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一: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总结
古宜镇中学“放飞梦想,创造未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
活动总结
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快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教育,引领全体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培养学生
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学校课余
文化生活,在县科技局大力支持下,2014年秋季学期在我校开展“放飞梦想,创造未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活动。

本次
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
各处室、各年级的高度重视,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支持。

为了开展好“科普进校园”活动,学校领
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政教处发了《“科技之春”科普月科普进校
园活动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普进校园活动”领导小
组,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召开“科普进校园”活动动员大会,推动活动的开展。


了此项活动更好的开展,学校专门组织全体师生集会,学习了县科
技局下发的活动方案,深刻领会了文件精神,明确了活动的意义。

三、开展科普知识校园展,激发全校学生爱科学的意识。

为了
在全校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我们在学校
醒目地方出了一版科普知识宣传专
栏,18个班每班出一版科普知识
黑板报。

同学们参观后纷纷表示:“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科普实践活动,不但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还养成了独立思考、积极动
脑的好习惯,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习到了科学家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将来报效祖国、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坚实的
基础。


四、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展示平台,观看了科技影片,观看后,都感觉到收益良多。

五、各班组织召开了“放飞梦想,创造未来”主题班会,开展了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奖励。

六、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学生上交作品46件。

学校组织了评比,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进行了奖励。

七、开展科幻画活动。

全校学生共上交作品
82件。

学校组织了评比,共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进行了奖励。

以上是我校开展科普进校园的活动总结,我们会借活动的东风再接再厉,让科普知识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在校园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

古宜镇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活动图片
篇二: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蓝丝带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修改稿)
第一章活动概述
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

国际间的竞争从原来的陆地竞争转入海洋领域。

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工作,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培养一代爱海洋、学海洋、用海洋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
重要和迫切。

然而,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公布,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海洋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知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只有%。

此前还有调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当成是国土面积;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清楚领海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在新兵中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许多国民对我国海洋的了解只停留在旅游的海滩和餐桌上的海鲜上……。

为何会这样?主要是多年教育的失误。

比如,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中学分科,大学细分专业,使学生对我国地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海洋教育手段的单调,把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程弄得枯燥无味了。

人文教育在此方面也常帮倒忙,甚至严重误导,如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九百六十
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


些都使我国孩子在接受海洋国土观教育上先天不足。

而包括海洋在内的地理教育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头和基层课程,如美国就把地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并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

“海洋国土意识”需要系统、有效和从小教育。

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了授课方式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

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使海洋科普知识更好地走进校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计划面向三亚市大、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目的
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通过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市
教育局和蓝丝带协会以及热心海洋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引起青少年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对海洋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对青少年海洋知识的普及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播,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从而由青少年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参与到海洋保护的活动中来。

探索海洋科普宣教模式
通过活动的实施探索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模式。

时间
活动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01月01日—2013年02月29日
活动中期实施阶段2013年03月01日—2013年11月31日
活动后期整理阶段2013年12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
地点(暂定)
三亚加拿大国际幼儿园(3个班)、三亚市第九小学(24个班)、三亚市实验中学(18个班)、三亚市一中(20个班)、三亚学院
第二章活动产出
提升学生海洋保护意识
通过活动的开展,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

扩大海洋保护志愿者队伍
通过活动的实施影响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队伍中,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将所学到的传递给他们周围的人,带给更多的人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来
建立可复制可持续的海洋科普宣教模式
以三亚某所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为试点,研究出一套具有可复制性可持续性的海洋科普宣传教学模式,模式成功以后可复制和推广到其它学校。

第三章活动评估标准
学生海洋保护意识变化情况
活动前期、中期及后期分别对活动参与对象进行海洋保护意识问卷调查,前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学生活动前后的海洋保护意识变化情况,评价活动效果。

受众人群数量
通过活动微博的转载量及评论量和活动网站的访问量来评估活动的关注度;通过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和媒体对活动的报道力度来衡量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海洋科普宣教模式的应用
新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模式是否能成功复制。

篇三: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总结
XX社区开展“十月科普大行动”活动方案
按照党中央倡导的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为把节约能源工作落实到学校,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节约
能源的意识,在学生当中营造节约能源、合理消费、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我社区决定联合XX市第四十五中学、XX市XX路小学开展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时间:2011年10月13-14日
二、地点:XX市第四十五中学、XX市XX路小学
三、活动目的:为响应XX市政府的号召,影响和发动公众参与节约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也为了贯彻党中央十七大报告中的要求,共同打造一个节约形的社会。

通过向人们宣传节约能源和征集节能的窍门,增强广大学生的环保理念,使每个人都能从小处出发,将节约能源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人们自觉地加入到节能的行列中来,为我们的节能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四、对象:学校师生
五、活动形式:以挂图的形式宣传“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放节能
宣传册。

六、活动内容:
1.挂图宣传如何更好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2.发放节能宣传册。

3.师生相互交流平时节能小窍门。

XXXX社区
2011年10月10日
小结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节约能源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有为”的浓厚氛围,10月13、14日,我社区联合XX市第四十五中学、XX市XX路小学开展了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节能宣传活动。

学校师生都积极响应参与,并相互交流平时节能小窍门。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广大师生的节约、环保理念,也加深了对建立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认识,激发了大家节约能源应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的热情。

今后我们将
加大宣传力度,让节能工作落实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能自觉地加入到节能的行列中来,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XXXX社区
2011年10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