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15-2017化学中考选择题分类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中考化学近三年选择题整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纸张燃烧
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
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酒精挥发C.钢铁生锈D.品红扩散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胆矾研碎
C.粮食酿酒
D.苹果榨汁
2.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生石灰
B.海水
C.高锰酸钾
D.酒精
2.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火碱B.金刚石C.碘酒D.洁净的空气
2.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氯酸钾B.石灰水
C.二氧化碳D.氢氧化钠
2.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氮气D.水蒸气
3.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B.稀盐酸用来除铁锈
C.氢氧化钠固体干燥二氧化碳D.用石墨制作电极材料
3.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3.对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且有白烟产生的是()
A.木炭B.镁C.铁D.硫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于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5.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运动加快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了D.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
6.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
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烧碱溶液
C.浓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 D.加块状固体
8.某元素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具有有Ne 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为阳离子
B.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
C.该粒子可能表示为O 2-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
8..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于
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元素的相对原子量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8.下图是X 、Y 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 是金属元素
B .Y 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读出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取用
点燃酒精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Y: X:
9.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 .Na
B .H
C .Cl2 D.2N
9.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 + MnO2 LiMnO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Li 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 .LiMnO2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铵(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S+O 2
SO 2
B.3C+2Fe 2O 3 4Fe+3CO 2↑
C.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D.CuSO 4+BaCl 2 BaSO 4↓+CuCl 2
9.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 6H 13NO 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亮氨酸是氧化物
B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9.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 2,SO 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用NaOH 、Na 2SO 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 2吸收。
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 ②Na 2SO 3 + SO 2+H 2O=2NaHSO 3 ③NaHSO 3+ NaOH= Na 2SO 3 +H 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 .反应③说明NaHSO 3属于酸
C .Na 2SO 3中硫元素的化合是+4
D .反应①说明SO 2与CO 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点燃
9.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
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 + 3O2
2X + 6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O
B .N2
C .NO2
D .N2O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NaOH+CuSO 4= Cu(OH)2↓+ NaSO 4
B. Ba(NO 3)2 + H 2SO 4 = BaSO 4 ↓+ HNO 3
C. C+ 2CuO 高温 2Cu + CO 2↑
D.Fe 2O 3 + 6HCl = 2FeCl 2 + 3H 2O
9.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
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 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 + 2H 2SO 4 (稀)+X 加热 2CuSO 4 + 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 的化学式是O 2
C.反应后溶液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10.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 .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C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固体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
B.直接点燃未经验纯的可燃性气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10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从海水中获取少量饮用水,可采取蒸馏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C.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 2中的少量CO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一定条件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管,坚持达标排放
C.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
D.测溶液的PH值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0.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B.生活中把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0.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为便于观察,在教室内关闭门窗做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C.在实验室里,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测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1.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石灰水与稀盐酸B.铜与硝酸银溶液
C.银与稀硫酸D.二氧化碳与水
11.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
1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室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11.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A.铁B.氯化铁
C.氯化亚铁D.碳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
B.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40℃,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将40℃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解度大干乙的溶解度
D.40℃时,分别在100g不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3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
C.蔗糖
D.汽油
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酣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5.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牛奶B.柠檬汁
C.食醋D.矿泉水
15.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干复台肥的是()
A.NH4NO3
B.KNO3
C.Ca(H2PO4)2
D.CO(NH2)2
15.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的是
A.胃液B.胰液
C.胆汁D.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