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
第Ⅰ卷
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游弋.(yì)野蛮.(mán)即.(jì)将
B.污垢.(ɡòu)拘束.(sù)嗜.(shì)血
C.踔.(zhuō)厉国徽.(huī)租赁.(lìn)
D.赎.(shú)罪熙.(xī)攘寒暄.(x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病榻护墙版刀光剑影
B.磨砺天鹅绒发号施令
C.安慰播种机含糊奇辞
D.薰陶缴党费厚古薄今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上空顿时炮声大作,火光四射,地面不断_____烟柱。

②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_____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③“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推断词义时,须看上下文,切不可_____断定。

④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_____没有受益,_____加重了负担。

A.升起督促贸然不仅/反而
B.升起敦促遽然不但/而且
C.腾起敦促贸然不仅/反而
D.腾起督促遽然不但/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大言不惭
....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B.今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
....,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C.他是连队里少有的俊小伙,穿上这身合体的新式军装在队列里一站,真有点鹤立
..
鸡群
..的味道。

D.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
....,原来杜甫这首诗的主题所在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某些中学的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高一、高二的学生数理化特别好,因此对语文缺乏兴趣。

B.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数量决定了科技实力,体现了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

C.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毕业生人数在达到历史最高峰后将逐年回落。

D.充分认识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交互作用,以及怎样利用这种作用反过来去刺激新的科技创造极为重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文字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语言文字规范的基础上,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青春永驻,传续久远。

①发展要受到规范的制约
②但有时发展也是对规范的突破
③语言文字在经历了一个创新和变革的时期以后
④便会造成语言文字的混乱现象
⑤不能乱发展、滥发展,否则便成了胡说八道
⑥必然需要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规范
A.②④⑤⑥③①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③⑥②⑤④
D.②⑥⑤④③①
7.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强调的是“治国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了“三纲”“八目”的体系。

B.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其后,道家代表人物又有庄子等人。

C.作家孙犁,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优秀作品。

D.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擅长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

8.对下面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最后两句是说应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阅读墨子《兼爱》(上)的片断,完成9~10题。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人若爱其.身/其.未兆易谋
B.视人之.室若其室/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C.若.使天下兼相爱/彼与彼年相若.
D.若此则.天下治/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使用设问句,明确指出,天下的纷乱之事,都是起于不相爱。

B.作者正面立意,号召各方都要互相爱护,以此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C.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追求百姓自由的相爱主张,不断重复,深入人心。

D.作者在这里描绘的天下兼相爱一旦得以实施的理想社会,颇具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

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

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

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

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

文敏即出舆揖曰:“前辈在此乎?”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面话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

”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

”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

始寻道反.。

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曰:“汝何人?学使⑤见敬若此?”曰:“此我衙门中后辈耳。

”遂不告姓名去。

(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
【注释】: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

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③视学:职官名称。

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

④舆:轿子。

⑤学使:即“视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归.后无事归:归隐
B.时先生以扇自障.障:遮挡
C.吾屋舍甚隘.隘:窄小
D.始寻道反.反:返回
12.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

译文:一天,正值酷暑,(钱文敏)自作主张地打了把伞去拜访杭世俊先生。

B.正诣宅谒前辈耳。

译文:正要到府上去拜访老前辈您呢。

C.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

译文: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先生杭世俊坚决推辞了他。

D.汝何人?学使见敬若此?
译文:您究竟是什么人?学使见到您会如此尊敬?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6小题,共64分。

二、(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浴乎沂,______________,咏而归。

(《论语》)
(2)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赂秦而力亏,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6)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一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麻将(有删改)
余清平
你是一副麻将,产于羊城的一家高端娱乐用具公司,因此,你爱大城市,爱繁华,爱热闹。

