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调味料2011072115

合集下载

调味料检验原始记录

调味料检验原始记录

调味料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产品规格生产数量
一、感官检验:
外观、
气味和口味:
二、净含量(g)检验方法:JJF1070-2005 主要仪器:天平
三、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检验依据:GB/T 2199-2008 主要仪器:酸度计
四、食盐含量的测定检验依据:GB/T 10782 主要仪器:电炉
五、总酸的测定检验依据:GB/T 10782 主要仪器:滴定装置
六、酸价检验依据:GB/T5009.37中的滴定法主要仪器:滴定装置
七、大肠菌群检测检验依据:GB/T 4789.3-2010 时间48 ±2h 培养温度:36±1℃
八、过氧化值检验依据:GB/T5009.37中的滴定法主要仪器:滴定装置
结论:检验员:。

骨类调味料

骨类调味料

名片:骨类调味料是以纯天然物质为原料,经过抽出、分解、加热、发酵、浓缩、干燥、造粒等工序制作而成的既含氨基酸、肽合物、有机酸、糖类、或核酸相关物的天然营养成分,又含有畜肉制品、鱼肉制品、蔬菜制品、酿造物等天然香味的调味料。

目录:国家标准:2007年,调味品纳入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畴,对骨类调味料这一新型调味品提出了规范性的产品标准要求。

中国是一个骨资源丰富的国家,骨资源综合利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骨类调味料产品标准目前还停留在企业标准状况。

2008年,根据国标委计函[2008]154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批准抚顺市独凤轩食品有限公司起草制定《骨味素》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080938-T-322),项目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经过编制、公示、修改等制定工作,2009年,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骨类调味料》。

2010年,全国调味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组织骨类调味料国家标准启动会暨标准意见征集会,该标准有望2011年底发布。

《骨类调味料》国家标准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并规范我国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因此,该标准的制定不仅可以规范骨类调味料行业生产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促进骨类调味料产业做大做强,更是为我国骨类调味料产品争取国际市场话语权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和深远的意义。

原料:主要原料是采用鲜冻的畜禽骨与植物香辛料,畜禽骨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含量与等量鲜肉相似,其天然的骨肉呈味氨基酸是食品调味的万香根源。

也是熬制各种汤料的上等原料。

生产工艺:我国天然营养型骨类调味料主要有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等三种形态。

液态骨类调味料是以畜禽鲜骨为原料,经高温高压提取、熬制、浓缩、调配而成的骨类调味料。

半固态骨类调味料是以天然骨髓为原料,经过萃取、提纯后,加入天然香料再经过高温热反应和后部调香(或不调香)等工艺制作而成的骨类调味料。

整顿办函〔2011〕1号

整顿办函〔2011〕1号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我办制定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并对前四批已公布名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

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附件: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2.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3.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一月三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比较全的品名

