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景教徒拉班扫玛和马尔谷出使波斯及欧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扫玛是一位定居在北京的维吾尔人。

1225
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他 的父亲是神职人员。

他原先希望度虔诚的有婚姻的教 士生活,但在20岁时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成为 一名隐修士,度纯洁的宗教生活。

在他三年顽强的坚 持下,父母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他穿上了修士的长 袍,北京的主教为他举行了剪发礼,那天正是圣神降 临瞻礼。

拉班扫玛进入隐修院后,潜心度苦修和斋戒 的隐修生活,达七年之久。

在拉班扫玛出生前10年,蒙古人夺取了北京城,在此后的几十年,蒙古人统治了全中国。

1267年,忽 必烈在北京建立了新都城一一汉八里(即元大都)。

元朝是一个马背上打江山的民族,成吉思汗占据了华 北地区、俄罗斯西部、中亚和印度西部,而成吉思汗 的孙子忽必烈比他的爷爷更能征善战,他完成了征服 宋朝的过程,将整个华夏大地都纳入其统治范围。

他 在首都汉八里统治了一个大帝国。

元朝兵力兴盛,兵 锋所指,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当元朝军队攻取中亚 时,那些曾与十字军交战,战无不胜的穆斯林军队,被元朝军队强大的兵势打得一败涂地。

整个华夏、中亚、波斯、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直到波兰地区的东 欧,都承认他是皇帝。

元朝的统治改变了景教在中国的命运。

把原本已 经销声匿迹的景教重新带回了中原大地。

也造就了元 初景教著名人物拉班扫玛和马尔谷的传奇命运。

景教在元朝
景教是唐太宗贞观九年传入中国的,历经200余 年。

到了公元845年,唐武宗认为景教传教士是外国 人,勒令3000多人还俗。

公元980年,有景教主教派 人返回欧洲报道:“中国景教毁灭,本国奉教人先后 云亡,教堂拆毁,中国境内惟留一景教徒。

”至公元 1000年,大秦(景教)寺已经绝迹。

在以后的三个世 纪期间,只有在东北和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部 分信徒生活了下来。

JIAOSIIKiOUCHFN
13世纪初叶,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诸部。

他 迎娶了克烈部的一位信奉景教的基督徒公主为妻,她 成了三大蒙古可汗——蒙哥、旭烈兀和忽必烈的祖 母。

后来,成吉思汗又为第四子拖雷选择了克烈部一 位叫唆鲁禾帖尼的基督徒公主为妻,他们的儿子忽必 烈后来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

由于母亲的关系,忽必 烈对景教特别宽容,信徒得到很多优待。

太后经常在 皇宫中举行敬拜,带领许多官员信主,起用许多基督 徒作官,促成了元初福音的兴盛。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合作与信仰的传播。