可是,事与愿违,你被帅哥买了去送给他住在乡村的父亲。

你记得那天帅哥买下你,虔诚地将你装进包里。

当时,你的世界只有一个色调——黑。

等你看到阳光的时候,你却想哭,太陌生,太寂静,这是啥地方?你看看四周,没有汽车,没有霓虹灯晃到心里的七彩光亮,房子是新建的,但没装修。

原来,你被送到了一个小山村。

你有了新主人,是一个老人。

他虽然背驼腰弓头发白,但有帅哥的影子。

你眯着眼想了又想,便猜到他是帅哥的父亲。

这个人模狗样的帅哥,竟然将你当成礼物送给他乡下的
老父亲。

你哭你闹!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慢慢地学会了安静,更学会了与老人对视。

老人的眼睛有些浑浊,但你一眼就看出他那浑浊里有无限的思念和忧郁。

你知道他肯定是想儿子。

老人很喜欢你,天天抱着你说,我崽是个孝顺的崽,给爸买麻将,有了麻将日子就不难挨了。

崽你在那边好好打工,房子装修需要钱,你娶屋里(老婆)也需要钱,爸一个人过得去,别挂念爸。

这一刻,你才理解了帅哥,也原谅了他,现在的年轻人也是不容易啊。

相处的时间长了,你说,我们来带点彩头吧,干玩,一点味儿也没有。

老人对你说,不能玩大的,那是赌博,就玩一二三,崽说过小玩怡情。

老人开始是一个人玩,几天后,就觉得不过瘾,就对你说,这带彩的还真得四个人玩才有意思。

老人一拍脑壳说,哦,那就喊郝才、老木和刘婆过来,一起玩。

老人拿个木炭,在桌上边写边对你说,这里坐着的是郝才,前年就死了,享清福去了;这里坐着老木,这家伙去城里与他崽一起过了;这里是刘婆,刘婆最喜欢打麻将,以前经常去别的村子找人玩,那次怎么就跌倒了,就去了,现在我有了麻将,死婆子却不在了。

你看见老人的眼睛湿湿的。

老人在最后一方写了一个“我”,说这方就是我。

老人又在每一方放了八十块零钱,说老伙计们,八十块,够了,能输光八十块的,那你就够背时,没火气,活该。

你看着老人围着桌子转起圈来。

一开始,老人玩得有滋有味,不论是谁和牌都很开心地笑,特别是他自己自摸时,居然常常玩得忘记吃饭。

你看着也乐。

有一次,老人手气太背,五十块差不多输光了。

你看见老人盯着你看,脸色有些异样。

老人喃喃自语,老伙计们,对不起了。

老人接连来了几次自摸。

老人没笑。

默然一阵,老人对你说,今天我怎么做出这种事!你看出老人很惭愧。

此后,老人就不玩带彩的。

有几次,老人拎着你满村庄转。

你知道老人是想找人玩,但就是凑不齐四个人。

老人说他不能去别的村,怕像刘婆一样,让崽在外面不能安心打工。

再后来,你看到老人的腰更弓了,老人就抱着你晒太阳,从日出晒到日落,从早晨坐到黄昏。

有一天,老人说今天不晒太阳,要睡觉。

老人拿出手机给帅哥打电话,但没人接听。

老人就抱着你一起睡了。

老人这一睡下,就再也没醒来。

老人脸上的微笑,你看了却恸哭。

14.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说明。

(4分)
15.小说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分)
16.请你就小说相关内容或艺术特色中,最有感触的地方作以分析鉴赏。

(4分)
四、(6分)
17.根据对《红楼梦》的阅读,请你为以下6小题各选一个正确答案。

(6分)
(1)“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凤姐 B.贾母 C.探春 D.黛玉
(2)“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黛玉
B.小红
C.探春
D.晴雯
(3)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A.怡红院
B.芜院
C.缀锦阁
D.潇湘馆
(4)“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A.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5)《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A.除夕
B.中秋
C.端午
D.元宵
(6)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入塾
B.抓周
C.挨打
D.魇魔法
五、(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40分)
课堂上,老师说:“无论人类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个人,我们总是在途中。

你们对‘在途中’有哪些思考呢?”
一个学生说:“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啊。


……
你是怎样看待或面对“在途中”的呢?请以《也说“在途中”》为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规范,特征鲜明;③不要套作,不能抄袭;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