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活动二: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启示:
(1)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1)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启示:
(1)提高全社会人民的文化素养
(2)发展本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难点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思考:为什么百年前只能是梦想?为什么百年后梦想成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探究活动五: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目前世界的文化市场,76。5%是被欧美国家所占有,我们整个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占多少呢,只有19%,就在这19%中,日本就占掉了全球文化市场的10%,韩国占3.5%,而我们亚洲还有印度这样的大国,它的宝莱坞也是很有名的。中国到底能占多少呢,其实只有1%左右。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的独立性;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让学生体会关系
让学生看图片
环节3
ﻬ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一)引入新课
列举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属于文化现象。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2
探究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2)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体现文化交融
学生交流
ﻬ
环节5
1.
四、教学反思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堂课我们从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学习了文化的作用。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又紧密的交融在一起。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的文化竞争力还十分欠缺,因此我们要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探究活动四: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想一想: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二:近几年,中韩历史文化频频撞击.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有消息称韩国还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说明问题?中国应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中国应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1)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环节4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录的电影。
据悉《阿凡达》制造团队共有2000多人,其中数字工程师超过800人,而全剧组有对白的演员仅有37人,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普通影片的概念性产品。《阿凡达》动用了近20万个处理器,整部影片80%的制作成本在于数字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上。这部影片是数字表演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人类虚拟建模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阿凡达的传奇故事?
2、“阿凡达”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
3、你能从这本影片中找到哪些美国特色的价值观?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
深入分析
ﻬ
B、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也应具体分析。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启示:
(1)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1)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启示:
(1)提高全社会人民的文化素养
(2)发展本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政治下学期第2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难点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思考:为什么百年前只能是梦想?为什么百年后梦想成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探究活动五: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目前世界的文化市场,76。5%是被欧美国家所占有,我们整个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占多少呢,只有19%,就在这19%中,日本就占掉了全球文化市场的10%,韩国占3.5%,而我们亚洲还有印度这样的大国,它的宝莱坞也是很有名的。中国到底能占多少呢,其实只有1%左右。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的独立性;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让学生体会关系
让学生看图片
环节3
ﻬ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一)引入新课
列举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属于文化现象。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引发学生兴趣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2
探究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2)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体现文化交融
学生交流
ﻬ
环节5
1.
四、教学反思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堂课我们从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角度学习了文化的作用。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又紧密的交融在一起。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的文化竞争力还十分欠缺,因此我们要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探究活动四: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想一想: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二:近几年,中韩历史文化频频撞击.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有消息称韩国还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说明问题?中国应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中国应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
(1)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环节4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录的电影。
据悉《阿凡达》制造团队共有2000多人,其中数字工程师超过800人,而全剧组有对白的演员仅有37人,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普通影片的概念性产品。《阿凡达》动用了近20万个处理器,整部影片80%的制作成本在于数字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上。这部影片是数字表演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人类虚拟建模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阿凡达的传奇故事?
2、“阿凡达”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
3、你能从这本影片中找到哪些美国特色的价值观?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表现: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
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
深入分析
ﻬ
B、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也应具体分析。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