那 时候,汪古部人生活在黄河大河套以北,是环绕着今 天的山西省北部的一片辽阔的地带。

汪古人景教徒,被称为景教僧或神圣的大主教。

畏吾尔人部分是基督 徒,使用一种模仿古叙利亚文的文字。

这是从景教借 鉴发展而来的,后来成为蒙古文字母的基础。

这些皈 依基督的部落比草原上的那些粗犷的武士更文明开 化,他们为蒙古人提供了“司书记录、医生和地方行 政官员”。

通过大规模的西征,又有大批的西亚、东 欧的基督教徒被掳掠到了中国境内,其中有些还充当 了官吏、军将和工匠等。

这些都构成了景教在元朝重 振教务的基础。

随着蒙古统一全国,这些基督徒也被 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居住了下来。

据记载,元初 仅仅大都地区(北京)就有3万多名景教徒,设有契 丹、汪古大主教区管理,西北地区还有唐兀等大主教 区的设置。

蒙古政权建立了华夏各民族与基督宗教各民族之 间的广泛联系。

华夏、中亚和西亚地区之间的贸易商 业路线是畅通和安全的,无论在海路还是陆路的贸易 都繁荣昌盛。

为使基督宗教在华的传播成为可能,且 步入正轨,1289年,忽必烈设立了一个监管基督宗教 的部门。

1330年,索尔尼塔亚的总主教对元朝景教有文字 描述:“契丹有三万多基督徒,他们都相当富有,且 有很华丽的、谨慎整理的教堂,也有十字架和天主及 圣人的画像。

他们在皇帝的统治下进行着各沖礼拜,而皇帝给与他们很多特权。


马可波罗认为,由喀什葛尔以东,直至北京,沿 路一带,几乎没有一处没有景教徒。

譬如:“在中国 各地,如蒙古、甘肃、山西,云南、河北之河间,福 建之福州,浙江之杭州,江苏之常熟,扬州,镇江等 处皆有聂斯多略派及教堂。


山东济宁在元朝是景教重镇,这里长期存在着景 教寺院和教徒群体。

作为蒙古贵族弘吉剌氏的家臣,按檀不花家族至少三代先后在济宁路各地为官,留了 不少碑刻材料。

景教在元朝传播范围更广。

镇江是元 朝景教的重镇之一,一位萨玛尔罕的医生,于1227年 擢升为该市的总督,他在该市曾建有七所隐修院。

拉班扫玛和马尔谷的传奇经历
在北京西南的房山,景教团体曾建有崇圣寺(十 字寺),这个寺名与西安的景教碑记载的寺同名。

历 史学家庄士敦1919年在房山发现了两块石碑,上面刻 有景教的十字架,十字架出自一朵莲花,一个十字架 周围有云雾和古叙利亚文字环绕,文字的意思是:“举目望它,把您的希望寄托于它。

”石碑是在960 年修建,作为对952年重建该寺的纪念。

几百年后,正是在同一地区,年轻的拉班扫玛在某一天来到一个 石洞居住,以隐修者的身份生活。

这位虔诚的景教徒 将受召从事一项特殊的事业,为中国基督徒史写下光 辉的一页。

在拉班扫玛50岁的时候,一位出生于山西霍州的 名叫马尔谷的年轻人强烈要求拜他为师。

马尔谷的父 亲是维吾尔族人,是一位执事,受父亲的影响,他自 幼虔诚事主,特别愿意度隐修生活,他徒步十五曰来 到了拉班扫玛的住处,扫班扫玛看见马尔谷的诚意,告知他隐修生活非常艰苦,不是一般的青年所能忍受 了的,后来发现马尔谷意志非常坚定,于是就收他做 了弟子,为其行剪发礼。

自1275年,拉班扫玛和马尔谷师徒二人每天一起 祈祷、守斋,度克己苦修的生活。

有一天,他们在默
41一中国天主教
@0©^ .11A O S H IG O m ii \
想时,忽然马尔谷提议:“离开此地,出发远行,将 是很有助益的。

那样,我们就可以在殉道者和宗主教 们的墓前祈祷。

祈祷万物之主基督赐予我们罪孽的宽 恕和对我们错误的原谅。

”拉班扫玛起初想让马尔谷 改变这个想法,由于马尔谷的一再请求而让步。

于是 他们二人共同前往北京城里,准备行状并邀请几个修 道人结伴而行一起到圣地朝圣。

由于旅途遥远,且困 难重重,其他人都打了退堂鼓。

拉班扫玛和马尔谷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耶路 撒冷圣地朝圣的旅途。

他们第一站在马尔谷的老家山 西霍州休息,霍州的知州是大汗的亲家,热情地招待 了两位隐修士。

当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时,就极力加 以挽留说:“你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故乡而去西方 呢?为了从西方请来修士和传教士,我已经费了不少 的辛劳,怎么能让你们这样离去呢?”拉班扫玛回答 说:“我们弃绝世俗。