比较全的品名

肉排 全精肉 踵儿 蹄膀 卜夹 条肉 中方子排 后腿全精肉 五花方条肉 带皮踵儿 统骨 大肠 腰花 半成品猪头肉 撒尿牛丸 牛肉 牛百叶 牛肚 熟牛筋 羊肉 酱肉 叉烧 水晶肉 贡丸 糖哩叽 雨润拆烧 西式火腿 热狗肠 香肠 剥皮无骨腿肉 剥皮无骨夹心 筒骨 鸡排 里脊串 半成品大肠 骨肉相连 蛋挞皮 百威啤酒 保鲜膜 一次性杯子 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饭盒 鲜辣酱 江苏晚米 水森活 100g小麻花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箱豆腐 蛋玉 大素几 春卷皮 王中王豆腐皮 面包糠 面筋 百里面包糠 龙口粉丝 粉条 粉丝 水粉皮 薯条 簿型干丝 厚百叶 大油豆腐 黄鳝 鲫鱼 草鱼 鲢鱼 鳊鱼 白鲞 鳕鱼 鸦片鱼头 鱿鱼头 黄鱼 鱿鱼 昌鳊鱼 石板鱼 洋带鱼 力鱼 鱼丸 毛笋干 臭豆腐 白干 五香粉 橙汁 千岛湖冰爽 雀巢威化巧克 力 芋饺 吐司 松仁 巧克力 生姜片 雪梨 碎芝士
可口可乐糖浆5 363 加仑 水饺 364 速冻毛豆仁 365 速冻蚕豆 366 速冻板栗 367 包心鱼丸 368 洗洁精桶装 369 雀巢水 370 奶茶杯(大) 371 雀巢香橙C 372 果粒橙500ml 373 酷儿500ML 374 香辣鸡排 375 辣椒片 376 酸菜 377 雪菜王 378 秋梅菜 379 干辣椒段 380 笋干 381 海带 382 紫菜 383 黑木耳 384 小干香菇 385 板栗 386 红枣 387 花生米 388 大排 389 猪爪 390 贡丸 391 蒸肉粉 392 顶味腿排 393 顶味片肠 394 香肠 395 红肠2 396 100g肉排 397 片片肠 398 鸡蛋 399 皮蛋 400 咸蛋 401 咸蛋黄 40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复合调味料

⾷品安全地⽅标准复合调味料《⾷品安全地⽅标准复合调味料》编制说明⼀、任务来源及简要起草说明(⼀)任务来源复合调味料列⼊2013年河南省⾷品安全地⽅标准制定计划项⽬,受河南省卫⽣厅的委托(委托协议书项⽬001),河南出⼊境检验检疫局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作。

(⼆)简要起草过程1、标准任务下达后,河南出⼊境检验检疫局针对制定复合调味料⾷品安全地⽅标准的具体⼯作进⾏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作⽅案,并于2013年5⽉组建了由河南出⼊境检验检疫局、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王守义⼗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标准⼯作⼩组,由河南出⼊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标准⽂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作组⾸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泛调研河南省复合调味料⽣产、应⽤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前复合调味料产品的⽣产⽔平和经营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安全性指标以及与安全性相关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之后,⼯作组组织各起草单位对标准中制定的判定值和试验⽅法进⾏了对⽐验证⼯作,积累了检验数据,同时⼴泛征求⽣产企业、⾏业协会、⼤专院校、检测机构、⾷品监管机构的各类专家学者对标准草案的意见。

(三)主要起草⼈及其所承担的⼯作本标准主要起草⼈:沈莉、李⼩艳、杨西安、胡加彬、李双亮、赵光辉、王巧玲、张慧、赵军强、韩⼩松。

起草⼈员负责标准制定⼯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邮件、传真、电话等⽅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业内征求意见和标准送审等。

⼆、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本标准依据《⾷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充分考虑本省复合调味料⽣产企业发展⽔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国内和国际标准予以制定。

