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国船舶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船舶行业分析报告
![船舶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e9eb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9.png)
船舶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船舶行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运输大部分货物。
本文将对船舶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行业的趋势和挑战。
二、行业概况1. 行业规模和增长趋势船舶行业涵盖了建造、维护和运营各类船舶的活动。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数据,2019年全球船舶运输量达到了11.08亿吨,较2018年增长了2.7%。
同时,航运市场价值也不断增长,到2025年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
2. 主要市场和地区船舶行业的主要市场包括货船、客船和石油化学品运输船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亚洲是全球船舶建造和运输的主要中心,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全球船舶建造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行业趋势与挑战1.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船舶行业也面临着减排和环保方面的压力。
IMO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限制,包括2020年的硫限制规定(Sulfur Cap),以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船舶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燃料和清洁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和自动化船舶行业正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无人船、自主驾驶技术、遥感监测等新技术正在快速崛起,提高了航行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此外,船舶领域的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3. 人力资源和产能过剩尽管船舶行业发展迅速,但人力资源和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存在。
部分地区的造船厂和船运公司的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此外,技术人员的短缺和船员的离职率也对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市场前景与投资机会1. 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船舶行业在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增加,将带来更多的船舶需求。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也给船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电商和物流业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船舶行业也迎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线购物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要求更多的货物通过海运进行运输,这为船舶行业带来了更多潜在收益。
中国船舶案例分析
![中国船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eae65850e2524de4187e73.png)
2.ST船舶资产重组手段分析
在业绩压力下,通过运作实现业绩反转的动力大增,而对于央企来说,由 于天生的金融资源禀赋,债转股无疑成为“去杠杆”的最好捷径之一,于是 便开启了资本运作之路。中国船舶与此前中国铝业的玩法几乎完全相同,先 是“转债股”,而后“股换股”,最终实现旗下资产的“二进宫”。
负债率降低是债转股的直接成效。中国船舶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预计
2015年,我国造船业在航运市场的一片唱衰中进 行了大洗牌,2016年,航运业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下,与此同时,造船企
业也陷入经营困境——多家造船企业申请破产重组,五洲船舶破产倒
闭更是近十年来国内第一家国有船厂倒闭。
3.增长过快产能过剩,行业升级势在必行。
船舶市场是个国际市场,中国造船业不景气的现象如此突出,其大
2.ST船舶资产重组手段分析
2月26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作价54亿元的股权收购方案。其中,中国
船舶拟以每股21.98元的价格发行股份,收购华融瑞通、新华保险、结构调整基金等八名投
资者,合计持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下称外高桥造船)36.27%股权和中船澄西船舶修造
有限公司(下称中船澄西)12.09%股权。交易作价54亿元。交易完成后,外高桥造船将成 为中国船舶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船舶对中船澄西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根
价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
由于减值准备属于会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确定,带有很强 的主观性,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公司可在业绩良好是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
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脱帽路之巨额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二)ST船舶基本情况及亏损分析
造船行业分析报告
![造船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4e18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5.png)
造船行业分析报告造船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造船行业,是指建造、设计、维修、改装、拆除各种船舶及海洋设备的产业。
它是一个高技术、高资本、高附加值的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基础行业。
二、分类特点造船行业根据船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民用船舶和军用船舶两类。
民用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渔船、工程船等。
军用船舶按照用途又可分为军事运输舰、制式战斗舰、海上作战援助船等。
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这个行业需懂得船舶设计、钢材加工、电子电器、机械等多种知识。
另外,在造船行业内,还可细分为造船、舾装、电装、机器设备制造、重工业等不同的行业。
三、产业链(1)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船舶类别需要的原材料不同,如船体用的钢板、钢管,主机、辅机用的电机、压缩机、变速箱,管路和电缆等等。
(2)中游的船坞公司:船坞拥有了建造船舶的能力,可以设计船舶大型化、集成化,并按客户要求提供专业化服务。
(3)下游仓储和物流公司等:为了保证船艇在河海、海洋间的运输,需要仓储和物流公司的协助。
四、发展历程中国造船起源于1950年代。
1953年,中国第一家国有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成立。
一直到2000年前,中国造船业一直处于深度不足、客户单一、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下运营。
2000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十五”计划,大力发展高技术的制造业,建立起了新理念和新制度的造船业。
通过借鉴国外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从最初的里程碑生产,到现在的超大型油轮、天然气船,中国造船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船舶的重要国家之一,迅速发展的趋势已然是无法阻挡的。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共享和互利合作的加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造船业的发展,其中主要的政策文件包括:(1)《中国制造2025》政府所倡导的“中国制造2025”意在推进传统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为造船行业提供了助力,其要求在高端专业装备领域中发展海工装备、造船工业和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
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态势及船舶进出口情况分析
![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态势及船舶进出口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e0bf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f.png)
中国船舶制造业运行态势及船舶进出口情况分析1、中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领先2020年,全球船舶制造业三大指标情况如下。
2020年世界造船业造船完工量为8944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为15891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为5933万载重吨。
《2021-2027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48.8%和44.7%。
近十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中心。
2020年中国分别有5家、6家和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
虽然,我国船舶制造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受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新冠疫情影响,近几年,全球市场新船需求处于低位,2020年全球船舶制造业新接订单量为5933万载重吨,较2018年下降9.2%。
中日韩为全球三大造船国家,2020年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593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2893万载重吨,占比48.8%,其次为韩国,2020年新接订单2454万载重吨,占比41.4%。
2、中国造船完工量情况2013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
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2019年增长4.9%。
我国出口船完工量保持在3500万载重吨左右。
2020年,我国出口船完工数量为34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
2016年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94.7%,之后出口船舶占比呈下降趋势,2020年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88.9%。
3、船舶进出口情况1981年“长城”号货轮是新中国第一艘出口船,也是我国船舶工业史上第一次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建造的万吨级以上船舶。
此后,我国船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船舶出口数量为5712艘,进口船舶数量为2195艘。
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801ac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0.png)
2023年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船舶制造行业是指在船舶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相关产业。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海事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制造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船舶制造企业提供参考。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船舶制造业规模约为2万亿元,中国是全球船舶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之一,2018年全年船舶制造业产值为万亿元,同比增长%。
过去几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一段寒冬期,但随着国际贸易需求的复苏和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船舶制造业逐渐回暖。
二、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材料学、工程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船舶的功能、性能、效率等各方面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和个人需求。
因此,各国船舶制造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领先,开发出新型船型和高科技船舶设备,以增强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
2.绿色化、环保化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以及各国政府严格环保法规的出台,船舶制造业也在加强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例如,近年来涌现出的绿色船舶和电动船舶等,成为了各国船舶制造企业研发的方向之一。
3.服务化模式由于消费行为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船舶制造业逐渐从单纯的船舶制造向服务化方向发展,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咨询、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等,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行业竞争1.国内竞争激烈中国船舶制造市场竞争激烈,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多、技术含量较高,但规模不大;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