只要我们留在自己人的身旁,就不会得到安宁。

基督为爱世人而受死,这就是为什 么我们必须为了基督的爱而离乡背井。

你们的亲情使 我们深为感动,但我们必须离开。

”王公看到他们心 意坚定,便送给他们许多礼物:有马匹、黄金、白银 和衣装。

但两位修士说,这些礼物对他们一无用处。

王公深知旅途的艰难,便告诉他们说:“就是算你们 借用好了,需要时,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如果你们平 安到达目的地都没有用到的话,就奉献给那里的修道 院或隐修院,作为我们与西方教士的交流。


拉班扫玛和马尔谷继续出发,长途跋涉之后到 了唐古特城,就是今天的宁夏。

当地的基督徒得知他 们来历之后,送给他们许多礼物,并祝福他们旅途顺 利。

他们接着又穿过荒凉、缺水和受到战争蹂躏的地 区。

六个月之后,到达帕米尔山脚下的喀什噶尔,历 尽千辛万苦翻越了山口,终于到达乎罗山隐修院。

在稍作休息之后,他们又穿过了里海西南的阿塞拜疆 省,然后抵达了巴格达。

1278年,拉班扫玛和马尔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 达了波斯,在马拉加见到了宗主教。

当他们第一眼见到了宗主教时“扑倒在地,哭泣着拜谒他,好像见到 了主耶稣基督”。

宗主教问他们:“从哪里来? ”他 们回答说:“我们从东方国家来,是万王之王的都城 汉八里(北京),我们前来接受您的降福,和贵地神 父、修士和神师们的祝福。

如天主允许的话,我们还 要去耶路撒冷。


他们参观了亚美尼亚的所有圣堂和朝圣地,但是 因为去耶路撒冷的道路太危险,而未能前往。

宗主教 知道他们二人的使命对于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

宗 主教想派他们回中国,让马尔谷担任教区主教,让拉 班扫玛担任教务总视察员。

于是在1280年,年仅35岁的马尔谷被祝圣为契丹诸部及汪古部(山西北部)的 教区主教,取名为摩可亚巴罗诃。

由于当时亚洲的交 通要道被穆斯林控制,使得他们无法返回中国,于是 他们二人只能暂时居住在圣弥额尔隐修院。

在他们到达巴格达的第二年,1281年2月,宗主 教去世,教士们聚集在一起要选举新的宗主教。

在叙 利亚颇有权威的主教中选出一位宗主教很困难,于是 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新来的主教马尔谷,并把所有的票 都投给了马尔谷。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选举马尔 谷~~摩可亚巴罗诃主教为塞琉西亚的宗主教。

众教 长把选举报告给阿八哈国王,祝圣礼仪于1281年11月在巴格达举行。

于是年轻、缺乏经验,而且对叙利亚 一无所知的马尔谷成为聂斯多略教派的宗主教。

马尔谷之所以被选为宗主教,也因为当时蒙古的 势力范围影响很大,整个华夏、中亚、波斯、美索不 达米亚,以及直到波兰地区的东欧,都承认他的皇帝 权威,那些地方的国王都是蒙古人。

除马尔谷以外,没有人熟悉这些国王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语言。

随着几次十字军东征都遭遇了巨大挫折,西欧的 基督教世界也渴望获得外援。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兼具基督教徒、蒙古帝国的臣民和忽必烈秘使三重身 份的拉班扫玛出使欧洲,带着给教宗、希腊人、法兰 西人的信和礼物及2000金币和30匹马。

拉班扫玛于1287年经黑海,抵达君士坦丁堡,从
中国天主教_42
ji,\()Siii(i〇m i H\©0©^
那里搭乘船只到达拿波里,然后经陆路到达罗马去渴 见教宗,但当拉班扫玛到罗马时,教宗霍诺流士已 于四个月前去世。

教廷的枢机主教们轮流询问拉班 扫玛,他证明中国基督徒有自己口传的教义,摩诃多 默(Mar Thomas)、摩词亚大(Mar A dai)和马拉 (M ars)在中国传教,中国的景教徒始终遵守他们 传授的礼仪。

