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07课时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2 第7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刺激“许多原理”应用于英国工业领域的关键是
A.海外殖民掠夺获取大量的财富
B.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殖民活动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
D.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止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

可见该法案对英国最深远的影响是
A.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王在法下” B.保护了个人发明创造积极性
C.保护知识产权,有助工业革命发生 D.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
3.广义上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内容就是把人工劳动力替换成为了机械劳动力。

其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铁路运输业 D.采矿业
4.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
D.汽轮
5.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

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6.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平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

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长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带来了大量劳动力
B.纺织业等制造业快速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涌入
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
7.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
A.经济危机发生导致产品滞销 B.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
C.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成本降低 D.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
8.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资本出现了转移,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

这种状况突出反映了当时英国
A.价格革命影响深刻
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D.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它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

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工厂制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制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制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10.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主要反映了A.生产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B.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
C.科技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自由主义思潮推动社会进步
11.“开始时,欧洲征服者肯定会毫不迟疑地掠夺和征收贡物。

……但是,经过这一最初的阶段之后,欧洲的生气勃勃的经济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欧洲征服者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倡导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
B.殖民地自然资源被掠夺殆尽
C.获取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D.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日益进步
12.某国的规定从“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到“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

该项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兴起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代议制完善民主政治 D.该国获取世界工厂地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小题。

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材料二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

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

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

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

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别。

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2)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高三调研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

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1)根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

根据材料和所知识,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人教版必修2 第7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题意指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在于哪一因素,联系所学可知市场因素是关键,C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展之前,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也是重要因素,但与市场相比较,就次之了,所以ABD三项均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
2.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议会拥有立法权,但是没有信息表明“王在法下”,故A项错误;保护个人创造的积极性是符合题干主旨的,但是只属于该法案对整个英国影响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对专利的保护实质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整体和根本来说,推动了生产力的积累与发展,最终为生产力的质变——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前提,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
3.
【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棉纺织业,故选A
项。

BCD三项不是率先使用机器,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4.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故本题选B项,不选ACD 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材料中内容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信息是解题的决定因素。

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B项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所以C项错误。

D项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

所以答案选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
6.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

根据题干材料“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比其余地区快近l倍”可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始,城市的劳动力激增所致,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排除ACD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
7.
【答案】C
【解析】在材料中:1786-1830年是指(18世纪80年代-19世纪30年代)英国并未出现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单纯从面纱售价下降,无法得出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判断,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劳动效率的提高,价格下跌,故C项正确;英国政府采用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并未采取措施降低商品价格,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由材料关键信息“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材料主旨揭示的就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社会结构发生的系列变化,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材料信息与价格革命、重商政策结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关联性,排除ACD 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9.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应为从手工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即工厂制的建立;技术变革应为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社会阶级变革应为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故本题应选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0.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提到“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权主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企业就可以设立。

”说明国家政策调整,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化进程,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社会进步,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1.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题干中主要阐述了欧洲国家“掠夺和征收贡物”到“包围和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的欧洲需要为它的剩余资本和制造品获得原料来源和市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合题意。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2.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结合所学,不难发现该国是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地位。

工业革命后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所以也就由原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只准许贩卖到本土或其殖民地)变成了贸易自由(沿海允许外国的商船从事贸易),故选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小题。

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
【答案】(1)不同: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影响: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对煤炭需求不大;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830年之后英国煤炭产量加速增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工业革命、铁路运输、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紧张等可回答此问;第三小问影响,煤是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减少了,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其他衍生气体加剧了环境污染。

(2)“同一时期”的中国指的是1830年前后,当时中国工业化未启动,中国经济落后,对煤的需求不大,且“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影响
14.
【答案】(1)原因:欧洲食糖产量少,比较珍贵(物质生产的匮乏):人们处在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宗教的禁锢)。

(2)事件:政治上: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3)观点一: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习俗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理由:它改变了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平等观念的发展。

等等。

观点二: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习俗。

理由:蒸汽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习俗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产力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习俗的变迁。

(1)根据十五十六世纪的社会背景分析,抓住“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等句子考虑,可以从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

(2)根据题干“英国工人”这一信息分析,材料所述的是在工业革命前后出现的变化,因此举例这一时期前后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重大历史事件。

(3)考查对观点的评价。

此文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要紧扣题目要求,答之有理论之有据。

赞成这一观点的,可以从经济意义方面回答,反对的可以从蒸汽机对生产力的贡献方面回答。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