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ae9522c281e53a5902ff3a.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二章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7020b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7.png)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关于光现象的基本知识点,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干涉和衍射等。
本文将对八年级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传播光可以沿直线传播,称为直线传播或直线传播模型。
在介质中,光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若介质的光密度增大,则光速度降低;反之,若介质的光密度减小,则光速度增加。
二、反射和折射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反弹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理解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以根据反射定律计算出反射角度等相关量。
折射是指光线穿过两种介质界面时,由于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折射定律——正入射线与法线的反射线和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共面,以及折射角受两介质光密度比值影响等知识点。
三、色散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组合而成的。
色散是指光束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导致不同颜色光线分离的过程。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两种常见色散现象——棱镜色散和色散偏振。
四、干涉和衍射干涉是指两束光在相遇时出现互相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干涉。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两种常见的干涉现象——等厚干涉和非等厚干涉。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小孔、缝隙或其他几何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衍射现象的表现方式和光源大小和孔径对衍射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八年级学生需要系统理解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光学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ea49fb524de518964b7d4c.png)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影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51045327284b73f24250a3.png)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一光的传播: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 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 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 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注意: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以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明: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如手影。
(2)日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A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B 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 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D 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大,反之,则越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反之,则越大。
4、光沿直线传播的利用:(1)激光准直。
(2)站队成直线。
(3)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
5、光线:(1)定义: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2)表示方法: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建模法:在物理学中,为了简单、形象的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常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cdf98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4.png)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物体与我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的光现象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内容。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的性质。
它可以以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也被称为光的直线传播理论。
根据理论,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面形状光滑的物体表面时,经表面的反射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光线会以相同角度反射,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倒影。
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因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上遇到一定的角度时,会发生折射。
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就会发生折射,造成我们看到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通过一些介质(例如光棱镜)后,发生波长的分离现象。
当白光通过光棱镜时,光的不同颜色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分离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通过水滴可以看到彩虹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仪器的基础。
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仪器,它们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散射,广泛地应用于眼镜和望远镜等领域。
另外,反光衣也是光的反射应用的例子,它可以使人们更容易被车辆等看到,提高交通安全性。
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光的速度非常快,使得我们能够几乎同时看到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此外,光具有直线传播、不弯曲等特性,因此我们在平坦的地面上看到的物体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射镜和凹透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物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c773a059eef8c75ebfb364.png)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d31ab2b9d528ea81c779ca.png)
1、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发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眼,人就看到了物体。
2、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②镜面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什么是漫反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④漫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有那些?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
五看不见的光:
1.什么叫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什么叫红外线:
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3.红外线的特点有那些?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01fc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5.png)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是所有发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梳妆台用的镜子等都可看成平面镜。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2)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
☆小孔成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
☆光的反射现象象,人们之所以能看,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的黑色物体,是因为U
