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比较完善的调查问卷的四个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份比较完善的调查问卷通常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体现在问卷的甄别和背景资料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住址、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用于甄别合格的被访者和统计分析之用。
(二)调查内容本身。
即主体问卷。
指所调查的具体项目,它是问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调查问卷说明。
其内容主要包括填表目的和要求,被调查者注意事项,交表时间等。
(四)编号。
以便分类归档,汇总统计。
二、调查问卷的题型
一般而言,问卷的题型有三种:问答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简单说明如下:
(一)问答题
直接提出问题,问题本身并不揭示任何暗示的答案,让被调查者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单项选择题
一般设置相互对立的两个答案,让被调查者选出其中一项。
(三)多项选择题
一般设置三个以上的答案(答案的多少视情况而定,可以多达十余个),让被调查者选出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上述三种题型最常见,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八种题型可供使用:
1、回想题
即明确提示回想的范围,让被调查者根据记忆进行回答。
其主要用于测验品牌名称、公司名称以及有关广告对被调查者的印象程度。
2、再确认题
即事先提示某种线索,如图画、照片、文字、名称等,请被调查者回忆确认。
3、配合题
即给出两类提示物,请被调查者找出提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发现他们的认知程度。
4、比较题
即让被调查者对几种产品的品牌、商标、广告等,根据喜欢程度的不同进行比较选择。
5、倾向程度题
即指对于某产品连续进行询问,以了解被调查者从消费一种品牌的商品转变为消费另一种品牌商品的态度差别。
这种调查法在调查态度、意见时经常使用。
6、数值尺度题
即对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进行顺序分类,被调查者可以在满意和不满意的量度之间进行选择。
7、图解评价题
即事先划一图表,让被调查者就其主观感觉在上面划符号,以表明其评价的内容。
8、对应评分题
即要求被调查者依据事先规定的特征,在评分表上表明自己的看法。
三、设计问卷题型的方法
如果说问卷的题型是从内容的角度上说的,那么设置问卷题型的方法则是从手法的角度上说的。
王力先生认为有以下四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衡量尺度法
所谓衡量尺度法又称次序尺度法,在市场调查上应用最广,方式最为简单,就是利用次序的前后来决定回答者对于问题的偏好程度。
(二)等级尺度法
为了测知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所抱的态度,等级尺度法利用不同的等级来划分一个人对于事情所抱的态度。
例如:使用1-5种程度或者可能性或者频率等等来评价产品、品牌等。
(三)间接尺度法
为了搜集有关某一个主题一般人所抱的态度,利用间接法,先收集对于该事项的可能态度,然后予以合并归类,成为陈述句,再以这些陈述句按照其态度之两极端——赞成及反对,顺序来排列,成为十一句陈述句,第六句为中立句,让被访者挑选其中最适合他的态度和意见的一句话,这种方法称为赛斯通尺度表。
除赛斯通尺度表之外,还有利可特尺度法(Lidertscales)用来测定态度,他不像赛斯通尺度表将可能的反应列出,仅陈述一种态度,然后以是否同意区分为五等或七等不同的尺度来测试其态度,例如:非常同意、同意、未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四)语意差别法
语意差别法就是用两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中间分成若干个间隔以作为衡量的尺度,然后再由若干套衡量尺度构成一个语意空间,以作为衡量印象的方法,例如:在您的想像中,拥有洗衣机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家庭?请按下列表格两端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意义,依照您认为适当的程度,在相当的位置上打一“√”记号。
例:拥有洗衣机的家庭是“教育水准高”的家庭则在(+2)栏打√,如认为拥有洗衣机的家庭其教育水准不高也不低,则在0栏打√。
四、设计调查问卷应避免的问题
设计问卷各类题型及问法,也是一门学问,不能随意设计,否则便会影响调查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避免下述问题:
(一)避免肯定性语句
在设计问卷时,不能事先肯定被调查者有某种商品,例如:您用的自动刮胡刀架是什么品牌?正确的设计方法,应该在肯定性问题之前增加“过滤”问题,例如:您是否已买了自动刮胡刀架?
(二)避免使用引导性语句
所谓引导性语句是所提问题中所使用的词不是“中性”的,而是向被调查者提示答案的方向,或暗示出调查者自己的观点。
例如:××牌酒,是过去皇帝才能享受的,您打算购买吗?由这样的问句产生的结论,将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避免使用模糊语句
如下例的问法就属于模糊的语句:您经常穿T恤衫吗?这样模糊问法,被调查者不好回答。
若是一位没有T恤衫的人,他还可回答:“我没有T恤衫”。
若是一位有几件T恤衫的人就不好回答。
他若回答“经常穿吧”,不对,因为春、秋、冬季不可能穿。
他若回答:“不经常穿”吧,也不对,因为夏季他经常穿着。
所以正确的问法应是:您夏天经常穿T恤衫吗?这么一改,被调查者就好回答了,调查的结论亦会更具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