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该如何给小儿选择补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冬天该如何给小儿选择补品
入冬后,人们总有服用滋补品的习惯。

目前给孩子选用滋补品的父母不在少数。

对某些虚弱的孩子服用滋补品确实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然而服用滋补品不当会引起反作用。

例如小儿在感冒后舌苔厚腻,不思饮食,此时如果给与厚味滋补的食品或药品,反而会使胃口更差。

有的孩子服用不适当的补品如蜂皇浆、鹿茸后引起鼻血、乳房增大等副作用。

中医认为“虚者补之”,因此滋补的对象应是有虚症的小儿,如有口臭、舌苔厚腻,大便干结等湿热症象,应先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藿香、黄连、生米仁、陈皮等使热除湿化,然后再用滋补中药或补品。

应用滋补也应根据不同对象选择,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虚的小儿较多见,表现消瘦、面色委黄、食欲低下、大便稀薄等,可用健脾和胃的补药,以帮助肠胃消化及吸收,如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同时加一些运脾药如苍术、陈皮、砂仁、藿香、木香等。

血虚在小儿时期也不少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质淡等,此时可给与益气养血药,如黄氏、当归、鸡血藤、仙鹤草等。

民间常用桂圆,红枣煎汤服用,也很有效。

还有一类小儿矮小,消瘦尿频或遗尿、舌质胖淡,属于肾虚,可给予补肾益气药,如补骨脂、黄氏、党参、桑螵蛸、金缨子、仙灵脾等,平时可多吃些核桃肉,也有补肾作用。

小儿在冬令时可用膏方。

膏方可在冬令时服用直至立春,此时膏方药不易霉变,可放置在阴冷处或冰箱内。

膏方应请有关儿科中医师根据小儿不同体质特点加以制定。

在春节期间小儿多吃甜食舌苔厚腻,可暂停原来滋补药,改服和胃化湿健脾的药,有利于胃肠消化功能。

2、秋季,为宝宝消火总动员
动员令一:看清“火”
“火”从何来
人吃五谷杂粮,有喜、怒、哀、思、悲的情志变化,受四季节气的影响,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阴阳平衡则人体机能正常,阴阳失衡发生偏盛偏衰,就会产生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火”的主要来源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
主要是风、寒、暑、湿、燥,人体受自然界“火热之邪”侵袭,这些进入人身体以后都可以化火。

内因
身体阳气偏盛,或气滞郁结日久,或热病余热未清,都会造成内热,郁而化火。

是由人体的生理功能失调引起。

生活中的“火源”
1、七情化火。

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可以化火,常见的是生气、脾气急躁、思虑过度导致“上火”。

2、饮食不当可以化火,比如过食辛辣食物、肉类等。

3、儿童、年轻人由于体质属于阳性,“上火”的机遇更多。

4、天气寒冷、伤风感冒、导致机体失调。

5、吃人参、当归、独活等滋补热性药材火气大。

6、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等都产生热,热达到顶点也就成为火。

“火种”有实有虚
实火
火之表现根据上火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

2、肝有火:肝开窍于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自我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3、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4、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

大便干燥。

以上症状都属实火,症状重,来势猛,宝宝通常属于实火。

宝宝“上火”一般是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发生,穿得过多也使宝宝生热化火。

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风热感冒、各种炎症如热性肺炎、阑尾炎,都属此类。

发热重,出汗多,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虚火
如果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属虚火。

老年人和身体瘦弱者多虚火。

动员令二:预防“火”
防止宝宝“上火”的饮食规则
从饮食的宜忌上讲,“上火”的宝宝或容易“上火”的宝宝,要尽量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1、辛辣食物
大葱、辣椒、胡椒、芥末、酒、咖喱等辛辣食物,属性为阳,助长火热。

2、油炸、肥甘厚味
如炸鸡腿、炸薯条、炸丸子等,炖猪肉等,这些食物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使人活力充沛,但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也是火气的来源。

多吃可以阻滞气机,郁积生热化火。

3、热性水果
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温性湿腻的食物,多吃易“上火”和消化不良,可导致便秘、
牙龈肿痛、面部痤疮、口腔溃疡以及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所以虚火偏旺及湿热体质的宝宝不宜食用。

此外芒果、花生、巧克力、甜食这类食物也很容易引起火气。

4、冷饮冰品
冰品很好吃,宝宝尤其喜欢。

可是火气大的宝宝食用过多的冰品,很容易导致体内的冷热失调,这种情况对于胃上火的宝宝尤其常见。

5、补品
有些家长为了宝宝更健康,给宝宝吃人参、鸡精、甲鱼等补品,这是大错特错的,儿童本身就是阳性体质,再服用补品导致内热丛生,出现流鼻血,口舌生疮。

6、某些肉类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狗肉也如此。

动员令三:扑灭“火”
冬季妈妈“灭火”攻略
·生活对策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一方面防止宝宝出现“上火”症状,另一方面在“上火”后通过食疗,适当的生活方式来缓解消除“上火”症状。

1、保证宝宝睡眠充足,儿童睡眠时间稍长,一般为10个小时左右。

人体在睡眠中各方面机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修复调整。

2、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易“上火”,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一天中水要多次喝,保证每天至少在8杯以上。

3、保持大便通畅。

肠道是人体排出糟粕的通道,肠道通畅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多给宝宝吃苹果、芹菜、西瓜、香蕉等水果,全麦面包、紫米馒头、玉米粥也要常吃,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4、晚餐不要吃得过多,吃后运动少,胃内食物未及时消化易生火。

