot)-1];CAT:每mg组织蛋白每秒分解1μmol的H2O2的量为
一个活力单位[U·(mgprot)-1];MDA:采用TBA法,活力单位为nmol·L-1;GSH-PX:规定为每mg蛋白质,每分钟扣除非酶反应的作用,使反应体系中GSH浓度降低1μmol·L-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mgprot)-1];T-AOC:在37℃时,每分钟每mg组织蛋白使反应体系的吸光度(OD)值每增加0.01时,
为一个总抗氧化能力单位(mgprot·mL-1)。

血清中酶活力的定义:
SOD活力单位(U·mL-1);CAT:每毫升血清每秒分解1μmol的H2O2的量为一个活力单位(U·mL-1);MDA测定同肝脏活力单位;GSH-PX:每0.1 mL血清在37℃反应5 min,扣除非酶促反应,使反应体系中GSH浓度降低1μmol·L-
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m L-1);T-AOC:在37℃时,每分钟每毫升血清使反应体系的吸光度(OD)值每增加0.01时,为一个总抗氧化能力单位(U·L-1);LZM:采用比浊法,活力单位为μg·mL-1;Ig M:采用免疫比浊法,活力单位为mg·mL-1。

1.5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所得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Mean±SD)表示,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急性温度胁迫后银鲳幼鱼各项检测指标,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不满足方差齐性时,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或平方根转换,采用Duncan’s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当P<0.05即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用Excel 2010绘制图表。

2.1 急性温度胁迫下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2.1.1 SOD活力
温度胁迫下肝脏SOD活力的变化如图1-A所示,仅在22℃处理组出现先升后降
的趋势,其余温度组各时间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

血清中SOD变化如图1-B所示,在低温胁迫12 h后与其它各时间点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温32℃胁迫下,血清SOD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增加。

在27℃对照组中,SOD含量呈现先上升
后下降,然后再回升的趋势,在12 h和48 h的活力显著高于起始值(P<0.05)。

并且血清在12 h时各个温度组间差异显著,48 h时22℃处理组与其它两处理组
差异显著(P<0.05)。

2.1.2 CAT活力
温度胁迫下肝脏CAT的变化如图2-A所示,22℃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肝脏中CAT的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 h活力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到最初活力。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呈现相似的趋势。

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血清中CAT活力变化如图2-B所示,22℃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CAT活力先升高,至48 h又稍下降,32℃处理组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回到最初值。

而对照组则呈现波动的下降趋势。

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大多差异显著(P<
0.05),如图2中的12 h和24 h,22℃试验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48 h对照
组与试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1.3 GSH-PX活力
温度胁迫下肝脏GSH-PX活力的变化如图3-A所示,温度变化对27℃和32℃处
理组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只有在22℃处理组出现了波动,随着时间的
延长,肝脏中GSH-PX的活力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又下降。

血清中GSH-PX的活力变化显著,如图3-B所示,22℃处理组随时间延长,活力显著上升,32℃处理
组则相反,其活力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时间至12 h,血清中GSH-PX的活力显著下降,但随着时间继续延长,GSH-PX活力保持基本稳定。

对照组的活力开始
呈现上升趋势,当时间到达24 h时,活力出现峰值,之后活力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

血清中不同温度组在24 h和48 h GSH-PX的活力差异显著(P
<0.05),在24 h时,32℃处理组与其它温度组差异显著(P<0.05),而到48 h时,各个温度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2.1.4 T-AOC活力
温度胁迫下肝脏T-AOC的变化如图4-A所示,22℃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总
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波动并在48 h出现峰值;32℃处理组T-AOC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T-AOC逐渐下降;对照组仅在12 h与其它时间出现显著性差
异(P<0.05)。

32℃组与其它两组在48 h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血清中T-AOC的变化显著(P<0.05),如图4-B所示,32℃处理组和对照组均随着时
间的延长,T-AOC总体下降,而22℃处理组T-AOC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在12、24、48 h不同处理组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

2.1.5 MDA活力
温度胁迫下肝脏MDA活力的变化如图5-A所示,22℃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
肝脏MDA活力显著下降,24 h下降到最低值,随后维持最低值;32℃处理组MDA活力则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随时间延长,MDA
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

血清中MDA活力变化如图5-B
所示,22℃处理组随时间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2℃处理组则呈现含量
下降趋势,12 h下降到谷值,随后维持谷值不变;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

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也出现差异,在肝脏12 h时,32℃处理组与其余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48 h时,22℃处理组与其余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4 h时,3个温度组之间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