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编写。

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绵白糖、赤砂糖、果葡糖浆、番茄酱、番茄粉、黄芥子中的一种或数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辣椒、洋葱、鲜切蔬菜(茄子、西葫芦)、速冻果蔬制品(土豆、胡萝卜、豌豆、甘蓝、菠菜、玉米粒、菠萝、黄桃、芒果、香蕉、榴莲)、椰纤果、脱水蒜片、酱腌菜(野山椒、墨西哥辣椒、韭菜花酱)、浓缩果蔬汁(浓缩柠檬汁、浓缩苹果汁、胡萝卜浓缩汁、洋葱浓缩汁、大葱浓缩汁、姜浓缩汁、番茄浓缩汁)、蛋液(20%加糖蛋黄液)、蛋粉(蛋黄粉)、食用玉米淀粉、湿热处理淀粉、麦芽糊精、小麦粉、玉米糁、食用盐、食用葡萄糖、味精、麦芽糖、咖喱粉、菇精调味料(香菇精粉)、海鲜粉调味料(贝精、甜虾精、鲣鱼风味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品(肉类半固态复合调味品)、酵母抽提物、蚝油、甜面酱、鱼露、米酱、芥末酱、芝麻酱、花生酱、蛋黄酱、腐乳、海藻调味料(海藻调味粉、海藻调味液)、水产品调味料(水产品调味液)、复合调味料系列(鸡汤调味料、骨汤调味料、金华火腿精、杂色蛤精、烤香葱油、鲜香鸡油、甜辣酱、豆瓣酱)、酿造酱油、酿造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葡萄酒、调味料酒(味醂)、发酵配制酒(料理用清酒)、龙舌兰酒、巴氏杀菌乳、植物蛋白饮料(椰汁)、橘皮(陈皮)、黄芥子、白芷、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食用猪油、稀奶油、奶油(黄油)、无水奶油、人造奶油、干酪、奶酪粉、加糖炼乳、蜂蜜、香辛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冰乙酸、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番茄红素、焦糖色(普通法)、焦糖色(亚硫酸铵法)、5'-呈味核苷酸二钠、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山梨酸钾、柠檬酸、黄原胶、果胶、结冷胶、抗坏血酸(维生素C)、苯甲酸钠、乙酸钠(醋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乳酸、海藻酸丙二醇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辣椒红、β-胡萝卜素、食品用香精数种原料,经称量、加热调配(均质)、装袋密封、杀菌、冷却、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和液态复合调味料。

调料

调料

袋 袋 袋 袋 袋 袋 瓶 瓶 瓶 瓶 瓶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2.80 9.00 2.50 12.50 10.50 2.00 6.20 6.20 9.09 4.75 5.67
2.80 9.00 2.50 12.50 10.50 2.00 6.20 6.20 10.00 4.75 5.67
4893888001056 340ML 4893888001575 500ml 6922824075016 500ml 4893888002268 150ml 510G 6918678423042 207ml 6904103140127 6904103200111 6904103100114 6922130101034 6922130101485 6922130101102 6904960011049 6904960011059 6922452900308 6905475350626 380g 350g 310g 100g 200g 40g 250g 100g 1 300g
海天 海天 海天 海天 海天 海天 海天 海天 汉高 汉高 加加 加加 加加 加加 加加 加加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海芳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李锦记 南泉 南泉 南泉 太太乐 太太乐 太太乐 味福 味福 味福 德庄 德庄 60.00 60.00 70.00 200.00 400.00 300.00 50.00 60.00 70.00 30.00 30.00 40.00 50.00 40.00 100.00 80.00 80.00 100.00 70.00 60.00 90.00 70.00 60.00 60.00
htcglc hthtb htjylcw htjbscw httjjbsc httjypxjy htwjxjy htxwsc hgsf hgsf jjhsjy jjjbscw jjlcw jjwlcc jjxydtzjy jjzyy jhfbst jhfcdfz jhflht jhflkfscd jhflkfscd jhflkfsld jhftz jhfwhz jhfzc ljjfqss ljjfqssjz ljjfwdgj ljjjbsc ljjjxlc ljjtjxwjy ljjzyy nqdb nqmlx nqnrfwdbk ttljj ttljj ttljj wfbhj wfhhj wfwj zqhgdlk zqhgjpdl

0305 鸡精调味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0305 鸡精调味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附件11:0305鸡精调味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鸡精调味料产品包括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

鸡精调味料产品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鸡精。

鸡精调味料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305。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原料→前处理→搅拌、混合→浓缩、干燥→包装→成品(二)关键控制环节配料、干燥。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产品中未含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2.氯化物含量过高。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企业应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厂房、原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

生产用厂房能满足原料处理、搅拌、混合、浓缩、干燥(造粒)和成品包装的工艺要求,成品包装应与生产区域相对独立。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鸡精调味料类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下列生产设备:1. 原辅料加工设施(选料、切碎、蒸煮设施等);2. 混合均质设备;3. 浓缩、干燥(造粒)设施;4. 包装设备;5. 冷藏设施。