拉班扫玛确信景教团体发源于宗徒的传 说,同时坚信他们与罗马教会的宗徒传承的一致性。

拉班扫玛向枢机主教们论述说:“你们应该知 道,过去我们的许多传教士都曾到过蒙古人、突厥人 和汉人的地方,并且向他们传授教义。

今天,许多蒙 古人都成了基督徒,有些王公和王后都领洗成为基督 徒。

他们于驻牧地设有教堂……教宗没有派遣任何人 到我们这些东方人中来。

这些都是经由宗徒而得知 的,我们今天仍相信他们传授给我们的一切。


拉班扫玛接着说:“我自遥远的地方而来,并非 是为了谈论或宣扬我的信仰,而是为了表达我对教宗 的崇敬,为了瞻仰圣人们的圣髑,并通报国王和宗主 教的启示。

请您将这些争论置于一边吧!如果您能指 定某一位能为我指出该地的教堂与圣墓的人,那么我 会真心感谢您的美意。


离开罗马后,拉班扫玛及其一行人继续西行抵达 巴黎。

之后,他们返回罗马,期待新教宗的选出。

1288年2月20日,新教宗尼阁老四世(1288- 1292)被选出。

教宗迅速接见了来自东方的使者,并 邀请他在罗马过复活节。

他们非常高兴地在罗马按照 东方教会的礼仪举行了弥撒。

拉班扫玛请求教宗允许 他做弥撒,弥撒后,目睹他做弥撒的人异口同声地 说:“语不同,而礼相同。

”之后,拉班扫玛这位从 东方极远地方而来的司铎,跪在宗徒的墓前,向伯多禄 的继承人办告解,请教宗宽恕他及其先祖所犯的罪,并 热泪盈眶地从教宗手中领受了圣体。

教宗尼阁老四世从 拉班扫玛的口中得知中国教会的情况,于1289^派遣了 方济各传教士孟高维诺前往中国传福音。

拉班扫玛离开罗马返回巴格达之前,教宗给他许多珍贵的礼物,让他转交给阿鲁浑王和宗主教摩可亚
巴罗诃。

教宗写了一封信,承认宗主教对东方所有民
族的权利。

1288年4月7日,教宗尼阁老四世又致信给
宗主教摩可亚巴罗诃,信中附有对罗马天主教信仰的
精确阐述,以及对神职人员的指示和基督的鼓励。

拉班扫玛圆满完成了他的使命,回到巴格达后,
给宗主麵可亚巴罗诃传递了基督徒的合一和罗马教宗
的最高觀的讯息。

宗主教于1304年给教宗本笃+-世
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相信神圣的罗马教宗和
基督内的所有教友的普世圣父。

我么W〈认他本
伯多禄教宗的继承人,对于蘇方到西方教会的所有子
民来说,腿耶應督的世界注代表。

对他的敬爱牢固
地建立在我们心中,我们月队他,并且希望得到他的降
福,我们准备接受他管理教会的权柄。


拉班扫玛可能在政治方面并没有取得重要成果,
但他为推动东西方教会的合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浑王颁给他崇高的荣誉,并在皇宫旁边为他建立了
一座教堂。

阿鲁混王的一个儿子还接受了宗主教马尔
谷的洗礼。

纵观拉班扫玛的生平,其贡献有三:
―、将蒙古族对基督的信仰介绍给景教宗主教和
罗马公教会,改变了西方各国对蒙古族的认识。

二、 作为东方派遣到罗马的使者,对东西方教会 的沟通、交流和基督宗教的合一做出重要的努力。

虽 然,他未能成功地使聂斯多略派皈依罗马公教,但他
敢于拨开历史的迷雾,追求真知的精神,无疑为后来
双方教会在合一共融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 西方教会了解到基督宗教在元朝的状况后,教宗尼阁老四世于1289年派遣孟高维诺入华传教,为
罗马公教在中国元朝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拉班扫玛于1294年在巴格达去世。

随着穆斯林在
13世纪末快速发展,在叙利亚和波斯的基督教会均遭
毁灭。

在中国的情况却相反,景教团体在蒙古政权的
保护之下,得以绵延发展,直至1368年元朝灭亡。

43—中国天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