我们眼睛,或者是此
时也需要应用到光路可逆性),并且它在处理光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光现象学习要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光现象学习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0e9eb433687e21ae45a93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光现象学习要点汇总
一、光的折射现象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当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发生折射的部位是两种介质的界面处。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
1、太阳光是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色散;如彩虹的形成。
2、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造成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按此顺序排列形成太阳光谱。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与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2bf6b5be23482fb5da4ce7.png)
第 1 页 共 11 页4.1光的直线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3600s ×24×365×3×108m/s =9.46×1015m 。
二、小孔成像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放大、缩小)。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第四章—光现象的基础,所有光现象都是在光的直线传播基础上展开的,没有光的直线传播就没有光现象的理论结构。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和小孔成像;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上,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树林中的光斑、日食、月食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光的直线传播作为一个考题不多,常见的是作为一个知识点出现,并与其他光现象知识点或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分左右。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本节考题较少,出现也是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与认识。
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居多,填空题考查学生认识现象的较多。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典例一:(中考•德州)下列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的例子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第4章 光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第4章 光现象【考点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c6df64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3.png)
专题04 第4章光现象清单01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是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月亮(选填“是”或“不是”)不是光源。
(2)光源的分类①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②光源: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荧光棒、LED灯等。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和(如下图所示),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注意: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只是用来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它实际是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物理模型法。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说的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
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的像。
如下图所示。
结论:①小孔成像原理:。
②成像性质:倒立的大小不确定的实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与物体到小孔的以及光屏到小孔的有关。
④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③站队列成直线;④“一叶障目”;⑤“坐井观天”。
5.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c=2.99792×108m/s。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e049cc87c24028905fc359.png)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大全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 。
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二、光的反射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原理:光的反射现象。
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三、光的折射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c14ec7a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e.png)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1、光:它是由电磁场振荡产生,并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
2、干涉:是给定两个光源产生的两组相互作用的现象,用来研究波的性质和物体的尺寸。
3、衍射:是光线从狭缝中发散出去的现象,这是由光线的波动特性产生的。
4、折射:它是光折射,当光线穿过不同密度介质时,它会折射到其他介质中。
5、反射:它是光反射,当光线反弹到反射材料上时就会发生反射,发出反射光线。
6、拖尾:也称为斑点,是光在显微镜下由大量小点拼接组成的图形,用来观测和测量微小物体。
7、光谱:是由电磁波的频率分布形成的柱状图,可以通过它了解物体的颜色特性。
8、棱镜:棱镜由棱面组成,用来把直角入射的光线拆分成距离各异的光束,分析光谱。
9、望远镜:它使用反射镜来放大距离远的物体的图像,可以看到更远的天空中的天体。
10、自然光:它是来自太阳和恒星的光线,它提供了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的信息,同时使空气活跃。
11、凝聚态光:它是一种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固态光,用于保护和传输光信号,还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能源。
12、偏振:它是一种把发射到介质中的垂直或水平型双极电磁波分成两
分,分别沿不同方向传播。
13、相对论:它是描述光在接近光速时的行为的理论,它证明了光的波性和粒子性的特点。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教师版)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aab81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9.png)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清单)思维导图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1.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源的分类:(1)天然光源: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2)人造光源:人为制造的光源。
如点燃的火把、点燃的油灯、发光的手电筒、发光的电灯、发光的无影灯等。
3. 提示: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所有行星和反光的镜子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传播介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不同的介质或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2. 光线(1)概念: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画法:光线是实线,且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箭头一般画在直线的中间位置。
(3)研究方法:物理模型法。
即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人们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引入的一种物理模型。
3. 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背面形成的阴暗区叫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
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①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同理,烛焰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共5节)》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共5节)》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042e38d1f34693dbef3e79.png)
