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某些无机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等对人体的危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了解其变性机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关爱健康,珍惜生命,远离霉变食品、香烟和毒品。
重点:
1.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害物质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并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2.有关香烟、毒品等当代社会热点话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焦点,因此应广泛摄取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
方法技巧:
本节主要介绍含重金属的盐、变质食品、烟草、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引导我们要远离有毒物质,关爱健康,珍惜生命。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应分清哪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并远离有毒物质。
2、要结合所学,拓宽视野。
要通过书籍报刊、网上查询、与家长、同学、老师交流等多种途径,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3、可结合一些警示性标语如“吸毒一口,掉进虎口”等来加深对吸毒危害的了解。
易错点:
含铅、铜、汞、砷、锰等元素的无机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中有些元素在人体内又是必需的,只要摄入不过量,便不会造成中毒,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有些同学往往一概而论,出现错误。
教学建议:本节采用课件效果更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提问:
1、人体中有哪些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2、钡盐溶解性?
二、新授:
(一)预防无机盐中毒
问题探究:生活中下列物品含铅,你该怎么做?
1、印刷书报的油墨。
2、铅笔外表的油漆。
3、含铅汽油、松花蛋、爆米花、含铅的上釉瓷器;含铅的化妆品。
[实验探究]
蛋白质的性质
向鸡蛋清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变性
向鸡蛋清中滴人几滴CuS0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向鸡蛋清中滴加浓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
向鸡蛋清中滴入儿滴甲醛(产生白色沉淀)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加热鸡蛋清(产生白色沉淀)
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
用玻璃捧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补充如何识别蛋白质:将其在火上灼烧,蛋白质灼烧后能发出一种特殊气昧
[结论]:蛋白质在热、浓硝酸、甲醛及重金属盐作用及紫外线照射下,结构就会被破坏,生理活性随之消失。
思考:
氯化钡、碳酸钡、硫酸钡是否有毒?
讨论:1.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而中毒,在去医院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会穿透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破坏DNA的分子键,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因此使细胞不能复制,微生物不久就会死亡.
有些对人有害的物质可以利用:
1、如含甲醛35%至40%的福尔马林可用于制作标本,
2、70-75 %的乙醇可用于医疗消毒;
3、硫酸铜可用于制造农药,给游泳池水消毒。
讨论2.医院用下列手段来杀菌消毒,解释原因。
(1)煮沸法消毒医疗器械
(2)注射时用酒精棉球擦皮肤
(3)紫外线照射病房?
(二)、不吃变质食品
1、霉菌毒素是一类,化学性质,其中的毒性较大。
2、[注意]
⑴食品贮存时要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食物变质。
⑵不吃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练习: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B.用工业盐腌制的泡菜
C.霉变的大米、花生 D.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三)、拒绝烟草
小组合作学习提纲:
1、烟草中有害物质的种类?
2、烟草中最为有害的四种物质(记住)?他们各有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