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井堂-《社会合作与公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由此看出,公平在社会合作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引导学生得出: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师: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表不同的见闻和见解。)
点评: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透过这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社会不公平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反面思考,从而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所在,为过渡到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教学过程设想:
师:为什么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可以有水喝呢?
生:一个和尚挑来的水全部是给自己喝的,所以心理平衡。两个和尚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
师:为什么人多了,反而会没水喝呢?
生:他们没有好好地合作。
师:为什么他们不能好好地合作呢?这涉及到什么问题?(板书“合作”)
生:他们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被别人享用,自己的付出会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感觉这样对自己是不公平的。
师:假如我们是这三个和尚,如何做才能既公平又能有水喝呢?
Hale Waihona Puke 老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提出新的见解。
师:这个故事里的公平原则是大家都要挑水。但挑水的方式不是唯一的。大家的方法很好,都体现了公平原则。
点评:flash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合作,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这个道理,从而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活动二:惊心血案
教师多媒体展示“南平血案”材料: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凶杀案,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名叫郑民生,1968年4月30日生,福建南平人,中专毕业,未婚,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2009年6月辞职。2010年4月28日,此案告结,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被执行枪决。南平警方调查后初步判断,凶手郑民生疯狂杀人的动机有两点:一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去年辞职后,一直未谋到新职;二是至今未婚,且谈恋爱多次受挫。这些都带给他不小的压力。此案发生后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并对教育部门对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严俊挑战。[4]
确定重点、预测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5.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切入主题
《论语》里有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就是说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政治不均势,不担心财富贫乏而担心社会动荡。这说明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公平呢?请同学们用“我认为:公平是”的句式说说公平。(板书“公平”)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结合本课实际,设计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轻松驿站
教师flash课件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故事梗概:在一个山顶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可是庙里没有水,于是他每天要下山挑满满两桶水。一天,来了个瘦和尚。他很渴,于是他要小和尚去挑水“什么?让我挑水,你来喝。没门!自己去挑吧。”小和尚说。最后,他们只好抬水喝。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个胖和尚,他又渴又累。“两个和尚,去抬水给我喝,我渴了。”胖和尚说。“不!你们两个去。”“不,不,不……”“如果你实在受不了了,那你就自己的去吧。”结果谁也没水喝![3]
活动三:观点交锋
招聘广告: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600元;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薪800元;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一套三居室住房。[5]
师:根据你对公平的理解,你觉得这个“招聘广告”公平吗?并说明理由。
陈晓刚从温州大学毕业,到一家公司应聘。考官一看是个女性,便皱起眉头说:“对不起本公司需要一位能力强、马上能开展工作的男士,暂时不需要女性,你可以走了。”假设你就是陈晓,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同学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陈晓告诉我,她是这样回答那位考官的:“经理先生,我很佩服你的坦率。女性是存在着许多不如男性的地方,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女性有短处,也有长处。比方女性有着温柔、善良、敏感、细腻、有耐心、善解人意、责任心强、认真周密、善于言辞、注重向男性学习、形象姣好、声音动听,以及与生俱来的亲和力、灵活性等等,使女性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性别优势。”
点评:学生通过对情景问题的思考讨论和续编故事,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从而体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点击时事、关注社会
承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社会合作中需要公平及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存在各种不可预测和不可选择的因素,在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社会成员处于弱势地位。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弱势群体,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呢?请同学们看一则小资料。
点评:情景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活动四:职场考验
师: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呢?老师以前的学生陈晓跟我讲述了一件令她高兴又困惑的事情,刚好今天大家在这儿,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事情是这样的:
6.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一定逻辑联系。
涵义
合作公平稳定
和谐
S8.1社会合作与公平(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能力:增强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收集资料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理智地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老师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顺势提问:世上有绝对的公平存在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公平是否等于平均?共同富裕是否等于同步富裕?
师生讨论后出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这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师:公平的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民共同幸福、和谐美满的社会。(板书“和谐”)帮助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面对如此巨大的弱势群体,政府出台了哪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来帮助他们?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如何关注帮助他们的?作为中学生,我们又能做哪些力能所及的事情?
后来,经理脸上的傲慢消失了,无可奈何地说:“你说的对,但我不想就男女平等问题同你辩论。男女平等顺理成章,但实际却很麻烦……”
陈晓该如何反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局:值此,经理对她刮目相看,仔细翻看了她设计的自荐书,感到自己遇到了良才,当即决定录用她。
师生总结成功的原因:懂得从公平角度出发,有勇气,反驳有力、有礼。
多媒体出示“知识花絮”:
什么是弱势群体?1、“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其人数大约是100万人;2、城乡贫困人口:其人数大概将近5000万;3、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其人数大约2000万;进城打工的农民:6000多万;4、低收入的退休人员:100多万。除去交差重叠部分,全部相加约8000万——1亿人口。[6]
教学过程设想:
师:郑民生疯狂杀人的原因是什么?
生:郑民生由于生活受挫、认为社会不公平而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师:这个事件在我们大家心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自己体验自由回答)
师: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南平血案”反应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欲望和利益,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就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板书“稳定”)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感悟公平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平”的含义: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平。
点评:用学生熟悉的古代名言导入,旨在说明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教学重点引发学生思考,初步感悟公平的内涵,为整堂课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契机。
要求:四人小组遵循公平原则,实行分工合作,可每人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资料查阅工作,然后由小组共同整合,形成小组满意的答案。小组内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资料、答案的整理工作。
点评:本活动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巨大的弱势群体,围绕教学难点而展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形式来关注时事、关心社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及社会对弱势群体,明确我们政府和社会不断采取措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然后正面思考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得出: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师: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表不同的见闻和见解。)
点评: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透过这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社会不公平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反面思考,从而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所在,为过渡到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教学过程设想:
师:为什么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可以有水喝呢?
