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为100分,总时量为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学术盛况,在治国观念上有“法先王、行仁政”"亲亲而仁民"和“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的诘难,以下选项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儒家与法家B.儒家与道家 C.儒家与墨家 D.法家与墨家
2.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改变反映的主题是
图1 图2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沟通
3.“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风雅名士,他们在思想上崇尚老庄哲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旺盛 B.三教合一的局面已经形成
C.道教思想拥有深厚民间基础D.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4.宋代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题材上讲究布局构
图,采纳散点透视法,不拘泥于对客观自然景观的逼真描写,追求主观情致和神韵,意境成为山水画的灵魂,这一现象源于
A.理学的兴起发展B.商品经济的兴盛
C.城市文化的普及D.市民阶层的扩大
5.顾炎武在《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中写到:“文之不行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这一主见A.强调了分权众治的主见B.借鉴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C.提倡了经世致用的实学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6.王阳明说“良知”即“天理”,认为良知是先天就具备的,“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这一相识
A.汲取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B.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C.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7.“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观赏又排拒的冲突心态,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起先向“现代人”转变。
该观点对“中体西用”探究的角度是
A.革命史观的角度B.现代化史观角度
C.全球化史观角度D.文明史观的角度
8.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宏大思想家,《志向国》中柏拉图主见按等级治国,孟子主见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他们的主见
A.阻碍了农业的发展B.体现早期民本思想
C.具有社会分工倾向D.凸显东西文化差异
9.有学者分别用“清理了场地”和“大兴土木”来概述近代欧洲历史上两大思想运动的影响。
与“大兴土木”相对应的是
A.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蓝图B.催生了欧洲的民族主义意识
C.减弱了罗马天主教的特权D.复苏了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
10.中国封建社会立法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古罗马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立法过程中特殊强调“秩序、教化”、家族国家本位;罗马法则强调“公允正义”。
中国不同于罗马的根本缘由是A.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B.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11.徐光启(1562—1633)是一位极富时代特点的人物。
下表是他的科技著作的概述
《几何原本》
徐光启、利玛窦合著
论述了数学的重要性,对我国传统数学未
能得到很好传承表示惋惜并对其进行了补充,
赞扬了欧氏几何学的强大作用。
第一本正式传
入我国的西方数
学著作
表中内容反映了
A.社会转型趋势的出现 B.传统文化的自我否定
C.程朱理学根基的动摇 D.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
12.图3、图4分别是是欧洲的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和达尔文被丑化的漫画,这反映了
A.新旧教派间的激烈冲突
B.科学与愚昧的艰难博弈
C.新思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D.科学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图3 图 4
13.中世纪的英雄是指提倡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圣徒、殉教者;1840年英国学者托马斯·卡莱尔则指出:“莎士比亚、马丁·路德、卢梭、拿破仑具有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英雄品质。
”这一改变源于
A.“英雄”范围的拓展 B.“英雄”崇拜的传统
C.资产阶级力气的壮大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4.以下是某同学中学历史必修三的学习笔记,A、B、C、D处对应正确的是
马克思主义:回答了人类历史向何处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的很多问题;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______________“三个代表”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____________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问题
15.以下这组图片深刻反映了某种文学流派的诞生背景。
据此可知,该文学流派是
图5 图6 图7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8分)图8、图9、图10分别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性质的教化机构: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探讨和教化机构;近代第一所国立高校;封建官立高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www.zx1s.com/
图8 :太学图9 :岳麓书院图10:京师高校堂
分别提取图8、图9、图10的相关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与其相对应的性质。
17.(18分)“法治”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孜孜以求的治国方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法治思想发展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楚。
)
18.(19分)18世纪苏格兰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如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等。
历史学家将此称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它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兰启蒙运动发生于光荣革命之后,1707年与英格兰的政治合并更进一步确认与保障了自由宪政体制,因而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在一种自由主义的政治生态下兴起的。
苏格兰启蒙运动所持有的“常识理性”又称为“阅历理性”。
这是一种外视的、归纳的、确定的理性,表现为审慎、改良和渐进的精神气质。
“常识理性”坚持理性范围在于事实领域,即阅历世界。
理性是一种知性的实力,通过对感觉阅历的归纳获得相对真理,也就是获得一种好用的学问,而不是精确、永恒的真理。
因此,理性不能成为合理性的唯一标记,也不能构建一个普适性的合理体系。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持有的“建构理性”又可称之为“先验理性”。
这是一种批判的(否定的)、建构的理性,表现出激进的、革命的和断裂的精神气质。
“建构理性”把理性看做人的标记,包括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认知理性是一种发觉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实力;而实践理性则是人类行动的道德律,具有无私、善的特点,它高于情感,并制约情感来依照道德律行动。
-------摘编自《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围绕“苏格兰常识理性与法国建构理性”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