同时,国际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增加了竞争压力。
2.国际竞争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竞争激烈,船舶制造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对手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国际船舶制造业的竞争,如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
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船舶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品质质量以及完善售后服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a71b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a.png)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一、发展历程船舶工业是制造各种船舶的工业部门。
按照我国1984年12月确定的工业部门分类目录,它不包括制造木船、水泥船、橡皮船。
制造木船属于生产用木制品业,制造水泥船属于水泥制品业,制造橡皮船属于橡胶制品业。
船舶工业是中国近现代最早建立的五大产业之一,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并没有促使船舶工业实现强国富民的产业愿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0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重新起步,目前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二、行业发展现状1、行业相关政策及措施我国作为生产大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对于商品的运输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船舶工业也是国防的重要部分,船舶工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发展的状况。
就造船产量来说,我国目前位居世界第三。
可是在造船技术水平,船舶生产质量以及技术生产管理方面却落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
船舶工业的产业规模也影响着船舶工业市场的发展。
政府对船舶工业制定的政策也时刻影响着船舶工业的市场动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该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的竞争力。
2、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数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工业的造船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产业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船舶后期维修已形成了船舶工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量在不断增加,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船舶工业的科研投资力度加大,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也逐渐得以完善。
3、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657点,比2018年提高50点,同比增长8.24%;2020年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678点,比2019年提高21点,同比增长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24年中国船舶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2016-2018年中国船舶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船舶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船舶行业相关定义
二、船舶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三、船舶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船舶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三、中国船舶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1、上游产业
2、下游产业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船舶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船舶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节船舶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船舶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船舶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船舶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五节国中船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船舶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船舶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船舶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船舶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船舶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章2016-2018年全球船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全球船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全球船舶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亚洲船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船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船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北美船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船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船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欧盟船舶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盟船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盟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盟船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2018-2024年世界船舶行业分布走势预测第七节2018-2024年全球船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中国船舶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船舶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第三节中国船舶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一、人口环境分析
二、教育环境分析
三、文化环境分析
四、生态环境分析
五、消费观念分析
第四章中国船舶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船舶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中国船舶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中国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中国船舶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中国船舶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中国船舶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中国船舶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2016-2018年中国船舶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船舶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二、中国船舶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船舶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船舶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中国船舶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五节中国船舶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七章2016-2018年中国船舶行业需求特点与价格走势分析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消费特点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消费偏好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船舶行业成本分析
第四节船舶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渠道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五节中国船舶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中国船舶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船舶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二、中国船舶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三、中国船舶行业平均价格增速预测
第八章2016-2018年中国船舶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中国华东地船舶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船舶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东地区船舶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船舶市场规模分析
四、华中地区船舶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船舶市场规模分析
第九章2016-2018年中国船舶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社会环境
四、技术环境
第十章船舶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2018-2024年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船舶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船舶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船舶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船舶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船舶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船舶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船舶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船舶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中国船舶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船舶行业毛利润同比增速预测
二、中国船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2018-2024年中国船舶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第一节船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船舶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二、船舶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三、船舶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四、船舶行业其他风险分析
第二节船舶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一、船舶行业经营模式
二、船舶行业销售模式
三、船舶行业创新方向
第三节船舶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十三章2018-2024年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船舶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船舶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船舶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船舶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船舶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战略综合规划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2018-2024年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第一节中国船舶行业产品策略分析
一、服务产品开发策略
二、市场细分策略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二节中国船舶行业定价策略分析
第三节中国船舶行业营销渠道策略
一、船舶行业渠道选择策略
二、船舶行业营销策略
第四节中国船舶行业价格策略
第五节行业分析师投资建议
一、中国船舶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二、中国船舶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