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文体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新闻文体的改革和创新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体式或样式,是一篇文章一部著作呈现内容、表达特点和结构方式的整体的状貌,“新闻文体”就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闻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报纸新闻无论是在报道的方式还是载体的选择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表现了极大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新闻文体走上了创新的步伐。
报纸新闻文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对新闻内容的创新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媒体中兴起了一种休闲娱乐服务的思维,报纸媒体面临着生存竞争的压力,于是也就顺应潮流,扩大娱乐功能,社会新闻、娱乐体育信息等不断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新闻报道也更加贴近新闻本性,用事实说话,使读者独立思考,而不是耳提面命的指导,再加上深度报道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发挥了报纸可供揣摩、仔细品味的优势。
由于现实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报纸新闻综合信息内容形式增多,这就要求报纸新闻能以科学的精神对零碎信息进行分析,并且进行预测,连续性的、系列性的、组合性的新闻报道等都在信息的综合中强化信息传播,扩展信息内涵。
第二表现在信息内容表达上。
先前,传统的新闻文体界限比较模糊,内容的表达相对单一,而现在报纸的新闻报道往往兼有两种或几种文体的表达特征,容纳更多的信息内容,这也适应时代的变化,增强报纸自身竞争力。
现在,新闻报道的表达手法也更多的向其他门类学科借鉴,内容信息更加立体、形象。
例如向文学学习,散文、小说、记叙文的笔法也常见报端,更有一些新闻特写、大特写、体验式报道等等,并且还借鉴电视剧脚本形式,这些都丰富了报道内容,活跃了版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以前的新闻报道说教比较浓郁,而现在一般使用更加贴合实际的表达。
总之,新闻从业人员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日渐个性化,如“记者来信”、“青年评论”等。
第三,表现在新闻文体的结构方式上,多样化和形象化。
此时,新闻报道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或形式,给读者形象的阅读感受,这既有利于实现新闻价值,也可以增强报纸的社会功能。
从业人员的思维观念更加活跃和开放,促进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闻文体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在一定的条件背景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原因。
首先是90年代以来,科学不断发展,社会有了更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更加丰富,信息交流空前迅猛,这就要求作为及时、准确反映时代、社会载体之一的报纸采用更加丰富的内容与形式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新的生活。
其次,是由于教育的普及、提高,读者的文化知识、思想觉悟及理论水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他们不单满足于单纯的简单报道,这就是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导致新闻文体创新的原因。
再次,就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以及报纸社会角色的变化,就要求报纸进行改革,其中就有对文体样式的创新。
最后,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环境下报纸与电子媒体的冲突与融合,也促成了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
报纸新闻评论是报纸新闻文体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新闻改革的不断发展,报纸新闻评论也得到重视并且迅速发展。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见解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它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旗帜和灵魂。
我国的新闻评论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业已经历了130年的演变、革新与发展,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创新经验和深刻教训,亟待梳理和总结,以便寻找轨迹,探索规律,推进新闻评论的不断革新与发展。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
它是由论点、论据、论证
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在有限的篇幅中,它主要依靠独特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新闻评论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主要面对广大群众说话。
它的分类也从评论对象的内容、评论的性质功能、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以及评论的形式这几方面分成众多的不同种类,使评论更加专业化,例如按评论对象分类就可以细分为政治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等。
使观众在阅读评论时更具有针对性。
随着新闻评论的深入发展,它在指导读者、引导舆论、解读社会、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引导作用。
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为群众解惑,使他们正确认识形势及未来方向。
第二,监督作用。
新闻宣传要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主进行宣传,但也包括舆论监督,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新闻评论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与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的现象和风气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是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第三,表态的作用。
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甚至在某些事件中,全国性的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这是符合广大受众需要的,这有利于加强交流和团结。
第四,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经过提炼和升华,使人们从思想上、政治上领悟某种道理,理解客观事物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那么随着新闻评论的深入发展,新闻评论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例如它的选题立论日趋贴近生活,更加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新闻评论的写作呈现出由大趋小、由长趋短的良性态势;拓宽了言论与新闻结合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受众直接参与评说的气氛;更加注重说理的平易与生动;声像与网络评论后来居上,于报刊言论竞争共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愈加普遍,网络评论变的更加兴盛,电视评论也不断出新,发挥其电视优势,再加上报纸自身的问题,使报纸新闻评论“内外交困”。
报纸新闻评论面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面对,接受挑战,发挥报纸的优势,从下面几方面认真考虑:在“快”字上做文章,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在网络与电视迅速发展的今天,首先不解决快的问题,其他一切免谈,这就要加大评论的刊登频率;在“深”字上做文章,这就不能对时效过分苛责,但要求编辑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独到的眼光,在思想深度上做文章是报纸新闻评论的优势,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在“独家”上做文章,如果某一新闻评论总是混杂于人群中,那么它就不会吸引眼球扩大影响力,而往往只有独家才会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特色”上做文章,避免同质化,这就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发现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注意,在竞争中取胜。
做到这些,我们没有理由对报纸新闻评论的未来不充满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报纸的新闻文体会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报纸的新闻评论也会有更大的改观与进步。
做好自己,实现与网络和电视的充分互补,促进我国新闻媒介的顺利发展,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