使用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为原料的企业, 原辅料加工设施和冷藏设施可不作要求。

四、产品相关标准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企业生产鸡精调味料产品所用的原辅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使用的食盐应符合GB5461—2000《食用盐》的规定;使用的原料鸡应符合GB16869—2005《鲜、冻禽产品》的规定,并符合有关的检疫规定;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如味精),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一)酸度计(pH0.01);(二)天平(0.1g);(三)分析天平(0.1mg);(四)干燥箱;(五)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六)微生物培养箱;(七)生物显微镜;(八)灭菌锅。

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

酱油、醋等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由食品伙伴网汇总整理,供参考, 本汇总不定期更新补充。

生产卫生规范GB/T 22656-2008 调味品生产HACCP 应用规范GB 8953-1988酱油厂卫生规范GB 8954-1988食醋厂卫生规范NY/T 1531-2007 番茄酱加工技术规范 分类名称GB/T 20903-2007 调味品分类GB/T 12729.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 名称产品及卫生标准GB 13104-2005 GB 2718-2003 食糖卫生标准酱卫生标准SB/T 10612-2011SB/T 10459-2008GB/T 24399-2009 GB/T 22474-2008 黄豆复合调味酱 番茄调味酱 黄豆酱果酱NY/T 958-2006 花生酱NY/T 956-2006 番茄酱NY/T 1070-2006 辣椒酱SB/T 10416-2007 调味料酒QB 2020-2003 调味盐GB 1445-2000 绵白糖GB 317-2006 白砂糖GB 10133-2005 水产调味品卫生标准GB 2719-2003 GB 2717-2003 食醋卫生标准(含 1号修改单) 酱油卫生标准 GB 2721-2003 GB 2720-2003 食用盐卫生标准 (含第1号修改单)味精卫生标准GB/T 15691-2008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757-2012 SB/T 10513-2008 牛肉汁调味料 牛肉粉调味料 SB/T 10371-2003 SB/T 10415-2007 鸡精调味料 鸡粉调味料 SB/T 10458-2008鸡汁调味料 SB/T 10484-2008 菇精调味料 SB/T 10485-2008 SB/T 10526-2009海鲜粉调味料排骨粉调味料GB/T 20293-2006 油辣椒GB 8233-2008 芝麻油GB 23347-2009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腐乳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调味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实时荧光PCR 定性检测方法 进岀口调味品检验规程GB/T 21234-2007 铁强化酱油中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测定SN/T 2012-2007 进岀口食醋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 GB/T 12729.2-2008 GB/T 12729.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香辛料和调味品取样方法 分析用粉末试样的制备 GB/T 12729.4-2008 GB/T 12729.5-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香辛料和调味品磨碎细度的测定(手筛法) 外来物含量的测定 GB/T 12729.6-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GB/T 12729.7-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 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总灰分的测定 SB/T 10170-2007 SB/T 10324-1999 鱼露GB/T 21999-2008蚝油 SB 10338-2000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NY/T 2111-2011 绿色食品 调味油NY/T 1886-2010 绿色食品 复合调味料NY/T 900-2007 NY/T 1710-2009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 发酵调味品水产调味品NY/T 1040-2012 NY/T 1053-2006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 食用盐味精NY/T 431-2009 果(蔬)酱 SB/T 10336-2012 配制酱油绿色食品SB/T 10431-2007 榨菜酱油GB 18186-2000酿造酱油(内含第 1号和第2号修改单)GB 18187-2000 酿造食醋SB/T 10337-2012 配制食醋SB/T 10416-2007 调味料酒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 5461-2000食用盐(含第 2号修改单)GB/T 18623-2011 地理标志产品GB/T 26531-2011 地理标志产品镇江香醋 永春老醋 GB 19777-2005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GB/T 19461-2008 山西老陈醋 独流(老)醋检测方法SB/T 10417-2007SN/T 0548.1-2002 SN/T 0859-2000 酱油中乙酰丙酸的测定方法 岀口酱油中1,3-二氯-2-丙醇和2,3-二氯-1-丙醇的检验方法 进岀口酱油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方法SN/T 2705-2010 SN/T 3029-2011GB/T 12729.8-2008 GB/T 12729.9-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香辛料和调味品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GB/T 12729.10-2008 GB/T 12729.11-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香辛料和调味品醇溶抽提物的测定冷水可溶性抽提物的测定GB/T 12729.12-2008 GB/T 12729.13-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香辛料和调味品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测定污物的测定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GB/T 18782-2002 GB/T 5009.41-2003 调味品中3-氯-1,2-丙二醇的测定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3-2003 GB/T 5009.55-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监督抽查规范CCGF 121.6-2010 鸡精、鸡粉调味料CCGF 124.4-2010 CCGF 121.4-2010 水产调味品食用盐CCGF 121.1-2010 CCGF 121.2-2010 酱油食醋CCGF 121.3-2010 CCGF 115.1-2010 味精食糖其他标准GB/T 18526.4-2001 香料和调味品辐照杀菌工艺GB 2687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GB 19431-2004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酱油、醋等各种香辛料 /调味品和调味料相关标准,相关产品和检测等标准,由食品伙伴网汇 总整理,供参考,本汇总不定期更新补充。

