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课时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 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 创 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
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 文明演进的历程。第一课时西方人文主义源自想的起源[循着线索· 理一理]
[由表及里· 想一想]
1.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与古希腊 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 意义和局限性? [提示] 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
[提示]
都探索人和人类社会的主题,强调人的价值。
[史论术语· 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 智者学派 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 价值的阐述。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 人类自我意识 的第一次 觉醒,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③苏格拉底在 哲学意义上 发现了“自我”,这种对理性的 尊崇和对 思想自由 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心道德的教化。荀子更多发展了孔子的“礼”,即外在的约 束,韩非子重视外在的法律的约束,普罗泰格拉代表的智者学 派过分强调主观感受,忽视道德的作用,因此排除A、C、D三 项,故答案应为B项。
[答案] B
2.(2015· 宜宾三诊)在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在一 些重要的古典文化中心, 如希腊、 中国, 人类的精神开始了觉醒, 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 下列主张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
史料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
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 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 由此表明苏格拉底试图 矫正相对主义造成的个 主义大不相同, 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 人放纵和道德败坏。 的指导。”
史论形成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1)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如希腊先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 强调;中国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 子的“人性恶”,等等。
②都强调道德的作用。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 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主张以德治国。
(2)不同点:
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 的人;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
究上。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 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越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 了人的尊严。局限: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 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2.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 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这和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相 同点?
史料二
强调 在法律尚未制订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就是 个人的感觉和利益,
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 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作用。 德,都是由他们制订出来的,作为和他们分 不开的个人工作完成的。”
读出史论]……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未考史料·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 智者学 史料三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 派和苏格拉底各提出了什 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 么观点?
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 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 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答案: 苏格拉底主张人的思想自 由,重视个性,表明了捍卫思想 自由的原则。
史料一 (摘自 2012 年浙江高考 T38) 在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 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 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 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 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史料二 (摘自 2011 年全国卷 T27)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 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 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 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 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 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抓关键:说明该 哲学家注重对 “人”的研究。
答案:B
4.(2010· 浙江高考)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 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C.普罗泰格拉 B.墨子 D.亚里士多德 ( )
答案:D
抓关键
定时空
5.(2010· 北京高考)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 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 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C.逻辑三段论 B.理念论 D.美德即知识 )
答案:B
抓关键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法研究类(五)
历史比较研究:横向比较
历史比较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 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的横向比较和以 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同类事物的不同对象在同一标 准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 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以上的 横向比较,从相同之处出发,寻求其中的差异,进而揭示其内 在的规律,从而促进自身知识同化和能力的形成,以便从整体 上来把握历史的发展。
读出史论]……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未考史料·
普罗泰格拉曾说: “当雅典人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 智者学 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 派和苏格拉底各提出了什 么观点? 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 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对此, 后世的黑格尔指出: “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 由此表明智者学派主张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3· 浙江高考)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 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 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B.①②④ D.②③④ ( )
A.①②③ C.①③④
抓关键
答案:C
定时空:古 代东西方
2.(2012· 浙江高考)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 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 出共同点和差异点,也可以从拥有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到各自的 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横向的比较,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去 审视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 综合分析能力。从横向比较中发现历史发展中的区域性异同,克 服历史研究中的片面性。如: 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的横向比较: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尤其是知识修养。
探究点二 比较东西方先哲的思想………[已考史料· 命出新意]……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高考 T38)在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 “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思想 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 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 家苏格拉底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高考原题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④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A.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故①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 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 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②正确;“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是英国莎士比亚的名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③错误;“未受考 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出自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上认识了 自我,表现出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故④正确。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C.①②④
抓关键:墨家学 派代表手工业者 D.①③④ 利益,智者学派 崇尚功利。
B.②④
答案:A
定时空
3. (2011· 北京高考)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 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
史料一
(摘自 2012 年浙江
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 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孔子:仁、礼、中庸。苏格 ——摘编自雅斯贝斯 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 “自我”。 《哲学导论》
史料二
(摘自 2011 年全国卷 史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捍卫思
[考向新视角]
1.(2015· 武汉调研)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 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 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 与此相似的是 A.普罗泰格拉 C.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 D.荀子 ( )
[解析]
孔子提出智、仁、勇这三种品质,说明他重视内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强调人的 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先秦儒家思想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
③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古希腊人文思想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 究,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 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 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2.不同点
(1)对人的看待上: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 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 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2)政治主张: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3)智者学派主要关注的是人与法律的关系,而苏格拉底则更 关心人的伦理道德,讨论“高尚”“正义”“勇敢”“节制” “美德”“幸福”等问题。
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 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4、15 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 举人文主义的大旗, 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 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东西方先哲都重视“人”, 关于人性的主张又有何不 同?新创题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总结 即可得出。
答案: 西方先哲强调 “ 个 体 ” 的人;先秦儒家强调 “社会”的人。
总结升华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重视人的价 值和作用。
读出史论]……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未考史料·
史料一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 智者学 派和苏格拉底各提出了什 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 · 布 么观点?
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 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 由此表明古希腊人文思 想家以人和社会为研究 为中心的。” 的中心。
结论的理解。改编题
T27) 苏 格 拉 底 在 受 审 时 申 辩 说 : 想自由的原则,说一说你对这一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
由史料二划线信息可知, 苏格拉 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 底认为自己因言获罪对社会的 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 …… 损失远大于自己的死亡(消失), 可据此回答。
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 由此表明苏格拉底更关 注人的知识与美德对人 本质。 的行为的约束力。 ——苏格拉底
读出史论]……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未考史料·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 智者学 派和苏格拉底各提出了什 史》 中提道: “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 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