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晨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恒温器产品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222203356.8
(22)申请日 2022.08.22
(73)专利权人 东方晨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通联路7
号联东U谷国际企业港3期11幢(江宁
高新园)
(72)发明人 刘卫滨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专利代理师 胡丽华
(51)Int.Cl.
H05K 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恒温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温器,包括外
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
的一侧设置有转换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
装有散热扇,所述外壳的下端拐角处设置有支撑
脚,所述支撑脚包括连接柱、调节套筒以及支撑
柱,所述连接柱通过焊接与外壳固定,所述调节
套筒套接在连接柱的表面,所述支撑柱嵌入调节
套筒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壳的下端
设置支撑脚,在恒温器安装过程中不稳定时,可
以沿连接柱的表面转动调节套筒,在螺纹的作用
下,支撑柱沿调节套筒的内部伸缩,从而可以保
证恒温器的稳定性;通过在盖板的上端设置保护
盖,可以对卡嵌在盖板内部的触摸式操作屏进行
保护,既能防止触摸式操作屏碎裂,又能防止发
生误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18473580 U 2023.02.10
C N 218473580
U
1.一种新型恒温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的一侧设置有转换器(4),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0),所述外壳(1)的下端拐角处设置有支撑脚(13),所述支撑脚(13)包括连接柱(131)、调节套筒(132)以及支撑柱(133),所述连接柱(131)通过焊接与外壳(1)固定,所述调节套筒(132)套接在连接柱(131)的表面,所述调节套筒(132)与连接柱(13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33)嵌入调节套筒(132)的内部,所述支撑柱(133)与调节套筒(13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的边缘卡嵌在外壳(1)的内部,与外壳(1)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内部连接有内六角沉头螺栓(7),所述内六角沉头螺栓(7)嵌入贯穿于盖板(6),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所述盖板(6)与外壳(1)之间通过内六角沉头螺栓(7)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摸式操作屏(8),所述内六角沉头螺栓(7)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保护盖(9),所述保护盖(9)设置于触摸式操作屏(8)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与转换器(4)均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加热器(2)与转换器(4)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加热器(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导热管接头(3),所述转换器(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接头(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2),若干所述散热孔(12)沿外壳(1)的表面等间距排列,所述散热孔(12)贯穿于外壳(1),与外壳(1)的内部互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贯穿于外壳(1),与散热扇(10)互通。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8473580 U
一种新型恒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恒温器。

背景技术
[0002]恒温器就是保持温度的仪器,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或多个热源和冷源来维持所要求的温度的一种装置。

恒温器,在正常操作下以自动开路或闭路来保持受控部在一定温度范围的一种温度感测装置,其动作温度仅为固定或可调整。

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为:敏感元件(温度传感器)量度出温度的变化,并对转换器产生所需的作用,转换器把来自敏感元件的作用转换成对改变温度的装置能进行适当控制的作用。

[0003]现有的恒温器在安装时,如果出现安装面不平整,会让恒温器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现象,容易产生振动,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造成恒温器内部的部件损坏,缩短恒温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恒温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恒温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恒温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一侧设置有转换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外壳的下端拐角处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连接柱、调节套筒以及支撑柱,所述连接柱通过焊接与外壳固定,所述调节套筒套接在连接柱的表面,所述调节套筒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嵌入调节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柱与调节套筒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卡嵌在外壳的内部,与外壳的内壁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连接有内六角沉头螺栓,所述内六角沉头螺栓嵌入贯穿于盖板,且延伸至外壳的内,所述盖板与外壳之间通过内六角沉头螺栓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摸式操作屏,所述内六角沉头螺栓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于触摸式操作屏的上端。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与转换器均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加热器与转换器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导热管接头,所述转换器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接头。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所述散热孔沿外壳的表面等间距排列,所述散热孔贯穿于外壳,与外壳的内部互通。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贯穿于外壳,与散热扇互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壳的下端设置支撑脚,在恒温器安装过程中不稳定时,可以沿连接柱的表面转动调节套筒,在螺纹的作用下,支撑柱沿调节套筒的内部伸缩,从而可以保证恒温器的稳定性。

[00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盖板的上端设置保护盖,可以对卡嵌在盖板内部的触摸式操作屏进行保护,既能防止触摸式操作屏碎裂,又能防止发生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恒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恒温器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恒温器中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恒温器中支撑脚的爆炸图。

[0021]图中:1、外壳;2、加热器;3、导热管接头;4、转换器;5、传感器接头;6、盖板;7、内六角沉头螺栓;8、触摸式操作屏;9、保护盖;10、散热扇;11、进气孔;12、散热孔;13、支撑脚;131、连接柱;132、调节套筒;13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恒温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下端拐角处设置有支撑脚13,通过支撑脚13可以对恒温器起到支撑作用,支撑脚13的数量为四个,支撑脚13包括连接柱131、调节套筒132以及支撑柱133,连接柱131通过焊接与外壳1固定,通过焊接固定可以加强连接柱131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强度,调节套筒132套接在连接柱131的表面,调节套筒132与连接柱131转动连接,支撑柱133嵌入调节套筒132的内部,支撑柱133与调节套筒132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套筒132,可以让支撑柱133沿调节套筒132内部伸缩。

[0024]在对恒温器进行安装时,直接将恒温器放置在安装面上,如果出现安装面不平整时,则通过沿连接柱131的表面转动调节套筒132,在调节套筒132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柱133沿调节套筒132的内部伸缩,使得支撑柱133的下端与安装面完全贴合,从而保证恒温器的稳定性。

[0025]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6,盖板6的边缘卡嵌在外壳1的内部,与外壳1的内壁贴合,通过盖板6可以对外壳1内部起到保护作用,盖板6的内部连接有内六角沉头螺栓7,内六角沉头螺栓7嵌入贯穿于盖板6,且延伸至外壳1的内,盖板6与外壳1之间通过内六角沉头螺栓7固定,可以防止盖板6从外壳1内部脱落,盖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摸式操作屏8,利用触摸式操作屏8可以设置恒温器的参数,内六角沉头螺栓7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保护盖9,保护盖9设置于触摸式操作屏8的上端,通过保护盖9可以对触摸式操作屏8起到保护作用,既能防止触摸式操作屏8碎裂,也能防止发生误操作。

[0026]当需要设置恒温器的参数时,首先打开触摸式操作屏8上端的保护盖9,然后通过触摸式操作屏8输入恒温器的具体参数,完成对恒温器的设定,之后再放下保护盖9,利用保护盖9将触摸式操作屏8盖住。

[0027]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2,通过加热器2可以控制恒温器的具体温度,加热器2的一侧设置有转换器4,利用转换器4可以将温度传感器量度出的温度变化转换成对改变温度的装置能进行适当控制的作用,加热器2与转换器4均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加热器2与转换器4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加热器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导热管接头3,方便连接导热管,转换器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接头5,方便连接温度传感器,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0,外壳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进气孔11,进气孔11贯穿于外壳1,与散热扇10互通,外壳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2,若干散热孔12沿外壳1的表面等间距排列,散热孔12贯穿于外壳1,与外壳1的内部互通,通过散热风扇配合进气孔11与散热孔12,可以将外壳1内的热量排出,实现对外壳1内部的主动散热。

[0028]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与转换器4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量度出温度变化,并将温度变化传递给转换器4,利用转换器4可以将温度变化转换成控制信号,对加热器2进行控制,将加热器2产生的热量通过与加热器2连接的导热管导出,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同时在恒温器工作过程中,利用散热扇10将外部的冷空气吸入外壳1内,配合散热孔12将外壳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实现恒温器的主动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图1
图2
图3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