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调味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胡椒粉、鸡精、鲜味宝为原料,经混合、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调味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7900 白胡椒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SB/T 10371 鸡精调味料Q/NBAK001S 鲜味宝调味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3.1.1 胡椒粉:应符合GB/T 7900的规定。

3.1.2 鸡精:应符合SB/T 10371的规定。

3.1.3 鲜味宝:应符合Q/NBAK001S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3.5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规定。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鸡粉调味料(SBT10415-2007)2007-01-25发布 2007-07 …

鸡粉调味料(SBT10415-2007)2007-01-25发布 2007-07 …

鸡粉调味料(SB/T10415-2007)2007-01-25发布2007-07-01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佳百欧洲食品(惠州)有限公司、东莞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百味佳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豪吉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成都金宫味业食品有限公司。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粉调味料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第3章所指的鸡粉调味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20 味精卫生标准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4789 .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 .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 .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 .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 .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5461 食用盐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967—2000 谷氨酸钠(99%味精)GB16869 鲜、冻禽产品QB/T1500 味精SB/T10371 鸡精调味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鸡粉调味料chicken powder seasoning以食用盐、味精、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加工而成,具有鸡的浓郁香味和鲜美滋味的复合调味料。

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调味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绵白糖、赤砂糖、果葡糖浆、番茄酱、番茄粉、黄芥子中的一种或数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辣椒、洋葱、鲜切蔬菜(茄子、西葫芦)、速冻果蔬制品(土豆、胡萝卜、豌豆、甘蓝、菠菜、玉米粒、菠萝、黄桃、芒果、香蕉、榴莲)、椰纤果、脱水蒜片、酱腌菜(野山椒、墨西哥辣椒、韭菜花酱)、浓缩果蔬汁(浓缩柠檬汁、浓缩苹果汁、胡萝卜浓缩汁、洋葱浓缩汁、大葱浓缩汁、姜浓缩汁、番茄浓缩汁)、蛋液(20%加糖蛋黄液)、蛋粉(蛋黄粉)、食用玉米淀粉、湿热处理淀粉、麦芽糊精、小麦粉、玉米糁、食用盐、食用葡萄糖、味精、麦芽糖、咖喱粉、菇精调味料(香菇精粉)、海鲜粉调味料(贝精、甜虾精、鲣鱼风味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品(肉类半固态复合调味品)、酵母抽提物、蚝油、甜面酱、鱼露、米酱、芥末酱、芝麻酱、花生酱、蛋黄酱、腐乳、海藻调味料(海藻调味粉、海藻调味液)、水产品调味料(水产品调味液)、复合调味料系列(鸡汤调味料、骨汤调味料、金华火腿精、杂色蛤精、烤香葱油、鲜香鸡油、甜辣酱、豆瓣酱)、酿造酱油、酿造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葡萄酒、调味料酒(味醂)、发酵配制酒(料理用清酒)、龙舌兰酒、巴氏杀菌乳、植物蛋白饮料(椰汁)、橘皮(陈皮)、黄芥子、白芷、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食用猪油、稀奶油、奶油(黄油)、无水奶油、人造奶油、干酪、奶酪粉、加糖炼乳、蜂蜜、香辛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冰乙酸、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番茄红素、焦糖色(普通法)、焦糖色(亚硫酸铵法)、5'-呈味核苷酸二钠、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山梨酸钾、柠檬酸、黄原胶、果胶、结冷胶、抗坏血酸(维生素C)、苯甲酸钠、乙酸钠(醋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乳酸、海藻酸丙二醇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辣椒红、β-胡萝卜素、食品用香精数种原料,经称量、加热调配(均质)、装袋密封、杀菌、冷却、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和液态复合调味料。