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历史试卷(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
①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②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
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商朝
3.“红军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当。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②过雪山草地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强渡大渡河
A.①⑤④②③ B.①②⑤③④ C.②①④⑤③ D.①③④②⑤
4.“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5.央视《百年巨匠——徐悲鸿》等创纪录片收视率新高。

美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作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6.如果请你为下边的虎门销烟图题词,你应该写()
A.不屈的抗争,禁毒的模范 B.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灾难
C.国家的屈辱,民族的衰落 D.不平等条约,开启屈辱时代
7.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就要阅读()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三国志》 D.《史记》
8.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火车的发明与运行给人类社会生活带;了重大变化。

火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本茨 D.莱特
9.下列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①曹魏②东晋③前秦④北魏⑤北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10.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采纳了下列哪个思想家的主张(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

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C.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

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2.伏尔泰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下列文件或作品受其影响的有()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神曲》 D.《蒙娜丽莎》
13.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14.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对外赔款总数最多()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6.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⑤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7.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交通要道。

这主要是指它()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使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往; D.使中华文明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18.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前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下列历史信息中搭配正确的是()
A.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达芬奇 B.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C.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D.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文艺复兴
19.下列国家中,首先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0.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聂耳 C.徐悲鸿 D.郭沫若
21.《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
22.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的人是()
A.孔子 B.汉武帝 C.主父偃 D.董仲舒
23.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扭转了100多年;中国人民反抗外;侵略的屡败局面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24.“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以下部落联盟首领传承正确的是()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25.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奴隶制存废问题 B.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C.工业品进出口问题 D.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3分).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七律》
材料二:如图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红军“远征”途中的什么事件有关?并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

(3)“远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
(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

(4)“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远征”胜利是哪一年?并指出三军胜利会师地点(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

(5)根据毛泽东诗句分析,红军“远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27(12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
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殖民总督本•丁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航线的航海家。

(3)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在印度引发了什么历史事件?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无内在的联系,请说明理由。

29(13分).如下图,当西方走向近代化之时,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为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做出了不懈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在书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2)图二译著的作者是谁?他将西方什么学说介绍到中国?宣扬怎样的观点?
(3)图三人物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领导的革命运动最大贡献是什么?
(4)以图四人物为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选A。

2.答案】B
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

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西周,故选B。

3.答案】A
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途径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由此分析可知①⑤④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C
解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故答案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代表作,故选择答案A。

6.答案】A
解析】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

因此用“不屈的抗争,禁毒的模范”;形容虎门销烟最恰当。

故答案选A。

7.答案】B
解析】北魏时期,郦道元编写的《水经注》详细的记录了1 250多条大河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丰富的内容。

8.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
“旅行者号”的机车试车成功,故选A。

9.答案】B
解析】通过争夺,兼并一些小的地方势力,最终统一黄河流域,只有①③④,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D
解析】韩非子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

11.答案】A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这个是不正确的,《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所以答案选A。

1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和伏尔泰的思想非常相符,A项是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行为的法律文献,C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代表作,本题选B。

13.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所以答案选B。

14.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这个是对外赔款总数最多的条约。

所以答案选D。

15.答案】A
解析】题干中“制器为先”指的是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而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则是后期以“求富”为口号而创办的一些民用工业,故选A。

16.答案】C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据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17.答案】B
解析】丝绸之路是汉朝时期形成的闻名世界的交通要道,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C、D项的内容都蕴含在B项之中。

18.答案】C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但丁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C 符合史实,故选C。

19.答案】C
解析】结合提示词“首先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美国。

美国经历了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后,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他三个选项的国家都没有反对殖民统治的内容。

所以答案选C。

20.答案】B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于1935年作曲的,故选B。

21.答案】A
解析】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张謇:“实业救国”;魏;:“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等:民主、科学。

故选A。

22.答案】D
解析】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的人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故选D。

23.答案】D
解析】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中国人民反抗外;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故选D。

24.答案】D
解析】“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传承的先后顺序为:尧→舜→禹,故选D。

25.答案】A
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当时北方为了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而南方为了自身利益,则要求扩大黑人奴隶
制,南北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内战爆发。

故答案选A。

26.答案】(1)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飞夺泸定桥;A。

(3)遵义会议;C。

(4)1936年;B。

(5)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险恶的自然环境。

解析】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史实。

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红军“远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有关,发生在图中的A位置。

“远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发生在图中的C位置。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远征”胜利是在1936年,三军胜利会师地点是在图中的B位置。

红军“远征”之“难”,主要是指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险恶的自然环境。

27.答案】(1)学校:黄埔军校。

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

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国共两党的合作。

(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解析】(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一是1924 年5 月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成果。

1926年的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所以又称国民革命。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是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

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4)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要加强两党的合作。

28.答案】(1)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2)A:麦哲伦;B:哥伦布。

(3)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4)有。

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在殖民美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并逐渐形成了对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殖民,而殖民压迫则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材料二反映的是三角贸易。

(2)材料一中A航线的航海家是麦哲伦,B航线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3)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在印度引发了1857~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内在联系,理由: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在殖民美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并逐渐形成了对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殖民,而殖民压迫则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9.答案】(1)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严复;进化论学说;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三民主义;最大贡献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民主和科学;积极影响: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是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解析】(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魏;,他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图二译著的作者是严复,他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3)图三人物是孙中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以图四人物陈独秀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是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