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02 月21 日总评:
姓名:学校:陕西师范大学
年级:2010级专业:材料化学
室温:10.0℃大气压: 100kpa
一、实验名称: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意义及表面张力与吸附的关系;
(2)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吉布斯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掌握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技能要求:掌握自动界面张力仪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三、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在温度、压力、组成恒定时,每增加单位表面积,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值称为表面吉布斯自由能(J·m-2),用γ表示。

也可以
看作是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相界面上的力,即表面张力(N·m-1);
(2)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浓度有关,在溶剂中加入溶质,表面张力就会发生变
化;
(3)表面张力与吸附量的关系: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分子受力不均衡引起的,当加入一种物质后,对某些溶液(包括内部和表面)及固体的表面结构会带来
强烈的影响,则必然引起表面张力的改变。

如果溶质加入能降低表面吉布斯自
由能时,边面层溶质浓度比内部大;反之增加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时,则溶液在
表面的浓度比内部小。

由此可见,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
的表面张力有关,即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Γ= -(dσ/dc)T(c/RT)
其中Γ为溶质的表面超额,c 为溶质的浓度,σ为溶液的表面张力:
1)若dσ/dc<0,Γ>0,为正吸附,表面层溶质浓度大于本体溶液,溶质是表面活性剂。

2)若dσ/dc>0,Γ<0,为负吸附,表面层溶质浓度小于本体溶液,溶质是非表面活性剂。

溶液的饱和吸附量: c/Γ= c/Γ∞+1/KΓ∞
分子的截面积:σB = 1/(Γ∞L)L=6.02×1023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以纯水(25℃)的测量结果计算仪器毛细管常数K′,纯水的表面张力σ查书附录。

查表得:温度:25℃水的表面张力σ:0.07197N/m仪器常数K′:0.0735
实验数据记录:
Γ,并计算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2、拟合曲线y=ax2+bx+c,由直线斜率求其饱和吸附量

σB,附图:
拟合二次函数得到:y=0.000262889x2-0.0055x+0.06227
求导:y’=0.000525778x-0.0055
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上表绘制--c 曲线:
计算:∞Γ=1 / 245115σB =1/ ∞ΓL =4.07168*10-19
五、讨论思考:
1.与文献值(见书中附录)对照,检验你的测定结果,并分析原因。

答:绘制出的曲线不是很符合特征(标准)曲线,可能是实验数据误差较大引起的,
归结起来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出泡速率不能太快。

因为出泡速率快将使表面活性物质来不及在气泡表面达
到吸附平衡,也将使气体分子间摩擦力和流体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增大,这将造成压力差增大,使表面张力测定值偏高。

所以要求从毛细管中溢出的气泡必须单泡溢出,有利于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达到吸附平衡,并可减少气体分子及气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才能获得平衡的表面张力;
(2)毛细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假如毛细管尖端插入
液下,会造成压力不只是液体表面的张力,还有插入部分液体的静压力。

为了减少静压力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少毛细管的插入和深度,使插入深度△h 接
近0。

毛细管内的空气压力与管口处的液体表面张力平衡,插入一定深度后,
需增加空气压力才能抵消这一深度的液柱压力,使实验测得的表面张力值偏
高。

而该实验装置中,随着滴液漏斗中水的不断流出,滴液的速度会减慢,装置的此处有待改进。

另外,毛细管的竖直以及毛细管进入液面的深度,对于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2.表面张力测定仪的清洁与否和温度之不恒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如果玻璃器皿的不清洁和温度不恒定,则气泡不能连续平稳地通过,从而使压差计读数不稳定。

由于溶液折光率、浓度等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若温度不稳定,则难以测得溶液的准确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