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学》第5章 精神分析疗法(病理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心理结构理论2)
精神分析疗法(病理心理学)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的诊断) 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与阻抗) 精神分析疗法(移情与防御模式)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认知治疗(2)
行为治疗(1) 行为治疗(2) 行为治疗(3) 婚姻、家庭心理治疗
6
三.儿童性欲理论的病理
1.儿童性欲(人格)发展与人格异常 利比多走向 [0-1.5] [1.5-2] 口欲期 肛欲期 固着
[3-5] 性器期Fra bibliotek[6-12] 潜伏期 退行
[12- ] 生殖器
2.利比多固着形成性格特征,过度导致人格障碍 3.利比多过度退行导致心理行为异常
7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1.本我的异常 1)本我欲望的异常强烈 2)本我欲望的异常减少 以上两种状况均可能由先天和后天因素造成
wwwkanehicom第五章精神分析疗法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章节内容章节内容第一章精神分析疗法概述潜意识理论第十章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治疗的结束第二章精神分析疗法内驱力理论第十一章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案例分析第三章精神分析疗法心理结构理论1第十二章认知治疗1第四章精神分析疗法心理结构理论2第十三章认知治疗2第五章精神分析疗法病理心理学第十四章行为治疗1第六章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的诊断第十五章行为治疗2第七章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与阻抗第十六章行为治疗3第八章精神分析疗法移情与防御模式第十七章婚姻家庭心理治疗第九章精神分析疗法梦与梦的分析第十八章团体心理治疗1
14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3.环境的异常 1)环境异常类型 A.环境缺失 精神环境缺失:养育者、爱缺失 物质环境缺失:营养不良 B.环境异常 养育者行为异常(人格障碍、精神病等) 长期生活在创伤环境 C.环境过于优厚(溺爱)
15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3.环境的异常 2)环境异常的病理 1)早期客体关系(特别是3个月之前)缺失 →极端的焦虑、恐惧感甚至抑郁(极度抑郁而 自杀) →过度自恋(自闭、分裂) 2)1岁以前的部分-整体、间断-持续客体关系发 展不良→分裂、分离(分裂心位) 3)2-5岁期间,因为感受到了客体整体性持续性 →抑郁(抑郁心位)
16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17
五.多余与缺陷
1.先天禀赋的过多与过少 1)躯体成熟的过少 2)内驱力的缺少(过多) 3)早年依恋对象或爱的缺失(溺爱) 2.后天生活环境的过多与过少 1)后天物质缺少(过多) 2)后天人际关系异常(过多或过少)
18
六.焦虑与精神症状
1.焦虑是症状的基础 1)焦虑与焦虑症状 2)焦虑与抑郁症状 3)焦虑与恐惧症状 4)焦虑与强迫症状 5)焦虑与躯体症状 6)焦虑与行为症状
第九章
精神分析疗法(梦与梦的分析)
第十八章
团体心理治疗
2
一.内驱力与焦虑
1.内驱力的作用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序列,即 需要(不满) ━ 需要满足过程 ━ 需要满足
力比多储蓄
━ 力比多释放过程
运动活动
━ 力比多释放
━ 焦虑消失
紧张(焦虑) ━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过分控制或不适当的释放都可 以引起焦虑。此处“焦虑” 与情绪的“焦虑”不全相同
4
一.内驱力与焦虑
3.内驱力的不适当释放(不当应对与心理防御) 1)过强内驱力的直接释放(具体表现为违反超 我、破坏环境的心理行为),使自我感觉失控 感而焦虑 2)过强内驱力的部分释放(自己都不理解的怪异 心理行为) 3)过强内驱力的变形释放(自己都不理解的怪异 心理行为)
5
二.前意识与焦虑
无意识 本能欲望 前意识 审查 压抑(焦虑) 伪装 意识 意识到原型 意识到变型 正常 (症状、梦)
8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2.自我的异常 1)自我满足本我欲望能力不足 2)自我控制本我能力不足 4)自我协调环境能力不足 A.感知环境能力不足 B.现实检验能力不足 4)自我控制超我能力不足
9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2.自我的异常 5)自我防御机制的病理后果 适当 过多 过少 症状 变形
10
内生 刺激 外来 心理防御
19
七.过失
1.过失 弗洛伊德认为,即使本我没有意识到,失误及 与其有关的现象也是个人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 即潜意识行为 最容易理解的失误或过失是遗忘,更为确切地 说是“压抑”
20
七.过失
2.过失的机制: 认为重要的事请 --- 想记住、怕忘记 --- 焦虑 --- 防止产生焦虑 --- 压抑机制发动 (防 御机制) --- 遗忘倾向 --- 对重要事情出 现片刻遗忘 与使人不愉快的事情相关的事物 --- 怕想起 --焦虑 --- 防止产生焦虑则压抑机制发动 (防 御机制) --- 遗忘倾向 --- 遗忘 这时候的自我压抑更多的是反抗超我而不是本 我,而且压抑的动机及其实现都是潜意识的
21
八.口误和笔误
口误和笔误也是某些潜意识欲望不能完全被压 抑所至。而疲劳、不注意、心情兴奋等情况只是 产生口误和笔误的辅助原因而已,它们使潜意识 的过程更容易侵入意识。潜意识心理过程才是产 生所有失误的必要条件 口误和笔误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初级思维过程而 形成的
22
九.意外不幸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意外不幸是指自己造成的,或是 由于自己“不慎”而由别人造成的 潜意识的愿望是造成意外不幸的必要条件,往往也 构成了充分条件。而疲劳、乏味等只是辅助因素而已 事实上,在过失与正常行为之间不存在什么明确的 界限,它们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并没有本质的不 同。过失与正常行为都由本我、自我、及超我的潜意识 部分所产生的潜意识动机和冲突诱发的。只是由于自我 的整合程度的不同而已。自我整合活动越成功,心理行 为越正常,相反则过失越明显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2.自我的异常 5)自我防御机制的病理后果 A.自恋型防御机制→精神病性障碍 a.妄想性投射 b.精神病性否认 c.歪曲 d.分裂
11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2.自我的异常 5)自我防御机制的病理后果 B.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边缘性人格障碍 a.非精神病性投射 b.防御性认同 c.分裂样幻想 d.疑病症 e.被动攻击行为 f.见诸行动
12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2.自我的异常 5)自我防御机制的病理后果 C.神经症型防御机制→神经症 a.潜抑/压抑 b.置换 c.反向形成 d.理智化 e.隔离 f.合理化 g.抵消 h.神奇思维
13
四.人格结构理论的病理
3.超我的异常 1)超我过于严格 A.审查功能异常 B.判断过于严格 C.奖惩过于严格 D.补偿过度 2)超我过于宽松
3
一.内驱力与焦虑
2.内驱力过度控制(压抑) 1)内驱力过于强烈(一般的释放过程无法满足) A.先天禀赋过强 B.后天生活经历造就了过强的内驱力 2)内驱力强度一般,但是释放通道不顺畅 A.自我释放内驱力的能力不足 B.环境恶劣导致内驱力释放对象或者条件不足 3)超我过于严苛,不允许内驱力正常释放
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
心理治疗学
(II)
第五章 精神分析疗法 (病理心理学)
主讲:林贤浩 (M.D.,Ph.D.)
1
《心理治疗学II》内容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内容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疗法(内驱力理论) 精神分析疗法(心理结构理论1) 章节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内容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治疗的结束)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案例分析) 认知治疗(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