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5.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6.制作统计表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二、综合题
1.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如表1:
表1
41
46
35
42
25
36
28
36
29
45
46
37
47
37
34
37
38
37
30
49
34
36
37
39
30
45
44
42
38
43
26
32
43
33
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370
31
402
97
111
9.3
–0.8
合计
1900
1500.0
试填入上表所缺的数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某制冷机公司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累计生产压缩机12000台,其中,最后一年产量达到3000台,实际完成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单位:台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3.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③每百元产值利税额④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①人均粮食产量②资金利税率③产品合格率④学生人数
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结构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比较相对指标
7.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2)根据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绘制圆形图和环形图。
3.某年对冶金行业的高炉有效容积调查结果为(单位:立方米):
72,82,65,1900,2100,300,520,400,100,1100,1600,800,320,1200,2600,500,175,1110,660,420,800,720,97,240,200,870,200,100,1760,410,900,700,400,150,250,400,1600,900,200,800
38
36
40
44
44
35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表2:
表2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8548
21618
26638
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①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②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4.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四、综合题
要调查某商店销售的全部洗衣机情况,试指出总体、总体单位是什么?试举若干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2、③3、②4、④5、④6、④7、②8、①9、②10、①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④⑤2、③④3、①④4、②③④⑤5、①②③④⑤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2.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这是()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平均指标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流通费用率③人均利税额④商店总数
4.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①工人出勤率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①大于100%②小于100%③等于100%④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①19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②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6.3%
③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8.4%、44.3%、27.3%
④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4.2%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反映了()
①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②总体分布的特征
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④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
2.某单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元,计算结果均值为 元,标准差为()
①σ=33②σ=34③σ=34.23④σ=35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按()选择的
①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②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③这些单位具有典型意义,是工作重点
④这些单位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普查
4.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5.统计数据的具体搜集方法有哪些?
6.试指出下列的变量属于哪个测量层次:
(1)性别;(2)籍贯;(3)高校教师的职称;(4)民族;(5)温度;(6)宗教信仰;(7)托福成绩;(8)人的体重;(9)产品等级;(10)每月上课天数。
三、综合题
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
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6.变量是( )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
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③可变的品质标志
④可变的数量标志
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①调查单位②总体单位
表3
甲国
乙国
2000年
2001年
2000年
2001年
钢产量(万吨)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3000
6000
3300
6000
5000
7143
5250
7192
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2、③3、④4、②5、④6、④7、④8、①9、②10、③
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
5.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34634
46759
58478
67884
74463
79553
81911
89404
95533
其中,在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4298.8亿元,第二产业为39149.8亿元,第三产业为26104.4亿元。
要求:(1)根据1990–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6.统计数据中,最基本的计量尺度是()
①定类尺度②定序尺度③定距尺度④定比尺度
7.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
二、简答题
1.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
2.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有何区别?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①12%②150%③111.11%④11.11%
8.时点指标的数值()
①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②通常连续登记
③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④具有可加性
9.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50%②94.4%③104.5%④66.7%
10.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
2001年
发展速度(%)
2000年
2001年
发展速度(%)
2000年
2001年
钢产量
(万吨)
3000
3300
110
5000
5250
105
60%
62.85%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6000
6000
100
7143
7192
100.69
人均钢产量(吨/人)
0.5
0.55
110
0.7
0.73
104.28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①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③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④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④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④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指标的特点有()
①数量性②社会性③总体性
④综合性⑤具体性
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⑤常数
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结构相对指标③强度相对指标
④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①比例数②无名数③结构数④抽样数⑤复名数
三、计算题
1.某集团所属的三家公司2001年工业产值计划和实际资料如表1所示:
表1单位:万元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⑤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4.1%和65.9%
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利税总额③利税总额
④职工人数⑤固定资产原值
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口密度③人均钢产量
④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数⑤人均粮食产量
4.常用的相对指标有()
111
108.6
835.1
259.7
405.2
9.3
151.8
–0.8
合计
1900
100
1968.6
100.0
103.6
1500.0
31.2
2.解:(1)五年累计计划完成107.08%;
(2)提前一季度完成累计产量计划;
(3)提前半年达到最后一年计划产量。
3.
甲国
乙国
比较相对指标(甲:乙)
2000年
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
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
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
10.标志是说明( )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
①所有制②职工人数③月平均工资
④年工资总额⑤产品合格率
5.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
①指标名称②计量单位③计算方法
④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⑤指标数值
三、简答题
1.简述统计和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研究对象和特点如何?
3.简述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产量
2000
2300
2600
650
650
700
750
750
800
800
850
试求:(1)该公司五年累计完成计划程度?
(2)该公司提前多少时间完成累计产量计划?
(3)该公司提前多少时间达到最后一年计划产量?
