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
法治校园
FA ZHI XIAO YUAN
观的态度,带着正确的价值观在安全健
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零工工作。

参考文献:
[1]赵腾达,霍艳敏.零工经济引领
就业市场变革[J].上海信息化,2017:64-
66.
[2]叶健.“零工经济”:依靠
网络打零工,也能赚些钱[J].决策探
索,2015:42-43.
[3]阎逸,姚海滨.让“零工经济”
零而不乱[J].今日浙江,2015:44.
[4]董凤华.大学生微商创业
模式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博
览,2015:288.
[5]潘娣.网络主播热度化下的冷
思考[J].今传媒,2016:47.
[6]郑春梅,贾珊珊.国内外校园
贷平台比较及规制分析[J].财经界(学
术版),2016:349 -351.
[7]姚远.大学生兼职行为特征研
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8-112.
[8]国家网信办.《互联网直播服
务管理规定》,2016-11-4.
(作者:成梦瑶,武汉工程大学,
研究方向:法学)
商销售的质量安全,加大对微商消费
者权益的保护力度;最后要严控大学
生微商虚假广告现象,加强监督大学
生微商广告发布内容的力度。

3.2从保
障机制对于大学生网络主播来说,首
当其冲的一点就是重视维护国家利益;
再者,整个网络主播行业都要重视行
业自治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网络主播
更为如此;最后,需要培养网民的法
治素养,避免网络暴力的出现。

3.3从
保障机制对于大学生“校园贷”兼职
代理来说,政府有关部门要健全“校
园贷”等金融行业的监管体系;网络
借贷平台要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大学
生借贷人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这些
方式来保障大学生的自身权益。

总的来说,在零工经济之下网络
零工的发展给身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
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也让我
们更加灵活的利用了自己的课余时间,
实现一定的自我价值,减轻一定的生
活负担。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终归有其
消极的一面,大学生网络零工的发展
也亦如此。

在出现了许多微商造假、
网络主播恶劣低俗、“校园贷”乱象横
生之时,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要及时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更要怀着积极乐
“校园贷”兼职代理来说,首先,要构
建健康有序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
系,严格“校园贷”准入标准;其次,
深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给“校
园贷”行业的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最后,
加强大学生对金融相关知识的教育。

2、从危机处理机制的角度提
出的建议。

2.1从危机处理机制对于
大学生微商工作来说,第一,建立大
学生微商信息监管和适当的公开制度;
第二,建立起对违规微商进行强制退
出的制度;第三,建立起微商交易纠
纷消费者保护的原则。

2.2从危机处理
机制对于大学生网络主播来说,首先
要加强网络直播领域大学生主播的民
事权利保护;其次,要补足网络直播
监管执法中大学生网络主播的权利救
济规定。

2.3从危机处理机制对于大学
生“校园贷”兼职代理来说,完善“校
园贷”纠纷解决机制,保护学生的合
法权益,建立专门的第三方纠纷解决
部门或者是纠纷投诉机构。

3、从保障机制的角度提出的
建议。

3.1从保障机制对于大学生微商
工作来说,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微商
主体的法律地位,形成大学生微商营
销行业规范;其次,要严控大学生微
分析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解决社会
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

法学思维的理
论层次主要包含哲学、法哲学和方法
论三个层面,而法学思维的实践意义
主要在于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最终
实现对理性和合理性的追求。

[1]西方法
谚称:“国王的权利止于我的柴扉,你
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

”社会上的矛盾
和冲突大多可以归结于法律关系中一
方主体或者多方主体的权利受损问题。

法律的最终目的并非惩治犯罪,而是
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给公民提
供以行为准则和行为导向,从而保护
权利。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
需要塑造自身的法学思维和权利意识,
正确处理和协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引导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对教育模式不
断创新,对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高校的办学理念更新,办学规模更大、
办学质量更高,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越
来越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攀
升,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素养和
专业知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大放
异彩。

然而,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
并非一切都是可喜可贺的,也出现了
一些同学因为不懂法、不守法、面对
问题缺少法学思维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现象。

一、法学思维的概念
法学思维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职业
者利用法律知识和法律关系去认知、
高校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自主性
和思想独立性,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
不能再通过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社会的
准则、学校的理念强行地灌输给他,
而是应当注重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养成。

