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公司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评估人员
前言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是以辨识的重大的重大危险源为标的的安全评估过程,它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该重大危险源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过程,是寻找用最少的安全投资,最具有效的控制重大危险源的途径,使过程存在的风险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为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安全评估组,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评估组认真对公司所辨识出的?个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查阅了相关资料。
对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咨询调研,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了全面的识别与分析。
并根据评估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极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对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提出防范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最后得出评估结论。
在本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中难免存在疏漏的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
评估组
2010年11月15日
目录第一章概述
1 评估目的
2评估依据
3评估范围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 单位概况
2 重大危险源情况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等级
第五章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第七章评估结论
第一章概况
1评估目的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对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施的安全评估,为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2评估主要依据
2.1依据(或参照)的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0、《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80号公告);
11、《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77号);
12、《关于印发<山东省井工开采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山东省安监局鲁安监发[2006]84号);
13、其他有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文件。
2.2 依据(或参照)的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9、《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12475-2006);
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1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4、《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15、《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16、《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
17、《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4-2008);
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9、《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20、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
2.3公司内部资料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各类检测报告等
3 评估范围
依据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经辨识,确定的公司重大危险源。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 单位概况
?
2 重大危险源情况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公司?等?个单元构成重大危险源。
一、01-10号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01-10号重大危险源均位于公司老厂区。
01号重大危险源-原料储罐区
公司原料储存区位于厂区北部。
由西向东依次是黄磷储存区、液氨储罐、丙烯储罐、北库罐区(包括硫酸、甲醇、乙醇、甲苯、苯、一甲胺)。
——黄磷储存区
基本情况:黄磷储存区位于公司厂区西北部,货台面积500m2,黄磷使用桶装储存,最大储存量为500吨。
监控情况:有视频监控视频系统。
危险特性:
1、第4.2类自燃物品。
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
在潮湿空气中的自燃点低于在干燥空气中的自燃点。
与氯酸盐等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
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
2、属剧毒类。
——丙烯储罐区
基本情况:丙烯储存区位于厂区西北部,储罐数量2个,罐间最小距离4米,日常最大储存量50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2.1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
危险。
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属低毒类
——液氨储罐区
基本情况:液氨储罐区位于厂区西北部,储罐数量3个,罐间最小距离4米,日常最大储存量120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有毒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2.3类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2、属中等毒类。