3.现有甲、乙两国钢产量和人口资料如表3:
5.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6.制作统计表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二、综合题
1.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如表1:
表1
41
46
35
42
25
36
28
36
29
45
46
37
47
37
34
37
38
37
30
49
34
36
37
39
30
45
44
42
38
43
26
32
43
33
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370
31
402
97
111
9.3
–0.8
合计
1900
1500.0
试填入上表所缺的数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某制冷机公司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累计生产压缩机12000台,其中,最后一年产量达到3000台,实际完成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单位:台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3.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③每百元产值利税额④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①人均粮食产量②资金利税率③产品合格率④学生人数
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结构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比较相对指标
7.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2)根据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绘制圆形图和环形图。
3.某年对冶金行业的高炉有效容积调查结果为(单位:立方米):
72,82,65,1900,2100,300,520,400,100,1100,1600,800,320,1200,2600,500,175,1110,660,420,800,720,97,240,200,870,200,100,1760,410,900,700,400,150,250,400,1600,900,200,800
38
36
40
44
44
35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表2:
表2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18548
21618
26638
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①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②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4.简述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四、综合题
要调查某商店销售的全部洗衣机情况,试指出总体、总体单位是什么?试举若干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2、③3、②4、④5、④6、④7、②8、①9、②10、①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④⑤2、③④3、①④4、②③④⑤5、①②③④⑤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
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2.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533亿元,这是()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平均指标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流通费用率③人均利税额④商店总数
4.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①工人出勤率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①大于100%②小于100%③等于100%④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①19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②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6.3%
③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8.4%、44.3%、27.3%
④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4.2%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反映了()
①总体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②总体分布的特征
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④总体次数分布的离中趋势
2.某单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元,计算结果均值为 元,标准差为()
①σ=33②σ=34③σ=34.23④σ=35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按()选择的
①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②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③这些单位具有典型意义,是工作重点
④这些单位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普查
4.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5.统计数据的具体搜集方法有哪些?
6.试指出下列的变量属于哪个测量层次:
(1)性别;(2)籍贯;(3)高校教师的职称;(4)民族;(5)温度;(6)宗教信仰;(7)托福成绩;(8)人的体重;(9)产品等级;(10)每月上课天数。
三、综合题
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
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6.变量是( )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
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③可变的品质标志
④可变的数量标志
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①调查单位②总体单位
表3
甲国
乙国
2000年
2001年
2000年
2001年
钢产量(万吨)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3000
6000
3300
6000
5000
7143
5250
7192
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2、③3、④4、②5、④6、④7、④8、①9、②10、③
3.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
5.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34634
46759
58478
67884
74463
79553
81911
89404
95533
其中,在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4298.8亿元,第二产业为39149.8亿元,第三产业为26104.4亿元。
要求:(1)根据1990–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6.统计数据中,最基本的计量尺度是()
①定类尺度②定序尺度③定距尺度④定比尺度
7.工厂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通常采用()
①普查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
二、简答题
1.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哪几种?不同计量尺度各有什么特点?
2.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有何区别?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①12%②150%③111.11%④11.11%
8.时点指标的数值()
①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②通常连续登记
③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④具有可加性
9.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150%②94.4%③104.5%④66.7%
10.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数之和()
2001年
发展速度(%)
2000年
2001年
发展速度(%)
2000年
2001年
钢产量
(万吨)
3000
3300
110
5000
5250
105
60%
62.85%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6000
6000
100
7143
7192
100.69
人均钢产量(吨/人)
0.5
0.55
110
0.7
0.73
104.28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①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③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④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④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④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指标的特点有()
①数量性②社会性③总体性
④综合性⑤具体性
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⑤常数
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结构相对指标③强度相对指标
④比较与比例相对指标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5.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①比例数②无名数③结构数④抽样数⑤复名数
三、计算题
1.某集团所属的三家公司2001年工业产值计划和实际资料如表1所示:
表1单位:万元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⑤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4.1%和65.9%
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利税总额③利税总额
④职工人数⑤固定资产原值
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口密度③人均钢产量
④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数⑤人均粮食产量
4.常用的相对指标有()
111
108.6
835.1
259.7
405.2
9.3
151.8
–0.8
合计
1900
100
1968.6
100.0
103.6
1500.0
31.2
2.解:(1)五年累计计划完成107.08%;
(2)提前一季度完成累计产量计划;
(3)提前半年达到最后一年计划产量。
3.
甲国
乙国
比较相对指标(甲:乙)
2000年
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
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
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
10.标志是说明( )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
①所有制②职工人数③月平均工资
④年工资总额⑤产品合格率
5.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
①指标名称②计量单位③计算方法
④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⑤指标数值
三、简答题
1.简述统计和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研究对象和特点如何?
3.简述统计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产量
2000
2300
2600
650
650
700
750
750
800
800
850
试求:(1)该公司五年累计完成计划程度?
(2)该公司提前多少时间完成累计产量计划?
(3)该公司提前多少时间达到最后一年计划产量?
3.现有甲、乙两国钢产量和人口资料如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