201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共5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 。
月亮 (是、不是)光源。
光线:用一条带箭头 的直线表示光的 和 ,这条直线称为光线。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 中传播最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是 m/s 。
在水、玻璃中渐 (大、小)。
3、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都用光的 传播来解释。
4、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表明 比 快。
光年是 单位。
第2节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 遵循反射定律。
(1)入射角: 指的是 与 线所成的夹角。
反射角 指的是 线 与 线所成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光线与 光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与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角等于 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3)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O 点叫做 ,∠i 是 ,∠γ是 。
2、反射类型:(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两类反射都遵循 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 逆 的3、光垂直射入镜面时,反射角为 度,入射角为 度;4、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
光滑的铜镜,镜子,平静的水面发生的是 反射。
5、夜晚迎着月光走 亮 的地方是水凼,背着月光走 暗 的地方是水凼。
第3节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即平面镜所成的是 、 、虚像。
成像原理:根据 光的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选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是研究像、物 ;尺用来探究像、光的反射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中考考点及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中考考点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241bb37cd184254b3535f5.png)
第二章光现象考点及知识点考点1、光源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重点掌握以下三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
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
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的位置看到在2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31 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偏食,在32 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关。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倒立的实像无09山东平原)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例题1、(.一叶障目 B A.立竿见影.三点对一线D C.鱼翔浅底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光的传播”16题)小明在学习“20102.(年浙江嘉兴,点处用漏斗向水中;②在A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B 介需传光A.的播要质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D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C.才沿直线传播3.(2010年山东济宁,第I卷1题)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2010江苏连云港,2题)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色散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fe97cd804d2b160a4ec06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
Hbjdzyq10
一、填空题
1.图(1)实例中,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填编号)。
A:天边彩虹 B:激光武器 C:日食
D:激光准直仪 E:小孔成像 F:光的色散
图(1)1题图
☆解析: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也得到了极大应用。
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发射(直线传播)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日食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一条直线,
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就是日食,同时也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应用于大型精密部件的测量、桥梁隧道安装施工中,它利用也是激光亮度高、定向性好的特点;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当
光通过小孔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彩虹的形成和光的色散都是因为白光通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形成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C、D、E。
2.图(2)中,属于光源的是。
自然光源是,人造光源是(填编号)。
A:太阳 B:月亮 C:灯泡 D:萤火虫
1 / 11。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c666a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4.png)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讲解光是一种波动,具有波动性质和粒子性质。
它可以沿直线传播,在介质边界上会发生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做折射,还可以发
生反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一、反射
反射就是指光线在衰减前与物体碰撞后被弹回的行为。
像是一
个光源发出一束光,当它撞到物体上时,如果物体很光滑的话,
光线就会被弹回来,也就是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折射
折射是指光沿着一条介质传播时,当遇到另一个介质界面时,
由于介质密度的改变,使它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当一束光线
从空气中照射到水中时,光线会有一定的偏折现象,也就是在发
生光照射的表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是常数,即为斯
涅尔定理。
三、全反射
当发生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中时,若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即发生全反射现象。
这个角度称为临界角。
四、干涉
干涉是光波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相遇并产生相对干涉的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等厚干涉和不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可以在薄膜上观察到,因为光线在薄膜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导致光线互相干涉产生一系列亮度变化的带状图案。
不等厚干涉是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所组成的。
五、衍射
当光遇到物体的边缘时,会产生光的弯曲现象,我们称之为衍射。
常见的衍射现象是衍射环,即光线经过狭缝或圆孔后形成环形光谱线。
总结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的讲解。
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光的本质,还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且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考点解析Hbjdzyq10一、填空题1.图(1)实例中,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填编号)。
A:天边彩虹B:激光武器C:日食D:激光准直仪E:小孔成像F:光的色散图(1)1题图☆解析: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也得到了极大应用。
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发射(直线传播)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日食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就是日食,同时也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应用于大型精密部件的测量、桥梁隧道安装施工中,它利用也是激光亮度高、定向性好的特点;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彩虹的形成和光的色散都是因为白光通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形成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C、D、E。
