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12.为人民服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难点: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走进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寄()托哀()思精兵简政
2. 了解“老三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

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五、合作探究: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六、精读品析:
1、“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知不知道张思德,知不知道“为人民服务”,今天也轮到我们学习“为人民服务”了。

其实,张思德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生死问题也只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一个内涵。

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它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

认真读读第三、四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那句话。

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3、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七、拓展延伸:
文中哪句话让你心动呢?联系你的生活,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道理论据正反对比论证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事实论据例证法
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这是小学生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正式接触到议论文,议论文行文严密,况且它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我想,教学时必须让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挂起钩来,学生才会从枯涩的文字中得到乐趣,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将“死”的意义拓展为如何看待生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

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任长霞之类的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

在课上,我还引入了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教学“对待批评”这一部分时,我又让学生联系名言警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要学生列举受到老师或同学批评的实例,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当这些孩子们平时熟知的语言和事例和课文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活跃起来,这样一篇离孩子们很远的文章一下子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

语文即生活,尤其是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如果不把它的根深植在生活的土地里,它就会枯萎在学生的心灵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