血清中,
在24 h和48 h,32℃处理组与其余两组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2.2 温度胁迫下免疫指标的变化
2.2.1 LZM活力
温度胁迫下血清LZM的变化如图6所示,温度胁迫对于银鲳幼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力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各温度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仅在22℃
处理组到24 h时出现上升趋势,但与其它组差异不显著(P>0.05)。

2.2.2 Ig M活力
温度胁迫下血清Ig M的变化如图7所示,22℃处理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Ig
M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又升高的趋势;32℃处理组则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12 h降低到最低值,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48 h的含量高于起始含量值。

对照组含量则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出现显著差异(P<0.05),12 h时32℃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48 h时2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温度是重要的环境因子,温度突然急剧升高或降低都会对水产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温度胁迫会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多与活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有关[2]。

鱼体在正常的新陈代谢下会产生自由基,通常情况下,自由基处在动态平衡中,当受到环境胁迫之后,自由基就会大量生成,过量的自由基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15]。

生物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抗
氧化体系来清除体内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

SOD和CAT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非常重要的抗氧化防御性功能酶[16],研究表明,在温度胁迫下生物体可通过调节
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在本实验中,SOD和CAT在肝脏和血清中的低温组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强俊等[17]研究急性
温度应激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mRNA表达的影响中的结果相似。

这表明急性低温胁迫使得自由基迅速增加,作用于细胞和组织,使得细胞和组织出现损伤,SOD大量产生来应对过量的
自由基,所以SOD先升高,随着与过量的自由基反应,导致SOD含量下降,最
后降到最初含量值。

这说明机体通过自身调节功能,最终达到了新的平衡的状态。

而CAT由于机体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在SOD的作用下,生成H2O2和氧分子,CAT与H2O2反应生成H2O,因此CAT的含量跟着SOD一起变化。

但高温组CAT在血清和肝脏中的变化却截然相反,这说明高温胁迫对肝脏造成了损伤,因此,鱼体细胞膜通透性加大,导致组织中CAT含量下降,而血液中CAT含量上升。

在本实验中,CAT对照组在血清和肝脏中也出现了变化,这可能因为在实验过程
中对对照组鱼体造成了应激反应。

因此,SOD、CAT在生物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中占有重要地位[16],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来使机体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
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GSH-PX同SOD、CAT一样,属于抗氧化物酶,其在清除细胞中H2O2方面与CAT相似,在温度胁迫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且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GSH-PX则以GSH为底物[2],进而催化H2O2和氢
过氧化物降解,随后,H2O2被降解为水,而氢过氧化物则被降解为醇类。

在本
实验中,肝脏中GSH-PX仅在低温组出现波动变化,这与宋志明等[18]研究低
温胁迫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
影响中肝脏GSH-PX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在本实验中,CAT的活力在24 h
不足以清除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及H2O2,因此机体调动GSH-PX参与抗氧化的
调节,48 h时在SOD、CAT、GSH-PX共同作用下,清除了机体过多的自由基和H2O2,使得银鲳幼鱼的新陈代谢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

在血清中,低温组GSH-PX呈现升高趋势,表明低温胁迫已启动了GSH-PX参与抗氧化防御系统,而高温组出现下降趋势,表明银鲳幼鱼在高温胁迫后SOD与CAT已足以清除过多的自
由基和H2O2,因此GSH-PX未被启动。

TAOC也属于抗氧化酶,在本实验里,
肝脏和血清中,各温度组均出现T-AOC含量下降趋势,这说明,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造成了应激反应,因此,抗氧化物质减少来抵抗氧化反应带来的损伤。

这与冯广朋等[19]研究温度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结果相似。

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20]。

因此,MDA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组织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进而检测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MDA在肝脏和血清中,低温组均在12 h出现下降趋势,而SOD与CAT在12 h 上升,这就说明低温胁迫对机体造成了氧化损伤,因此,SOD和CAT大量生成,来抵抗过量的自由基,高温组亦是出现了相同的趋势。

这与王伟等[20]研究急
性温度胁迫对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稚鱼成活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中MDA变化趋势不同,这可能与鱼类的物种及应激时间、温度等不同有关。

LZM是非常重要的免疫因子,它能水解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B-1,4糖苷键[21],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使细菌细胞崩解。

鱼体急性应激时,肝受损,血清中LZM活力会显著上升[22]。

本实验各个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这与孙学亮等[23]研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血液指标影响的结果不同,温度胁迫后,半滑舌鳎血清中LZM含量
升高,形成了一种保护机制。

