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8课基础知识复习[北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疯狂的战车
一、和平到来了吗
1、慕尼黑会议(1)时间:1938、9 德、意、英、法
(2)原因: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英法的姑息纵容。
(3)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4)标志:《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5)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6)目的:是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7)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消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二战的爆发(闪击波兰)
1.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3)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野心膨胀。
2、时间:1939年9月1日
3、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白色方案)
4、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三、二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1)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2)爆发的标志: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1941年9月--1942年4月)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2、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成功代号:虎!虎!虎!)
3)影响:美国等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四,课后练习
1。
说一说P36
答:一方面是想向媒体、向世界、向国人有所交待,表明他是谋求和平的功臣;另一方面他不惜冒最大的风险,而内心也希望希特勒能到此为止。
事实上,张伯伦一位妥协退让,希特勒却是得寸进尺。
这协定到头来只是一纸空文。
2.想一想P40
答:(1)30年代的肃反运动,苏联大批的高级军官被无辜清洗,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2)的军队战争的准备比苏联更为充分,且苏联对德军突然袭击的时间及其主攻方向估计失误。
(3)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德军现代化装备程度高于苏联,在此之前的战争中又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欧洲当时实际上不存在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德国便把绝大部分兵力集中于东线进攻苏联。
3.材料阅读P43
答:二战后,美国态度起初是把自己当作预备队员,隔岸观火;后来当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才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并表达了战胜法西斯的决心。
原因是:
美国主要是服从本国利益的需要。
战争初期法西斯的侵略为从根本上严重触犯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日本偷袭珍珠港却开始触犯美国的利益要害,故美国才宣布“处于战争状态”
五,补充练习
1.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答: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自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
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
而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
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
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3.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是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
而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
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
当莫斯科遭到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大失败。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法西斯的,它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8课正义的胜利
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地点:华盛顿
3、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大战役和事件
1、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3、柏林战役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
欧洲战事结束。
4、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
二战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苏、美、英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
4、影响:①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实际上也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就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四、二战胜利
1、影响:①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性质),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②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④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2、启示: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3.二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四.课本练习1。
想一想P44 答:(1)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日本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2)法西斯的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各国处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开始走向联合。
首先是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加强对英等国的援助;接着美英首脑在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和援助;1942年初,英美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3)同盟的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2.谈一谈P46
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得失关系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直至灭亡。
正是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对整个二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3.议一议P48
答:(1)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统治、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解放性正义战争。
(2)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
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
(3)反法西斯阵营拥有远比法西斯侵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4)
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则实现了战时的全面合作和战略协同,这是能够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4.材料阅读P49
答:大国处理国际关系以维护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无视小国、弱国利益;英美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敦促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苏联对外奉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
五.补充练习
1.想一想,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答: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
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
由于它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2.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答: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
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
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大约为5 000万左右。
中国军民伤亡达3 500万人。
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
此外,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在当今世界上,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4.试从发生的原因,结局,危害,客观进步作用方面来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给我们最大启示是什么?答:相同点:(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而引起(2)结局:都以挑战国的失败而告终(3)危害:时间长,范围广,给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4)客观进步作用;战争引起了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刺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大的启示:战争意味着灾难,流血,牺牲,和平来之不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再重
演。
5.列举二战中重要的行动代号:(1)德国突袭波兰:“白色计划”(2)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3)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电讯代号:“虎,虎,虎”(4)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电机”(5)诺曼底登陆战:“霸王计划”(6)德国企图登陆英国:“海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