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雅”为抓手,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浅谈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三雅”为抓手,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浅谈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摘要】在学校实施“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实施“三全育人”:推行校园环境育雅,营造“三雅”氛围;家校合力,拓宽“三雅”渠道;教师立身行雅,展示“三雅”风采;学生学雅立行,养成“三雅”习惯,培养“养书香雅趣,育生命自觉”的新时代好少年。
【关键字】雅容雅言雅行
“雅”,是一种修养,一种内涵,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
“三雅”即雅容、雅言、雅行,就是优雅的谈吐、文雅的举止和高雅
的品味。
在学校“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我侧重从营“三雅”氛围、
拓“三雅”渠道、展“三雅”风采、养“三雅”习惯四个方面管理班
级工作,培养“养书香雅趣,育生命自觉”的新时代好少年。
一、营“三雅”氛围
环境育人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学校以“三雅校园”为抓手,
从环境美、语言美和行为美三个方面营造“三雅”氛围构建,取得良
好的成效。
雅容,即环境美。
学校以“养书香雅趣育生命自觉”的办学理念
着手,融合“闽南文化”办学特色,打造育人环境。
结合校园环境布局,在围墙、楼梯转角、走廊等处宣传闽南文化,如有惠女精神、南
安华侨精神……有闽南“戏曲”、“童谣”“讲古”……还有学生有
关闽南文化摄影作品;在操场榕树下,石头上刻画闽南文化元素;大
课间,播放“闽南歌曲”;课后服务期间,学习“闽南童谣”。
班级
文化布置,张贴“三雅”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图画、先进典型事例、名人画等。
利用班队课,结合个人形象,开展仪容仪表、整洁卫
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如早晨要刷牙、洗脸;整理穿齐;注意个人卫
生不随地吐痰……通过多种方式营造班级“雅蓉”氛围。
雅言,即语言美。
融合闽南文化,创编文明礼仪童谣、儿歌等活动。
因现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语言美的见解也不尽相同,班级
利用班队会课开展“雅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表达自身对语言美的
见解,以达到思想统一,交融共通。
雅行,即行为美。
主要通过外在礼仪、行为习惯,文明行为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评比活动,以评促行,达到内化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拓“三雅”渠道
推行“三雅”行为,不能只靠学校,也应该在家庭和社会中进行。
在日常工作中,以家校配合,敦促执行,把“三雅”理念从学校向家庭、社会进行拓展。
首先,“三雅”进入家庭教育。
通过家访,向家长讲明“三雅”
行为,合力督促学生在家中仍能做到雅容、雅言、雅行,避免家校教
育的脱离。
其次,“三雅”走向社区活动。
利用寒暑假、特殊节假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三雅”行为真正走进社会,产生影响,形
成合力。
比如,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参加青少年宫举行的礼
仪教育、走上街道开展“啄木鸟”行动等活动,让学生们走上街道,
进入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讨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三雅”
能力。
再次,“三雅”促进家校联系。
比如,为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解决家长接送“难”的问题,推行“作业辅导(答疑解惑)+阅
读指导+校本课程(书法指导、阅读欣赏、劳动实践、体育健康、闽
南文化)+社团活动”的课后延时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学生课后服务
需求。
这样拓宽渠道,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三雅”,有
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展“三雅”风采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群优秀的好老师,一个好的班集体更离不开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要立身行雅,带头践行“三雅”,
言传身教,是促成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抓手。
立身行雅,可以从
以下方面努力。
励学立行。
班主任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言谈文雅、举止优雅,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行雅的生活方式。
励学课堂。
课堂教学是育雅、行雅的主阵地,通过融合德法课、
班会课、综合实践课、心理健康课、劳动课等课程展开教学活动,让
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
课上,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真
诚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真正做到“以润其心,以言导其行”,提高了课堂雅行实效。
励学成长。
结合学校各项工作,通过参加开展读书交流、研讨课、个人竞赛、言谈举止等方式,展示班主任“三雅”风采,为学生树立
榜样。
四、促“三雅”习惯
“三雅”贵在“雅”,重在“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小事
入手,从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生活自理、仪表着装和卫生习惯等方
面制定雅行规范,将雅行贯穿在学习生活的各方面。
1.学习礼仪规范,印刻“雅行”种子
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礼仪,指明文明礼仪方向,知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如: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等
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观看礼仪内容,从“家庭礼仪”“校内礼仪”“待
客礼仪”“餐桌礼仪”“坐车礼仪”等专题介绍,明确礼仪的重要性,印刻“雅行”的种子,指导自己的行为。
2.紧抓礼仪规范,开出“雅行”之花
空洞的说教,只能被动接受,唯有联系实际,抓好落实,才能开
出“雅行”之花。
如:从个人的仪容仪表、参加集会、与人交流、就餐、课间活动、做公共汽车、特殊节日(母亲节、春节)等方面,通
过模拟场景,主动尝试实践,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
3.树立榜样典型,宣扬“雅行”之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引领感染
学生。
如:用身边的榜样更能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努力践行雅行规范。
班级与班级开展评比,展示雅行风采,树立班级榜样,为学生提供模
仿的对象。
这样的活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学校教育理念“养书香雅趣,育生命自觉”的指引下,促进养好行为习惯,培育新时代“三雅”少年,是学校长期的育人目标,所有的班主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佳楠,刘徕:高校辅导员开展"三雅"教育的实现途径探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