5、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注意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和大人一样即可。

6、不要随便给宝宝食用各种补品,以免燥热生火。

·灭“火”食物
水果
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

鲜莲子:生吃可以去心火,清热除烦、养心安神。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

柿霜:性凉,味甘,清上焦心肺热,对口舌生疮的宝宝有治疗作用。

阳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蔬菜
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

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常用灭火小中药
妙灵丹
适用于小儿感冒初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嗓子肿痛、便干结,小便黄。

特别适用于风寒感冒,又素有肺胃内热的咳嗽痰多、口渴便秘、烦躁易哭,睡眠不安的小儿。

导赤丹
适用于小儿食火重内热大引起的口腔、舌头出现溃疡,嗓子肿痛、眼睛红赤、眼垢多,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也适用于小儿患病后,出现口渴便秘、烦躁易哭,睡眠不安等症状的改善。

小儿化食丸
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小儿。

对小儿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3、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逐渐地变冷,人们“进补”的时候又到了。

其实,天气冷、体内能量的耗损本来就比夏天来得大,“进补”实在是一件令人“相当舒服”的事情,问题是大人“进补”、小孩可以“进补”吗?小孩要如何“进补”才是正确呢?
基本上,由于小孩的体质属“阳”、主“好动”,原本的能量就比成人来得高,使用补药的技巧也远比成人来得高,原则上,有下列症状的小孩并不建议使用补药:
1、有胃火旺的症状:小孩常有口臭、口破、便秘的症状,比较严重的会有牙龈肿痛、溃烂的症状发生,这种“胃火旺”的症状就特别不适合服用补药。

2、有心火旺的症状:临床症状有嘴巴破、舌头溃疡、睡不着觉、口干、心烦,舌尖红、脉像细数的症状,这种症状应该用一些有“退火”作用的中药来治疗,不可以使
用补药。

3、有肝火大的症状:临床症状有口干、口苦、胸闷、容易长青春痘,时常发脾气、睡眠质量不佳、容易多梦,这种症状也不适合吃补药。

4、有急性感染的时候:例如肠病毒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这个时候不可以使用补药,以免“火上添油”,造成相反效果。

如果小孩没有上述的临床症状,该如何进补?基本上,必须先观察小孩的哪个脏腑比较虚弱,再给予,一般而言,小孩常见的虚弱脏腑有两个:肺脏以及脾胃。

一、肺脏:肺脏虚弱的小孩常有两种表现:肺气不足以及营卫不和。

1、肺气不足:这一类型的小孩常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经常吹个风、受个寒,就感冒、上诊所,感冒也常常需要好几周才会痊愈。

这一类型的小孩,可以给予一些具有补气效果的中药来增强体质,例如:黄芪、枸杞、当归、防风、白术、大枣等。

2、营卫不和:这一类型的小孩常有“鼻过敏”的现象,例如早上起床打个喷嚏、鼻涕流个不停,常常鼻涕倒流、咳嗽,这种过敏性的症状可以用柴胡、桂枝、冬虫夏草、防风、陈皮、大枣等中药来治疗。

二、脾胃:这一类的小孩常常是瘦巴巴的、胃口差,吃饭要吃一两个小时,身体的发育落后其它小孩,大便往往呈现便秘或不成形,这一类型的小孩可以用四神汤来治疗;如果小孩肯吃,但是又长不胖、胃肠吸收不理想时,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

4、儿童适合膏方进补
小儿膏方不同于成人,组方原则是以调理为主,一般以冰糖、饴糖和少量阿胶收膏调制。

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四种情况,可考虑采取膏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经常感冒咳嗽,或多次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间质性肺炎等。

支气管哮喘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皮肤湿疹瘙痒或伴有其他过敏的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瘦削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等。

有其他疾病如慢性泄泻、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

儿童服膏方很有讲究
儿童冬令膏方进补要遵循“无病不用药、有病不乱用药、无病不乱补”的原则,调理要有针对性。

<<<生物健口服液,给儿童温润进补
体质虚弱、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儿童在疾病缓解时,需服用膏方调理。

而且要使用清膏进补。

补药不可太滋腻,导致难分解、难消化、难吸收,如果用重药滋补,则会影响小儿自身内脏。

脾胃虚弱的患儿尤其是经常使用抗生素,还常伴有胃纳呆钝、反复腹泻、腹痛、胃胀、舌苔厚腻等消化功能不良的小儿,应先服用“开路方”。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果遇到急性发病,应暂停服用膏方。

等到症状控制后,在医生指导下,再继续服用。

服用膏方生活禁忌哮喘患儿尤其是对某些食品有过敏反应的患儿,要避免“发物”,
避免接触油烟、油漆等刺激气体,以免哮喘发作;咳嗽痰多的患儿要忌甜腻食品;消化不良的孩子要忌油腻油炸食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要注意保暖,防止外来风寒入侵。

红枣桂圆最适合儿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因此,冬天可多食用红枣、莲子、糯米、山药、龙眼肉和藕等,鸡、鸭、鱼、肉、蛋和奶等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适当食用可增加热量,还有香菇、木耳(黑、白)、鸽子、黄鳝、大豆和板栗等。

同时,做到荤素搭配,千万不要忘记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维生素、纤维素和粮食、淀粉之类的食品。

用红枣、太子参和桂圆汤等来调补是最适合小孩的。

同时,冬令进补必须根据体质。

对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可用黄芪、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对于厌食的儿童,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子粥、虾米有强身健肾的作用;儿童在冬季适量吃些硬壳类食品,如胡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