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套
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13-0062-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临夏州旱地马铃薯栽培技术
白小娟,王晓华*
( 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 临夏 731100 )
摘要:当前临夏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2万hm2,已成为临夏州干旱、半干旱东乡县、临夏县路盘、民主、漫路等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作物。

通过全膜覆盖栽培,比传统马铃薯平作覆土栽培方式产量提高10%~15%,增加了农民收入,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临夏州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土壤疏松、富含钾素,适宜马铃薯生长。

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高、商品性好、食味优良,深受农业市场欢迎。

近年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下,马铃薯转变的粮菜兼用型作物逐步向经济型作物转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由过去的2.67万hm2增加到现在的4.2万hm2,成为全州第二大作物,在临夏州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临夏州马铃薯生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加以改进和优化。

马铃薯的栽培方式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平作培土栽培,造成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种植效益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利用脱毒种薯、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素,开展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技术,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

1 选地
马铃薯起垄覆膜技术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地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上、土壤管理性状良好、保水保肥力较强的地块。

不宜连作,不宜与茄科作物倒茬,前茬最好选择麦类和豆类,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灌冬水,封冻前打磨保墒。

春季播前结合旋耕,施腐熟纯羊粪和纯鸡粪150 kg/667 m2,撒施3%克地虫7.5 kg/667 m2防治地下害虫[1]。

2 起垄覆膜
3月上中旬土壤昼消夜冻时早春顶凌覆膜。

使用马铃薯起垄机进行一次性开沟起垄,标准起垄作业面幅宽100 cm,垄底宽60 cm,沟底宽40 cm,垄高20 cm。

起垄后用厚度0.008 mm、宽120 cm的聚乙烯地膜去进行人工覆膜。

在进行人工覆膜过程中,应在垄沟内膜相接处保留渗水的间隙,地膜张开平整后,应将两侧用力压住,以防风雨造成损失。

3 种植薯准备工作
选择株型紧凑、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结薯集中的马铃薯脱毒良种,如新大坪、陇薯6号、陇薯7号、庄薯3号等高产优质品种。

马铃薯切块播种,切块时应注意切块不宜太小,每个切块应切成带有1~2个芽眼,重量一般在35~40 g的块状,防止切成薄片。

切块时使用的刀具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做到一刀一沾。

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拌种后不堆积、不装袋,置于空地24~48 h后即可播种。

4 适时播种
4月中下旬,当地表10 cm温度稳定在10 ℃时,采用人工破膜点播的方法播种。

播种时用点播器将种薯点播在垄面两侧,然后覆土封孔,播种深度以12~15 cm为宜,深播浅覆土为种子萌发出土创造条件。

每垄种双行,株距35~40 cm,行距50 cm,保苗数3 300~3 800株/667 m2。

5 田间管理工作
马铃薯生长25~30 d出苗,但春旱时期如果遭遇风雨天气,覆土层容易形成结版,可能会导致幼苗出土产生障碍的情况。

因此在出苗过程中要破土放苗,放苗后使用土封住播种孔。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苗木,缺苗的要及时补苗,争取整苗。

经常检查护根是否被风吹坏,如有损坏及时补压。

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旱地马铃薯叶片表面喷洒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7~10 d,促进地上茎叶生长和地下块茎膨大[2]。

马铃薯夏季主要病害是早疫病和晚疫病,蚜虫是主要害虫。

在马铃薯病害防治初期,采用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或75%百菌清wp(600倍)喷施,每次7~10 d,连续2次,病害可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简介:白小娟(1983-),女,汉族,陕西清涧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铃薯育种与栽培。

通讯作者:王晓华(1979-),男,汉族,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马铃薯育种及组织培养。

技术
6 及时收获工作
当土豆的茎和叶大部分变黄枯萎时,茎就开始干了。

当土豆很容易从块茎中分离出来时,就进入收获期。

收获土豆时,不要碰块茎。

进入地窖前,把土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失水。

进地窖时,把烂土豆和病土豆挑出来。

地窖中土豆的数量不得超过地窖容积的2/3。

7 废膜清除工作
近年来,随着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如果收获后留在田间的农业覆盖物不科学回收,将对土壤结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会造成农村白色污染现象,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马铃薯收获后结合土地整理,将土壤中的废农膜捡起来运出田间集中处理或交由废农膜回收站处理,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临夏州干旱、半干旱区是马铃薯的适种区,马铃薯在耕地定植生长时间较夏粮作物长,耕地裸露时间相对缩短,可减轻水土流失。

群众具有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历史和经验,马铃薯种植不但能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还可以向外地提供种薯和商品薯。

通过全膜覆盖栽培,产量比传统马铃薯平作覆土栽培方式提高10%~15%,可增加农民收入,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 1 ] 侯慧芝,张绪成,王娟,等.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9(3):95-97.
[ 2 ] 景卫国.会宁地区旱地西瓜与马铃薯套种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3):26-27.
(收稿日期:2019-09-24)
最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科学制种也是提升种子发芽率的重要保证。

这种科学技术主要指的是在花粉传授结束后,则将父本进行全部砍掉。

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种子的纯度,同时还能提升产量,促进母本幼穗吐丝,有利于促进种子早熟[2]。

2.2 收获处理
种子收获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晒粒和脱粒,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干燥。

对于成熟的种子,在收获以后需要一定的晾晒,并且通过晾晒可以有效控制其水分的含量。

另外,种子收获后不能进行过大堆量,并且在用木锨进行翻铲的过程中容易使种子造成破损,进一步在种子脱粒前进行相应的试验,防止损伤玉米种子的 种胚。

2.3 储藏管理
在仓储管理的过程中,应先对仓库进行彻底的消毒,定期对仓库各处进行检查,尤其是死角的检查要格外注意。

对于需要长期储存的种子则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并且要注意其中空气的流通,以保证种子的生理代谢活动。

对仓库的虫鼠进行及时杀灭。

入库的玉米种子的含水量不能过高,一般不能超过14%。

长期储存的玉米种子,还要确保温度合适,从而有效调控种子内的物质代谢 速度。

总而言之,在实际生产中提升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需要考虑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和调整,为玉米种子的萌发创造最佳的条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希望为玉米发芽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1 ] 萨如拉,杨恒山,范富,等.黄腐酸和玉米秸秆浸出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腐植酸,2019(4):
47.
[ 2 ] 杜优颖.提高玉米发芽率的因素以及相应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2012(1):77.
(收稿日期:2019-08-13)
足的麦田,可在没出苗之前用以尿素为主的提苗肥对其进行施撒,可达到早出苗、出壮苗目的。

对于小麦出苗期的管理上,一般采用培育幼苗、增长壮苗、防治冻害等措施,才能达到增收,提高产量[4]。

综上所述,影响小麦出苗不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原因并制定出防御措施,才能使小麦苗整齐划一地发展,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而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过程也是很艰难的,需要农户们亲力亲为,让小麦苗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中生长,实现小麦产量的又一个新高。

参考文献:
[ 1 ] 王文彬.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8):31,33.
[ 2 ] 闫倩清.麦播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1(9):88.
[ 3 ] 张翠云.小麦异常苗发生原因及治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7(12):37.
[ 4 ] 王微.小麦出苗不齐的原因和补救对策[J].农村新技术,2017(10):13.
(收稿日期:2019-06-25)
(上接60页)(上接6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