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2.动物脂肪的归类 (1)未炼制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猪脂肪、家 禽脂肪 0209 (2)已炼制的猪脂肪、家禽脂肪 1501 (3)牛、羊的脂肪不论是否经炼制 1502 3.蛋品的归类 (l)带壳的禽蛋,鲜、腌或用水煮过 0407 (2)去壳的禽蛋及蛋黄,鲜、干、冻、蒸、 水煮,不论是否加甜物质 0408 (3)河鳖、海龟、鹌鹑所产的蛋,鲜、干或 用其他方法保藏的,但不能蒸或水煮 0410 (4)禽蛋黄油及海龟蛋油 1506 (5)蛋白(又称进出蛋口商清品名) 称与第编码35章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 (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 可归入的最末一个品目。
例:50%的棉、50%人造纤维长 丝混合制成的染色机织物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5408.320 0
规则四: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 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 似的品目。
例:抗冰雹火箭 3604.9000 未加工的玳瑁壳 0507.9090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二、归类特点
1.动物杂碎的归类
(l)供人食用的杂碎(不论是鲜、冷、
冻、干、熏、盐腌或盐渍的) 第2章
(2)第1章活动物的肠、膀胱、胃不论
是否可供食用 0504
(3)用以临时保藏的杂碎 0510
(4)不能供人食用的杂碎 0511
(5)供制药用干制的杂碎(如胆囊、肾
上腺、胎盘)
3001
(2105.0000)、(4203.1000)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
规则三: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 任何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 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 名一般的品目。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 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 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 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 述得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 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4.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g/100g)

85
氨基酸态氮 a/(g/100g)

0.02
食盐(以 NaCl 计)/(g/100g)

20
酸价 b(以脂肪计)(KOH)/(mg/g) ≤
5.0
过氧化值 b(以脂肪计)/(g/100g) ≤
0.25
铅(Pb)/(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445 绵白糖 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2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族和 G 族的测定 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5009.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GB 54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酪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233 芝麻油 GB 101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73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

调味品大全

调味品大全

调味品大全……1、大料:别名八角、大茴香;性辛温、理气止痛、温中散寒、健胃止呕;阴虚火旺者慎服。

2、花椒:温中散寒、止泻温脾、扩张血管、降压、开胃、止痛、驱虫;多食动火、耗气、损目;用法作调味食、煎汤、研末等;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3、丁香:辛温、香气浓烈、温肾助阳、温中止吐;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4、沙姜:别名山萘;味辛苦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等;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做调味剂应少用。