——甲醇储罐区
基本情况:甲醇储罐区位于厂区中北部原料罐区,储罐数量7个,罐间最小距离4.9米,日常最大储存量885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属微毒类。
——乙醇储罐区
基本情况:乙醇储罐区位于厂区中北部原料罐区,储罐数量3个,罐间最小距离7米,日常最大储存量325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2、属微毒类。
——甲苯储罐区
基本情况:甲苯储罐区位于厂区中北部原料罐区,储罐数量3个,罐间最小距离5.25米,日常最大储存量418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属低毒类。
——苯储罐区
基本情况:苯储罐位于厂区中北部原料罐区,储罐数量2个,罐间最小距离5.25米,日常最大储存量280吨,监控形式为可燃气体报警仪,视
频监控、人员24小时值班巡检等。
危险特性: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属低毒类。
——一甲胺储罐区
基本情况:甲醇储罐区位于厂区中北部原料罐区,储罐数量2个,罐间最小距离5.25米,日常最大储存量230吨,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1、第2.1类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2、属低毒类。
02号重大危险源-液氯生产装置
基本情况:位于公司中部氯碱厂,东邻东三路,西接农药三厂,南靠农药一厂、二厂,北是储运处仓库。
危险物质名称氯,储罐区面积170m2,防护堤所围面积110m2。
储罐数量3个,罐间最小距离1.8m,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液氯储罐3个,罐间最小间距1.5米,最大储存量150吨;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40吨。
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有毒气体报警仪,液位远传报警、人员24小时值班等。
液氯危险特性:
1、第2.3类有毒气体。
本品不会燃烧, 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2、属剧毒类。
03号重大危险源-敌敌畏生产装置
基本情况:敌敌畏生产装置位于中部农药一厂敌敌畏生产装置区。
危险物质有敌敌畏、甲苯。
敌敌畏储罐区面积1000m2,防护堤所围面积1400m2。
储罐数量8个,罐间最小距离2m,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630吨,工艺过程中53吨。
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人员24小时值班。
甲苯储罐1个,8m3,最大储存量为5.56吨。
敌敌畏危险特性:
1、第6.1类有毒品。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热分解,放出氧化磷和氯化物的毒性气体。
与强氧
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氧化磷。
2、敌敌畏原药属于剧毒品;乳油属于高毒品。
注:甲苯危险特性,见甲苯储罐区描述。
04号重大危险源-氯甲烷生产装置
基本情况:氯甲烷生产装置位于公司内农药一厂办公楼东侧,占地面积2000m2。
危险物质名称氯甲烷,储罐区面积110m2,防护堤所围面积150m2。
储罐数量3个,罐间最小距离10m,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77m3。
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0.022吨。
监控形式为有毒气体报警器、声光超装报警仪等。
氯甲烷危险特性:
1、第2.3类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并生成光气。
接触铝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铝化合物。
具刺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2、属低毒类。
05号重大危险源-东区双敌生产装置(敌百虫、敌敌畏)
基本情况:农药一厂双敌车间生产装置位于的厂区东部,占地面积2000m2。
危险物质名称甲醇、三氯乙醛、氯化氢、氯甲烷、敌敌畏、甲苯等。
甲醇储罐1个,最大储存量24.3吨;三氯乙醛储罐1个,最大储存量46吨;敌敌畏储罐7个,最大储存量453吨;甲苯储罐1个,最大储存量14吨。
罐间最小距离2米。
氯化氢、氯甲烷存在于工艺过程,管道输送至回收装置。
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三氯乙醛:第6.1类有毒品。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有催泪性及腐蚀性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属中等毒。
氯化氢:第2.2类不燃气体。
本品不燃。
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注:甲醇、敌敌畏、甲苯、氯甲烷见前面描述。
06号重大危险源-百草枯生产装置
农药一厂东区百草枯生产装置储罐区位于公司厂区中部,占地1200 m2。
危险物质有吡啶、甲醇、氯甲烷、氨、氰化钠、氯气。
吡啶采用桶装,最大储存量为4吨。
甲醇储罐1个,10m3,最大储存量6吨。
液氨储罐3个,30 m3,最大储存量60吨。
罐间最小距离2米。
氯甲烷储罐1个,5 m3,最大储存量15吨。
氰化钠设有专用仓库,占地27 m2,最大储存量为7.5吨。
氯气从公司氯碱厂用管道输送。
监控形式为视频监控、有毒气体报警仪等。
危险特性:
吡啶: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2、属低毒类。
氰化钠:
1、第6.1类有毒品。
不燃。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氰化氢、氧化氮。
2、属剧毒品。
注:甲醇、液氨、氯甲烷、氯气前面有描述。
07号重大危险源-氧乐果生产装置
基本情况:位于公司中部农药二厂氧乐果生产厂区,占地面积 10000m2。
危险物质名称氧乐果、甲醇、甲苯、氯乙酸甲酯、氯甲烷、一甲胺、苯。
氧乐果调制储罐区:危险物质有氧乐果、苯。
面积500㎡,防护堤所围面积 200 ㎡,储罐数量7个,罐间最小距离 1 m,储存物质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氧乐果1053吨、苯储罐1个,103,最大储存量7吨。
原料北罐区储罐区:危险物质有甲醇、甲苯、氯甲烷。
面积 800㎡,防护堤所围面积 56 ㎡,储罐数量 21个,罐间最小距离 1 m,储存物质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甲醇12吨、甲苯32吨、氯甲烷0.038吨。
原料南罐区:危险物质有液氨、氯乙酸甲酯、一甲胺。
储罐区面积 2000㎡,储罐数量 6个,罐间最小距离 1 m,储存物质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氨1.8吨、氯乙酸甲酯30吨、一甲胺11吨。
危险特性:
氧乐果:
1、第6.1类有毒品。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2、原药属于剧毒品;乳油属于高毒品。
氯乙酸甲酯:
1、第6.1类有毒品。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2、属中等毒。
注:甲醇、甲苯、氯甲烷、一甲胺、苯前面有描述。
08号重大危险源-除草剂生产装置
位于公司农药二厂草净津生产厂区,占地面积 600m2。
危险物质名称丙酮、甲苯、异丙胺、一乙胺、丙酮氰醇、液氨。
储罐区面积 700㎡,防护堤所围面积 500㎡,储罐数量 15个,罐间最小距离 1 m,储存物质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丙酮30吨、三聚氯氰15吨、甲苯33.6吨、异丙胺11.83吨、一乙胺2吨、丙酮氰醇16.6吨、氨2吨。
监控形式为人员24小时值班。
危险特性:
丙酮: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微毒类。
异丙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属低毒类。
丙酮氰醇:第6.1类有毒品。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热分解成氢氰酸及丙酮。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属剧毒品。
一乙胺: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属中等毒类。
注:甲苯、液氨前面有描述。
09号重大危险源-菊酯农药生产装置
基本情况:菊酯农药生产装置位于公司西部,西临鲁创公司,东临公司浴池,西临供应仓库,北临农药一厂办公大楼。
储罐区面积1000m2,防护堤所围面积700m2。
储罐数量20个,罐间最小距离1m,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700m3。
(其中:甲苯80 m2、正己烷(桶装)氰化钠60 m2、异丙醇60 m2、三乙胺(桶装)丁酰氯(桶装)甲氰菊酯200 m2、氯氰菊酯100 m2、高效氯氰菊酯100 m2、氰戊菊酯100 m2。
)监控情况: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器2台、监控视频1台、职工每小时巡检一次。
危险特性:
正己烷: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微毒类。
异丙醇: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属微毒类。
三乙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属中等毒类。
丁酰氯: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甲氰菊酯:第6.1类有毒品。
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原药属于剧毒类,乳油属于中等毒类。
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第6.1类有毒品。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毒性:属中等毒类。
氰戊菊酯:第6.1类有毒品。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属中等毒性。
注:甲苯、氰化钠危险特性前面有描述。
10号重大危险源-1#冷冻装置
基本情况:位于公司中南部动力厂,占地面积2000m2。
危险物质名称液氨。
储罐区面积30m2,储罐数量2个,罐间最小距离1m,储存物质状态液(或气)态,日常最大储存量6吨,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5吨。
监控形式为:有毒气体报警仪、人员24小时值班巡检等。
危险性:液氨前面有描述。
【老厂区01-10号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
公司东临淄博合力化工有限公司,西邻原化工技校和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南面为大成农药社区,北面是张店区新村东路,与路北的蓝星东大相距约200米。
南面为大成农药社区,居住 5000人左右,与重大危险源最近距离200米。
商务区0个。
生产单位2个,东面为合力化工,最近距离50米;北面为蓝星东大化工,最近距离200米。
西面化工技校其它周边情况:附近没有火源、输配电装置等。
二、11号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1号重大危险源位于淄川区的淄川化工厂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该分厂辛硫磷车间构成重大危险源。
存在的危险物质有:甲醇、氨、苯乙腈、亚硝酸钠、亚硝酸甲酯。
该厂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如下:
一、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甲醇储罐
基本情况:位于厂内南厂区东部,储罐区面积120m2,防护堤所围面积40m2。
储罐数量2个,罐间最小距离1.0m,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日常最大储存量95吨。
监控情况:可燃气体报警器1台、翻板式液位计1台。
危险特性:
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属微毒类。
——液氨储罐
1、位于公司东北角。
储存物质状态液态,最大储存量?吨。
监控形式为人员24小时值班巡检。
危险特性:
1、第2.3类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2、属中等毒类。
——苯乙腈、亚硝酸钠、亚硝酸甲酯
苯乙腈采用桶装,储存于厂房背面。
最大储存量为28吨。
亚硝酸钠储存于仓库,最大储存量为12吨。
亚硝酸甲酯为工艺过程中产生,0.1吨。
监控形式人员24小时值班巡检。
危险特性:
苯乙腈:第6.1类有毒品。
遇明火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属高毒类亚硝酸钠:第5.1类氧化剂。
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
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
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属高毒类。
亚硝酸甲酯: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或光照易发生分解,分解时有爆炸危险。
与联氨、卤化铵、铵盐、硫氰酸盐、铁氰化物、可燃物和氧化剂接触受热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属中等毒类。
【11号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
住宅区1个,为淄川化工厂宿舍区,居住30人左右,与重大危险源最近距离200m。
商务区0个。
生产单位0个。
周边无火源、无输配电装置。
三、12、13号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2、13号重大危险源位于成丰分厂。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成丰分厂的百菌清生产场所和原料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如下:
12号重大危险源-百菌清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