古人云:“道不可空坐,德不可空谈。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要以
身作则,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夯实
自己的专业基础,做到德才兼备,运
用法学思维,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合理合法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并尊重
学生的各项权益,从而影响和完善学
生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
社会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
法律意识,塑造他们的法学思维,并
以此引导他们的行为模式更加合理化、
合法化。

法学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辛慧民
172
法治校园
FA ZHI XIAO YUAN
生用法学思维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在学习生活中
遇到的冲突和矛盾关系,将法学思维
的运用融入到点滴之中,成为行为习
惯和处事原则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法学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中的意义
大学生组织、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的案件屡见不鲜,法学思维的应用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具有现实意义
和现实紧迫性的。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导向和双重作
用,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学生本身的不
良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缺
位的问题,学校在学生的法学思维养
成教育方面不充分重视的问题以及社
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正思想对学生产
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
来看,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学生不断
刷新自我认知、社会认知的过程。


没有清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去面
对生活中出现的偶然事件或者复杂关
系时,学生往往会陷入一个不相信自
己、不信任他人、无所适从、极度焦
虑的状态。

在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下,
学生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性问
题,在情绪的感染下很容易走入极端。

2004年杀害舍友的马加爵、2010
年交通肇事随后故意杀人的药家鑫以
及现在比比皆是的校园欺凌现象、校
园不良贷款现象,无论我们的学生在
案件中充当的是加害人的角色还是受
害人的角色,不论案件的导火索是什
么,决定案件结局和走向的终究是涉
事者缺乏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法学思维。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者,如果我们只是在出现问题后
教育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接受法律制
裁,这种对学生法学思维的塑造是迟
到的也是滞后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高校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夕的最后一
站,意识形态的塑造远远比专业知识
的储备更为重要,而法学思维则是高
校意识形态中最为首要、最为基础的
一环。

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对
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态进行全面的塑造,
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度过大学时光,
还有助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后用法
学思维去克服困难,选择更加合理合
法的解决方式去解决问题。

同时,作
为高校学生管理者也应该经常性地学
习法学知识,提高法学素养,培养法
学思维,并把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自
己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去。

三、法学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法学思维的养成教育离
不开学校、院系和各位责任教师的共
同努力,学校各个层级、各个部门要
建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共同发力,
唤醒法律意识,建立法学思维,在校
园中营造文明和谐的法治氛围。

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也是一门
交叉学科,会计和法学的交叉形成了
会计法,审计和法学的交叉形成了审
计法,所以,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之外,
会计专业的同学应当修读会计法,审
计专业的学生应当修读审计法,而不
论学习哪个专业,都应该对宪法、民法、
刑法等基本法律进行简要的了解,学校
应当在各个专业的课程范围内开展法学
基础课程,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2]学生
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法学素
养的水平也不同,对于难于接受法学
知识的专业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观看
普法宣传片,寓教于乐。

对于易于接
受法学知识的相近专业,可以组织他
们开展讨论、辩论,在交流和互动中
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的认识。

院系方面可以通过公众号和网页
平台向学生推送法制宣传的文章,可
以制作普法宣传的课外读本,可以通
过在教学楼建设法治长廊、在宿舍建
设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室等方式向学生
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

同时,院系可以要求责任班级辅导老
师定期开展以法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组织大家讨论一些大学生犯
罪的经典案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
地让学生真正地在心里产生对法律的
敬畏之情,并进一步地引导他们遇到
问题要正确地选择合理合法的解决方
式,养成遵法守法的行为模式,塑造
学生法学思维的意识形态。

学校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
园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学校营造良好的
法治氛围。

同时,学校应当大力开展
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
在评定奖助学金、评优评先等过程中
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在管理学生、
处分学生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的知情
权和申诉权,坚持合理、合法、程序
正当,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中要做到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权益。

[3]
此外,学校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应当
加强对任课教师、学工管理人员、后
勤服务人员的法学理论培训,培养老
师的法学素养,养成老师的法学思维,
让老师养成运用法学思维处理学生管
理中的各项工作,并耳濡目染、言传
身教,将这种思维模式带给学生,让
学生带向学习生活,带向工作岗位,
让我们的法学思维真正地在学生管理
工作中发挥实效,让法学思维这种意
识形态真正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雷磊.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
面[J].浙江社会科学,2011,(7):59.
[2]于景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65-
68.
[3]韩忠全.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研
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41-42 .
(作者:辛慧民,濮阳职业技
术学院辅导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