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回声消除系统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DSP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发流程,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 软件设计
CCS(Code Composer Studio)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简称TI)推出的代码开发和调试软件。
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软件实现流程框图如图4所示。
根据滤波器系
数迭代数据以
后,并不需要 {
sum+=h[j]*x[i+j];
}
y[i]=sum;
error=d[i]-y[i];
for(j=0;j<nh;j++)
{
h[j]=h[j]+(miu*error*x[i+j]); }
}
图2 本文回声消除模块的设计架构图3 回声消除模块的程序设计流程
现成一个干扰信号,使得自适应滤波器性能变差,甚至发散。
因此,为了使滤波器适应双端通话的情况,需要在回声消除系统中添加一个双端通话检测器(Double-Talk Detector,DTD)。
通过它来区分单端和双端通话,如果不存在双端通话时,滤波器就实时更新其系数,反之,滤波器系数则停止更新。
目前,最常见的DTD算法有互相关比较法和能量比较法。
4 硬件设计
具体硬件设计如图6所示。
整个硬件系统以T M S320F28335型号的D S P为核心,通过编码器T L V320A I C23b与外部进行语音信号的交换(TLV320AIC23b实现语音信号的模拟-数字,数字-7位表示的是寄存器地址,
容。
该音频芯片提供了11
在本DSP系统设计中
为外部引入电源,这样首先就满足了模拟电路供电需求,并且通过LM117DT3-3.3
3.3 V来给I/O引脚及部分外围电路
1.8电源转换芯片将3.3 V主电源转换为
核供电。
图4 自适应滤波器算法实现流程图5 缓存机制设计框架
行语音通信。
A 说话的声音被计算机的麦克风捕获到,通过网络传到B 房间的计算机中,此时声音从计算机中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直接输入到回声消除模块的参考通道,另一路则通过扬声器输出,作为远端参与者传输给近端参与者的声音信息。
扬声器出来的声音和近端参与者说话的声音通过麦克风进入回声消除模块的主通道,主通道和参考通道的声音经过DSP 处理后输出,输出的声音通过电脑的麦克风再经过网络传输给A 房间的远端参与者。
图6 硬件电路设计架构图7 DSP和编码器的连接方式
图9 回声消除模块
图8 数字音频接口数据传输时序 6 结果分析
根据原理图设计PCB ,最后设计好的完整的回声消除模块如图9所示。
模块中包含两个输入通道,两个输出通道,一个电源接口,一个调试接口。
按照上文所述的方式搭建测试环境。
第一次测试,不加回声消除算法,用录音软件录下回声大小,如图10所示。
图10 没有进行回声消除的回声波形图11 进行回声消除以后的回声波形
(下转第51页)
图4
的干扰而随意摆动。
(2)线性约束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减小放射径的影响
们采用了线性约束的方法
放射径的影响,即:
最终角度=0.8 上次角度
由于每一秒会计算出
计算出来的结果不太准确
即使有一些角度不太准确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1.3.3 云台目标跟踪
云台的控制是通过单片机串口给解码器发指令来完
Arrays[D]. Queensland
[2]梁玉杰. 基于超格点DOA的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4-7.
[3]Jacob Benesty,Jingdong Chen,Yiteng Huang,Microphone Array Signal Processing[M]. 北
[4]张小飞,陈华伟,仇小锋. 阵列信号处理及MATLAB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双模移动终端主动探测系统的DSP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
[3]汪萌,戴礼荣,宋彦,王仁华.一种使用双滤波器的回声消除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01):74-79.
术[J].仪器仪表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