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自:《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在实践中注重培训资源的整合,我们打破过去部门专项培训的传统格局,让学校的干训、师训和教研部门在培训中通力合作,优势互补,以干训带师训、师训促干训,研培结合、带动各中小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务本求实,狠抓校长培训
校长是新课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班,先后7次54人到北京、山东、江苏、吉林、长春学习观摩,进行新课改专题通识培训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接受了新的教育教学思想。

明确了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掌握了实施新课改的方法和途径。

三年来,全市校级以上领导,撰写新课改和体会文章48篇,论文21篇,分别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校长》、《现代教育科学》、《青年教师》、《小学德育》、《吉林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在全市中小学形成了一个“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其他校长配合抓”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局面。

我们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采取“三步三式培训”模式,即:“集中理论辅导,分散回岗消化;在岗操作实践,参观考察借鉴;总结研讨提高,培训成果展示”;“自助式、他助式、互助式”。

通过专题学习、以会代训、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提高了中小学校长思想、领导管理素质和水平,涌现出徐秀乐、刘明义等省、市优秀校长。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是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我们坚持能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培训相结合的方针,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年级的递进,搞好不同层次的培训。

全面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围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教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新课程岗前培训,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变更培训模式,采取送教下乡、优质课、汇报课、平等对话、相互讨论等形式,提高新课程培训的实效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树立了教师整体形象。

几年来有186名教师受到国家、省、白山市、临江市的表彰。

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以“课题进修、专题研究、教学实践”为培训模式,本着“专题辅导、研培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骨干教师发挥了带动作用,参加各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已经成为城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积极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我们把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坚持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设计思想、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培训中,我们不断引导和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适时开展教师学历培训,我们依靠东北师大、省教育学院等院校,有计划地组织了研究生课程班、高师函授、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师范类自学考试,为中小学培养一一大批学历合格、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加强校本培训,建设教师学习型组织。

树立“校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探索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中小学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着力解决校本培训资源不足、低水平运行等问题,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建立大校本培训观念,营造民主氛围,促进教师全员发展。

根据《吉林省关于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市制定了《临江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试行)》,指导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我们先后对领导干部进行了两次有关“校本培训的实施”专题辅导,于2005年12月在校本培训工作开展较为突出的大湖小学召开了“临江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现场会”,为今后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有效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按全员培训与提高认识相结合、进修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提高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应用培训与课程整合相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与课程整合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

特别是充分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强化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白山市和省举办的教学大赛,有1名教师在全省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1名在教师获白山市信息技术十佳教师称号。

(四)加强进修学校建设,发挥进修职能作用
市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按照《吉林省2003年—2007年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评估体系》,以“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建设。

由教育局主管进修学校工作的副局长主持协调工作,把市教育技术装备办、电教馆、教科所、教育学会有关部门整合起来,加强教育技术合作和教育教学研究合作。

进修学校根据资源配置情况,把师训、干训、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整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与省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带动各中小学校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

学校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特点
进行内部调整。

组织教师到国家、省、市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每星期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安排教师自主学习,撰写学习笔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从30岁的年轻教师到50多岁的老年教师,人人都会操作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课件、上网查询资料,撰写教学研究材料。

进修学校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有力的推动了教师培训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