5、茴香:指小茴香;性辛温、理气和胃、活血利气、祛寒止痛;是烧鱼的常用调味剂。

6、木香:有广木香、云木香两种;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辛温香燥,凡阴虚火旺者慎用;做调味剂时应少用。

7、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似香草药理;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气郁胸闷、呕吐,外治牙痛、脚肿;做调味剂时常用作卤盐水鹅。

8、甘草:补脾益气、清热泻火、润肺祛痰、止咳、止痛;可缓解药性,调和诸药之必备;作调味剂时常为米粉香料、火锅香料、卤菜香料;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9、干姜: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温肾;是家庭伤风感冒的必备之品;阴虚内热、血燥妄行者禁服。

10、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除湿止带、发汗解表、活血抗菌、生肌止痒;是龙虾调料必用之品。

11、豆蔻:别名白豆蔻;性辛温、气味浓烈、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是烧、卤、腌制菜肴的上好材料,龙虾调料必用之品。

12、肉蔻:别名肉豆蔻;清热解毒、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祛淤消肿;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辛香,供制酱肉之用。

13、草蔻:别名草豆蔻;味道辛香、燥湿健脾、温胃止呕;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

14、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桂皮性热,适合天凉食用,夏季忌食孕妇慎食;阴虚火旺、血热出血、月经过多、咽喉肿痛者忌食。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高酱油质量 , 又能缩短生产周期的途j
该 项 目研 究 是 对 传 统 高 盐稀 态 生 产 工 艺 的 重 大 改 革 ,具 有 开 创 性 自 义 , 时对 我 国 其 它 传 统 酿 造 产 品 , 同 等 工 艺 改 造 也 有 一 定 的指 导 意 义 。: 年 , 项 目所 研 究 、 该 开发 的新 方法 、 新 等 在 酱 油 产 品 生 产 中 的 应 用 为 企 业
石 岐 酱 料 厂 发 展 为今 天 中炬 高 新 技术 实业 ( 团) 份 有 限 公司 的 全 集 股 资控 股 企 业 。 从 2 0 0 0年 至 2 0 06 年, 公司 销售 每年均 以 2 % 以上 的 0