这可能与鱼的物种有关,说明银鲳幼鱼免疫功能强,这个程度的温度胁迫不足以使其启动免疫系统来维护机体的免疫机能。

也可能是胁迫时间短,银鲳幼鱼肝脏损伤小,故血清中LZM水平增加不明显。

免疫球蛋白M(Ig M)是硬骨鱼体内一种重要免疫球蛋白[24]。

因此Ig M含
量的多少,通常被认定为是评价鱼体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中,低温组Ig M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与何杰等[22]研究低温胁迫对吉富罗非鱼、奥里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与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aus)血清Ig M影响结果不同,当水温由26℃降到20℃时,吉富罗非鱼、奥尼罗非鱼与奥里
亚罗非鱼血清Ig M水平上升。

KLESIUS[25]发现,温度变化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血清Ig M水平无影响。

本实验高温处理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Ig M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这与DOMINGUEZA等[26]对尼罗罗非鱼进
行高温胁迫试验结果有差异,随着温度升高,尼罗罗非鱼Ig M含量下降。

而侯亚义等[27]在温度胁迫对虹鳟(Onchorhychus mykiss)的Ig M影响的实验中
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Ig M的含量也升高。

上述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与鱼类的物种不同有关。

本实验研究表明,急性温度胁迫会对银鲳幼鱼的细胞和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急性温度胁迫对鱼体造成的伤害。

【相关文献】
[1]田宏杰,庄平,高露姣.生态因子对鱼类消化酶活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06,28(2):158-162.
[2]尹飞,孙鹏,彭士明,等.低盐度胁迫对银鲳幼鱼肝脏抗氧化酶、鳃和肾ATP酶活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1059-1066.
[3] BOWDEN T J.Modul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of fish by their environment
[J].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2008(25):373-383.
[4] RAIDA M K,BUCHMANN K.Temperature-dependent expression of immune-relevant genes in rainbow trout following Yersinia ruckeri vaccination[J].Dis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2007(77):41-52.
[5]许友卿,陈哲,丁兆坤.低温对鱼类的影响及预防[J].广东农业科学,2012(15):132-136.
[6]郑元甲,陈雪忠,程家骅,等.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与环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9-388.
[7]施兆鸿,王建钢,高露姣,等.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05,27(3):246-250.
[8]彭士明,尹飞,孙鹏,等.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0,34(6):949-954.
[9]施兆鸿,彭士明,王建刚,等.人工养殖银鲳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2):267-274.
[10]施兆鸿,赵峰,王建刚,等.舟山渔场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J].渔业现代化,2009,36(1):18-21.
[11]施兆鸿,马凌波,高露姣,等.人工育苗条件下银鲳仔稚幼鱼摄食与生长特性[J].海洋水
产研究,2007,28(4):38-47.
[12]施兆鸿,赵峰,傅荣兵,等.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海洋渔业,2009,31(1):
53-57.
[13]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等.低盐度和不同硫酸铜浓度对银鲳鳃离子调节酶和肝抗氧化功
能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4,21(4):711-719.
[14]孙鹏,尹飞,王建建,等.操作胁迫对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和鳃Na+-K+ATPase活力
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4,36(3):247-251.
[15]孙鹏,柴学军,尹飞,等.运输胁迫下日本黄姑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响应[J].海洋渔业,2014,36(5):469-474.
[16]乔秋实,徐维娜,朱浩,等.饥饿再投喂对团头鲂生长、体组成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J].
淡水渔业,2011,41(2):63-69.
[17]强俊,杨弘,王辉,等.急性温度应激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mRNA表达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2,43(5):943-953. [18]宋志明,刘鉴毅,庄平,等.低温胁迫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海洋渔业,2015,37(2):142-150.
[19]冯广朋,庄平,章龙珍,等.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生生
物学报,2012,36(1):137-142.
[20]王伟,姜志强,孟凡平,等.急性温度胁迫对太平洋鳕仔稚鱼成活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2(8):19-22.
[21]王吉桥,褚衍伟,张丽燕,等.维生素C对花鱼骨鱼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大连水
产学院学报,2009,24(3):213-220.
[22]何杰,强俊,徐跑,等.低温驯化下4种不同品系罗非鱼血清皮质醇与免疫相关指标的变
化[J].中国水产科学,2014,21(2):266-274.
[23]孙学亮,邢克智,陈程勋,等.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血液指标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0,29(7):387-392.
[24]何杰,强俊,朱志祥,等.两种不同低温应激方法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