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流光的焦氏脸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氏脸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也是固安特有的文化产业。

京剧之后诞生了京剧脸谱,脸谱成了京剧的定型产品。

焦氏脸谱在古老的传
统上,不断创新,达到了很高的境
界。

通常是手工制作,小的脸谱只有一毛钱硬币大小,大的直径有1.5米。

固安焦氏脸谱在画法上,不拘一格,吸纳和运用先进的科技信息和手段,含宏万汇,溢彩流光。

焦氏脸谱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

焦氏脸谱是省级非遗项目,到焦影明这里,已是第四代传人。

在脸谱的制作中,画笔所起的作用至少要占总成果的1/3 。

这是因为,原型只是毛坯,艺术的展现基本上靠画笔来完成。

这既需要传统的美术功底,需要脸谱绘画的基本手法,又需要大胆的创新精神。

焦氏脸谱更注重每一个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和风格,精雕细刻,新颖迷人,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历史故事,都是一段美丽传奇。

焦氏家族与戏曲有着几世的不解之缘。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扬州出了位戏曲理论名家焦循,一部《花部农谭》体现了他对于地方小戏的鼓与呼。

时过境迁,后来扬州焦氏为生计奔波,有后代迁徙到山东、河北等地。

据老人们讲,固安县北马村的焦氏,就是他的后裔。

焦氏家族世代喜欢戏曲。

自焦影明记事起,就知道祖父焦树芬最
大的爱好是唱京剧,每天闲暇时都会用手拍打着京剧的板眼,哼唱着煞有韵味的“西皮”“二黄”。

遇年过节村里有演出,焦树芬都会粉墨登场。

他是个有心人,每演完一出戏,就把一张张脸谱描绘在纸上,几十年的积累,积攒的脸谱图纸达上百张。

焦影明的父亲焦伯芳从小迷恋绘画与戏曲,尤其痴迷于武戏。

在他儿时,一个专业剧团到村里演出,演员们在练功时,焦伯芳在一边痴痴观看的认真劲儿引起了剧团一位老演员的注意。

此后,焦伯芳成了剧团中的一员。

20世纪80年代,焦影明报名参军了,不久又上了军校。

然而,一场疾病使他不得不复员回家。

他陷入了人生的彷徨期。

自打他复员,至少有15年时间,战友们都说焦影明“失联”了。

焦影明在多年发奋学习与冥思苦想之后,开始研究焦氏脸谱。

他由最初几年手工制作一些简单的泥胎,向更高层面的艺术品迈进。

接下来,他到戏曲学院拜
师,以求京剧的真谛。

在对京剧旋律的领悟中,他开始了真正的创作,他的作品不再单纯的注重工艺性,而是融入了京剧本身的艺术灵魂。

最初的脸谱是画在纸上的,焦影明大胆地做成立体脸谱。

泥、陶、纸浆、海绵、石膏、树脂等都成了他的材质选择。

在实践中他博
采众家之长,又勇于创新,很快就有了质的飞越。

他的作品不仅被国内的很多脸谱爱好者收藏,而且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焦氏脸谱有着艺术的动感与独到把握,《西游记》《闹天宫》《四大天王斗悟空》《窦尔墩》《穆桂英》《梁红玉》《杨贵妃》等上百种,一个个脸谱像是从历史长卷中飘然而至,讲述着曾经的传奇神话、金戈铁马和悲欢离合。

一个个荣誉也开始青睐他,“神六”升空时,焦氏脸谱出现在宇航员使用的电子手册上,各大媒体的报道也让他名声大噪。

焦影明善于观察积累,注重体现作品的形象、神韵和气质上的美感,注重人物性格把握与文化内涵。

笔画简洁优雅,用色明丽,线条流畅。

记者问他,在较为程式化的脸谱中展示自己的独到艺术感悟,犹如在鸡蛋上跳舞,难度一定不小吧?焦影明略微沉思一下说:“工艺和创作的区别正在这里,在这不大的空间里,对于人物性格、时代背景、戏曲的色彩等就会因人而异了,贵在体现一个‘神’字,这才是艺术的至高追求。


溢彩流光的焦氏脸谱
◎◎◎孟德明
风物 64| 2018.10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