2.图(2)中,属于光源的是。
自然光源是,人造光源是(填编号)。
A:太阳 B:月亮 C:灯泡 D:萤火虫E:礼花 F:后视镜 G:蜡烛 H:水母图(2)2题图☆解析:考点:光源。
光源是指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本身就是发光体)和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
通过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得到的光不是光源。
所以,光源是A、C、D、E、G、H,自然光源是A、D、H,人造光源是C、E、G。
月亮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发生反射看到的,不是光源;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影像是后面物体的光发生反射看到的,也不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是指三种颜色;我们看见物体的颜色是这种颜色的光反射到我们眼睛,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产生的,所以不吸收光的物体颜色是色,全吸收光的物体颜色是色。
☆解析:考点:复色光。
白光是复色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所以,答案应为:红、绿、蓝,白,黑。
4. 以不同波长排列的连续谱系叫光谱。
光谱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两部分,不可见光,又分为红外线和紫外线两种。
位于红光之外的叫红外线,位于紫光之外的叫紫外线。
红外线具有巨大的效应,紫外线有明显作用等。
☆解析:考点:光谱。
太阳光谱按波长由大到小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集中起来则为白光。
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最长达5300nm;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波长290~400nm。
太阳光具有明显生物效应,植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可发生合成作用,动物皮肤在太阳光作用下维生素D 发生转换作用。
红外线具有巨大的热效应,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强;紫外线有明显杀菌作用等。
所以,答案是‚热‛和‚杀菌‛。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但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解析:考点: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c=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c=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c=2.25×108m/s,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3c=2×108m/s。
所以,答案是‚小于‛。
6.图(3)是小孔成像示意图。
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
由小孔成像规律可知,接收屏上蜡烛的像是(正立、倒立)、(虚、实)像;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增大)。
图(3)6题图☆解析:考点:小孔成像。
我们知道发光物体所发射的光,是由无数个光点所组成的,这些小光点通过小孔,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就形成了物体的影像。
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并会聚到投影中心小孔,因此物体上半部分所对应的点,通过小孔在屏幕的下方成影;物体下半部分所对应的点,通过小孔在屏幕上方成影。
同理,左边的光点成影于右边,右边的光点成影于左边。
这样,与景物所对应的光点,通过小孔后,在屏幕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景物影像。
孔、物距离越近,像越大。
所以,答案是:‚倒立、实像、减小‛。
7.如图(4)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的物理现象,A是入射光线,B是反射光线,C是折射光线,N是法线,α=40º,β、γ分别是反射角和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5º。
那么β=,γ=;如果入射角α由0º-90º逐渐增加,折射角γ的取值范围是。
图(4)7题图☆解析: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
所以,α=β>γ。
由图可知:β=40º,γ=25º;当入射角α由0º-90º逐渐增加,γ的取值范围是0º≤γ<90º。
8. 梳妆台前的穿衣镜,镜面很光,其目的是提高它的镜面反射;而教室的黑板,表面又很粗糙,这是为了提高。
☆解析:考点:镜面发射和漫反射。
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相同点:不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教室里的黑板,故意做的表面粗糙,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其漫反射程度,防止有些位置看不清黑板的现象发生。
所以,正确答案是‚漫反射‛。
9.“小泰迪”看到镜子里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姊妹”,“小泰迪”冲“姊妹”喊:“旺、旺”,“姊妹”也冲“小泰迪”:“旺、旺”;“小泰迪”想闻闻“姊妹”,40βγBNα65o o“姊妹”主动过来闻它,这是因为“姊妹”是“小泰迪”在镜子里的;“姊妹”和“小泰迪”长相一模一样,只是左右位置;“小泰迪”抓不住“姊妹”是因为“姊妹”是(虚、实)像。
☆解析:考点: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等距(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垂直(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反向(像与物左右相反)、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正确答案是‚像‛、‚颠倒‛、‚虚‛。
10.在山区道路急转弯处,都安装有一面大的凸面镜,因为凸面镜的反射光是的,可以扩大视野,如图(5)a所示;探照灯、射灯、汽车前大灯都是凹面镜,因为它的反射光是,如图(5)b所示。
a.凸面镜 b射灯图(5)10题图☆解析:考点:面镜。
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类。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凹面镜可以聚光。
正确答案是‚发散‛,‚汇聚‛。
11.图(6)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路图,如果入射角α=45º,那么β=,折射角γ的取值一定45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6)11题图☆解析:考点: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记住:‚一点三角四线‛:‚一点‛是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叫入射点(O);‚三角‛是入射角(α)、反射角(β)和折射角(折射光线c与法线夹角,图(6)中是γ);‚四线‛是入射光线A,反射光线B和折射光线C,法线NN′。
其规律是:1)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分居);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等角,在空气中的角大)。
正确答案是‚45º‛、‚小于‛。
12. 雨后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这种现象属于,这也说明白光是复色光,包含有七种颜色。
☆解析:考点: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单一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介质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如彩虹、泼向空中的水变得五颜六色,都是色散的实例。
其原因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形成的。
正确答案是:‚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二、选择题13.下列发光现象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教室亮着的日光灯;B.平静湖面,看到水中月亮;C.吸烟时,点着的打火机;D.夜间飞行的萤火虫☆解析:考点:光源。
水中月亮是月亮光通过水面反射到人的眼睛看到的,它不是发光体,所以不是光源;日光灯、点着的打火机属于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所以,正确答案是:B。
14.下面四种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虹;B.看到水里的鱼好像变浅了;C.手电小灯泡发出的光,以平行光束形式发射出去;D.月光下我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解析: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有物体遮挡住光线传播的时候,就形成了物体的影子,所以,正确答案是D。
‚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看到水里的鱼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手电小灯泡发出的光,以平行光束形式发射出去‛属于球面发射现象。
15.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A.隧道施工时,用激光准直;B.探照灯能发出平行光,并照射到很远的地方;C.我们看到鱼缸里的鱼,与实际位置不符;D.浓密的树林里,无法看到太阳。
☆解析:考点:光的反射。
光遇到面镜(平面镜、球面镜)时会发射反射现象,如果光源位于球面镜球心,光经球面反射后会发出平行光,所以,正确答案是B。
‚隧道施工时,用激光准直‛和‚浓密的树林里,无法看到太阳‛都是光的直线传播例子;‚我们看到鱼缸里的鱼,与实际位置不符;‛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