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课程第9.10讲方差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图凯法 图凯法要求所有的样本含量都相等,即: 任何一对平均值之差,只要超过T值,就表明 这一对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 则可采用图凯法进行多重比较,其 关键是计算T值: 其中 值按 、 和( )查附表(多重比 较 值表,p376)获得。 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计算步骤 1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各组内的 2 然后计算 并令: 3 计算离差平方和 组间离差平方和 组内离差平方和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计算步骤 4 计算方差 组间方差 组内方差 5 计算F值 根据计算所得的 值检验假设 ,对于给定 的 显著水平,如果 ,则 , 差异显著,此时需要进行均数的多重比较;如 果 ,则 ,结论为差异不显著。
结论:差异显著,否定原假设,可以认为四 种不同的训练手段对提高学生速度素质有显著 性差异。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方差分析的计算 例7.2 为了研究三种不同的铅球教学方案的效 果,将某年级三个班中同年级各种运动能力基 本相同的男生分成三组,分别按以下三种不同 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一( ),方案二 ( ),方案三( )。经过一学期体育课 的教学,以同样的标准测得各组成绩如表7.6 所示,试分析三种方案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性 差异?
其中 , 表示不同样本组i和j的含量,k表 示组数, 为F检验临界值。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例7.2 为了研究三种不同的铅球教学方案的效 果,将某年级三个班中同年级各种运动能力基 本相同的男生分成三组,分别按以下三种不同 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一(A ),方案二 (A ),方案三(A )。经过一学期体育课的 教学,以同样的标准测得各组成绩如表7.6所 示,试分析三种方案的教学效果有无显著性差 异?
1
2 3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已知: (一)确定 取 (二)计算 值 比较A 与A , 比较A 与A , 比较A 与A , (三)列平均数比较表
1 2 1 3 2 3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中的 的排列同图凯法,按由大到小排列, 然后计算, , 各栏的差数,把计算出 的均差与对应的 值作比较,可将对应的填在 均差后面的括号内,当两均数之差大于对应的 值时,判断差异显著,以“*”表示。
第四节方差分析在体育中的应用
一 方差分析在体育系学生对不同考试科目焦 虑水平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1 对象及样本含量:n 2 测试量表:该课题采用施皮尔伯格编制和修 正的“状态焦虑量表”进行焦虑测量 3 考试科目及测试方法 4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第四节方差分析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试验误差与条件误差 1 试验误差(随机误差)——试验中,即使各 水平的试验条件完全相同,但由于随机抽样或 试验过程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其试验结果(指 标)仍然会存在偏差。 2 条件误差——如果是试验条件的不同引起试 验结果的不相同。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方差分析的计算 1 2 计算F值 (1)列表计算基本统计量,结算结果见表7.4。 ( 2 ) 求 L 、L 、L
总 间 内
二、方差分析的计算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方差分析的计算 3)列方差分析表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方差分析的计算 给定 ,根据 3 判断 查值表(图F表1a)得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中由大到小排列,且计算平均数差数填入在 表7.8中 , , 各栏;各均数之 差与0.148比较,凡其差数大于或等于0.148时, 那么两均数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以“*” 号表示)。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二、 S 法 多重比较S法是通过计算 值作出判断,当两 均数的差值大于 它所对应值时,则判断这两 个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 的计算公式:
例7.1 为了探讨不同的训练方法(因素或因子) 对提高100m成绩的效果(指标),现将同年龄, 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基本相同的64名初一男 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16人,进行4种不同方 法的训练(水平)。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已知: , 组内自由度 查组内方差 ,取源自值表,求得
以
作为比较标准,结果见表7.8。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 (二)计算F值 1)列计算表7.6,计算以下各项数值, 2)计算L 、L 、L
总 间
内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3)列方差分析表7.7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判定 查 表(图F表2a)得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否定原假设,故可认为, 该年级男生三种铅球教学方案的效果存在非常 显著性差异。
二 方差分析法在体育课不同准备活动形式的 效应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反映不同体育课 的准备活动形式对学生满意感的影响效果,从 而选择最优化形式。 1 样本及样本含量 2 实验方案 3 实验效应指标及测试方法 4 方差分析和q检验
三、方差分析的几个前提条件 1 来自每个总体的样本都是随机样本; 2 不同总体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 3 每个样本都取自正态总体; 4 每个总体的方差都相等,即 (方差齐性)
观察的因素只有一个的实验叫单因素实验。对 此种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方法叫单因素方 差分析。例如7.1例属于单因素(只考虑训练 方法因素)实验。 例7.1 为了探讨不同的训练方法(因素或因子) 对提高100m成绩的效果(指标),现将同年 龄,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基本相同的64名初 一男生,随机分成4组,每组16人,进行4种不 同方法的训练(水平)。 单因素方差分析所讨论的是在K个总体标准差 皆相等的条件下,解决K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 等的问题。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一、图凯法 设因素A分成两组,每组有相等的含量,并经 过方差分析判明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为 了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性,可按下式计算T 值: 其中 值按预先确定的 水平、 组数和组 内自由度( )查附表(多重比较 值表) 获得。 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节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体育统计学
方差分析
目标要求
1 理解方差分析的意义和原理 2 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3 了解多重比较的方法
内容提纲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单因素方差分析 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法在体育中的应用
方差分析又称为变异数分析,常用于解决 以下4种情况的数据分析问题。
第一,单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如 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的运动量对运动员心血管机 能的影响。 第二,多因素多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分析及交互 影响的差异分析。 第三,回归效果分析。 第四,方差的齐性检验。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指标、因素、水平 1 指标——方差分析中,通常把实验所要考察 的结果称指标 2 因素(因子)——把影响指标的条件 3水平——把因素在实验时所分的等级(或因 素的各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