生:一个和尚挑来的水全部是给自己喝的,所以心理平衡。两个和尚抬水时他们会认为彼此的权利义务是相当的,因此也不会过于计较。
师:为什么人多了,反而会没水喝呢?
生:他们没有好好地合作。
师:为什么他们不能好好地合作呢?这涉及到什么问题?(板书“合作”)
生:他们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被别人享用,自己的付出会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感觉这样对自己是不公平的。
师:假如我们是这三个和尚,如何做才能既公平又能有水喝呢?
Hale Waihona Puke 老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提出新的见解。
师:这个故事里的公平原则是大家都要挑水。但挑水的方式不是唯一的。大家的方法很好,都体现了公平原则。
点评:flash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合作,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这个道理,从而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活动二:惊心血案
教师多媒体展示“南平血案”材料: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凶杀案,造成9人死亡,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名叫郑民生,1968年4月30日生,福建南平人,中专毕业,未婚,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2009年6月辞职。2010年4月28日,此案告结,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被执行枪决。南平警方调查后初步判断,凶手郑民生疯狂杀人的动机有两点:一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去年辞职后,一直未谋到新职;二是至今未婚,且谈恋爱多次受挫。这些都带给他不小的压力。此案发生后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并对教育部门对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严俊挑战。[4]
确定重点、预测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5.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切入主题
《论语》里有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就是说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政治不均势,不担心财富贫乏而担心社会动荡。这说明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公平呢?请同学们用“我认为:公平是”的句式说说公平。(板书“公平”)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结合本课实际,设计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轻松驿站
教师flash课件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故事梗概:在一个山顶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可是庙里没有水,于是他每天要下山挑满满两桶水。一天,来了个瘦和尚。他很渴,于是他要小和尚去挑水“什么?让我挑水,你来喝。没门!自己去挑吧。”小和尚说。最后,他们只好抬水喝。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个胖和尚,他又渴又累。“两个和尚,去抬水给我喝,我渴了。”胖和尚说。“不!你们两个去。”“不,不,不……”“如果你实在受不了了,那你就自己的去吧。”结果谁也没水喝![3]
活动三:观点交锋
招聘广告: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600元;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薪800元;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一套三居室住房。[5]
师:根据你对公平的理解,你觉得这个“招聘广告”公平吗?并说明理由。
陈晓刚从温州大学毕业,到一家公司应聘。考官一看是个女性,便皱起眉头说:“对不起本公司需要一位能力强、马上能开展工作的男士,暂时不需要女性,你可以走了。”假设你就是陈晓,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同学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陈晓告诉我,她是这样回答那位考官的:“经理先生,我很佩服你的坦率。女性是存在着许多不如男性的地方,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女性有短处,也有长处。比方女性有着温柔、善良、敏感、细腻、有耐心、善解人意、责任心强、认真周密、善于言辞、注重向男性学习、形象姣好、声音动听,以及与生俱来的亲和力、灵活性等等,使女性在许多领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性别优势。”
点评:学生通过对情景问题的思考讨论和续编故事,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从而体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三、点击时事、关注社会
承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社会合作中需要公平及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存在各种不可预测和不可选择的因素,在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社会成员处于弱势地位。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弱势群体,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呢?请同学们看一则小资料。
点评:情景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明白,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活动四:职场考验
师: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呢?老师以前的学生陈晓跟我讲述了一件令她高兴又困惑的事情,刚好今天大家在这儿,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事情是这样的:
6.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一定逻辑联系。
涵义
合作公平稳定
和谐
S8.1社会合作与公平(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懂得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能力:增强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收集资料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公平意识,理智地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老师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顺势提问:世上有绝对的公平存在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公平是否等于平均?共同富裕是否等于同步富裕?
师生讨论后出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这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师:公平的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民共同幸福、和谐美满的社会。(板书“和谐”)帮助弱势阶层和弱势群体,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面对如此巨大的弱势群体,政府出台了哪些具体的法律法规来帮助他们?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如何关注帮助他们的?作为中学生,我们又能做哪些力能所及的事情?
后来,经理脸上的傲慢消失了,无可奈何地说:“你说的对,但我不想就男女平等问题同你辩论。男女平等顺理成章,但实际却很麻烦……”
陈晓该如何反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局:值此,经理对她刮目相看,仔细翻看了她设计的自荐书,感到自己遇到了良才,当即决定录用她。
师生总结成功的原因:懂得从公平角度出发,有勇气,反驳有力、有礼。
多媒体出示“知识花絮”:
什么是弱势群体?1、“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其人数大约是100万人;2、城乡贫困人口:其人数大概将近5000万;3、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其人数大约2000万;进城打工的农民:6000多万;4、低收入的退休人员:100多万。除去交差重叠部分,全部相加约8000万——1亿人口。[6]
教学过程设想:
师:郑民生疯狂杀人的原因是什么?
生:郑民生由于生活受挫、认为社会不公平而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师:这个事件在我们大家心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自己体验自由回答)
师: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南平血案”反应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欲望和利益,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就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板书“稳定”)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感悟公平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平”的含义: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这就是公平。
点评:用学生熟悉的古代名言导入,旨在说明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教学重点引发学生思考,初步感悟公平的内涵,为整堂课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契机。
要求:四人小组遵循公平原则,实行分工合作,可每人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资料查阅工作,然后由小组共同整合,形成小组满意的答案。小组内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资料、答案的整理工作。
点评:本活动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巨大的弱势群体,围绕教学难点而展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形式来关注时事、关心社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及社会对弱势群体,明确我们政府和社会不断采取措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然后正面思考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