速 度 增 长 ,0 6年 公 司 市 场 占 有 20 率在 全 国同行 内排 名第 二。 产 品 是 否 发 生 变 化 ,质 量 是 否 稳 公 司 现 有 两大 生 产 基地 . 是 一 定 , 以此为参考 , 并 对在 市 场 中流 位 于 中 山市 西 区歧 港路 的 厂 区 , 目 通 的 产 品 实施 同步监 控 , 而确 保 从 前 公 司 的七 大 类产 品—— 酱 油 、 鸡 市 场销售 产 品 的品质稳 定、质量 安 精 、 油 、 乳 、 醋 、 味 酱 、 味 蚝 腐 食 调 调 全 。由于公 司在每 一个环 节 和生 产 粉 共 1 0多 个 品种均 在 此 生产 , 0 这 步 骤 都 要 求 每 一 位 员 工 对 产 品质 些产 品主 要在 国 内市 场销 售 , 酱 但 量 执 行 全 面 、 程 、 员 的保 障体 全 全 油、 蚝油 等 产 品在 东 南 亚 、 国 、 美 加 系 , 以 , 几 年 来 公 司 凭 借 上 乘 所 这 拿大 、澳大 利 亚等 3 0个 国 家和 地 的产 品质 量 , 先后 荣获 “ 最具 市场竞 区也 有 较好 的市 场 : 一 个生 产 基 另 争 力品牌 ” “ 、 国家 免检产 品 ” “ 、 中国 地 是 位 于 中 山 火炬 开 发 区健 康 基 名 牌 产 品 ”等 国家 级 重 要奖 项 , 使 地 内的 厂 区 , 目前 主 要 用于 生 产 天 公 司品 牌 的价值 一路 飚升 。 然 发酵 酱油 半成 品。 此 外 , 了不 断 地 进 行技 术 创 为 为贯彻 “ 质量 、 管理 、 名 重 严 创 新 , 司 还 设 有 市 级 “ 味 品 工 程 公 调 牌 、 信誉 ” 讲 的质 量 方针 , 司 在产 公 技 术 研 究开 发 中 心 ” 和 “ 术 中 技 品 生产 、 量 管理 方面 设 置 了 1个 质 心” ,从 国 内外 购 置 了 一批 超 前 的 职 ’,B B D 门和 3个 生 产部 门 , 别是 ‘ - Y . - . 分 检 测 仪 器 , 气 液 相 色谱 仪 、 外 如 紫 质 量 部 、 油 分厂 、 味 分 厂 及 食 酱 调 分 光 光 度 计 等 ,使 公 司 的 仪 器 装 品 分厂。质 量部 主要 负责产 品质 量 备 、 才 队 伍 、 研 实 力 均 达 到 了 人 科 的监 控 , 设 检 测 中 心 、 官鉴 评 下 感 国 内领 先 水平 。公 司还 与华南 理 工 室 、包 装 物小 组 等 几个 附属 部 门 ; 大学 、 广东 省 微 生 物研 究所 等 科研 酱油 分 厂主 要 生 产 酱油 类 产 品 ; 调 院校 长 期 保 持 合 作 关 系 ,承 担 了 味分 厂主 要 生 产鸡 精 、 油 、 蚝 食醋 、 省 、市 多 项 重 点 科研 项 目 ,0 5 20 、 调 味 酱 类产 品 ; 品分 厂主 要 生产 食 20 0 6年 度 连 续 两 年 获 中 山市 科 技 腐 乳 、 味粉 类产 品 。 调 进 步二 等பைடு நூலகம் 。 为保证 产 品质 量 , 司 不 仅 将 公 随 着 公 司 于 火 炬 区 健 康 基 地 IO及 H C P体 系融 会 贯通 到 生 S A C 年产 2 0万 吨 酱 油 生 产 基 地 的 建 产 过程 的每 一 个环 节 , 而且 还 独创

DB41 T 515-2007 调味面制食品

DB41 T 515-2007 调味面制食品

DB41 T 515-2007 调味面制食品前言为规范河南省调味面制食品的生产、销售,为企业组织生产、政府部门实施监督治理提供依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郑州市管城区顺天缘食品厂、郑州市管城区辜俊杰食品厂。

本标准自2007年12月20日第一次公布。

调味面制食品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调味面制食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生产、销售的调味面制食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82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0221 感官分析术语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QB 1500 味精《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治理方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第75号令《食品标识治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7)第102号令术语和定义调味面制食品:是指以小麦粉为要紧原料,经配料、挤压熟制、成型、调味而成的即食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14 2010/10/8 2011/1/12 2011/1/2 2011/1/3 2011/1/12 2011/1/13 2011/1/17 2011/1/7 2010-12-25 2011-01-15 2011-01-11 2011-01-23
受检单位 广州康赢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真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正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创鸿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神山富川酱料厂 广州沙利来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兴亿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孚德香辛料有限公司 广州云泰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悦洋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南方天美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羊城调味食品厂 广州市白云区羊城调味食品厂 广州市白云区益帆食用油厂 广东美味佳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美味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白云区穗泉食品厂 广州市白云区穗泉食品厂 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双龙豆瓣酱加工厂 广州市味典副食制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晨曦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绿荣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佳怡宝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肥妈味王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贝嘉乐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贝嘉乐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忆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忆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忆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富乐尔科技有限公司黄埔分公司 广东汇香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埔分公司 广州忆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萝岗区中新调味食品厂 广州华宝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华宝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李锦记(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李锦记(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味可美(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味可美(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味可美(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味可美(广州)食品有限公司 番禺马利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绿湖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怡生园食品有限公司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产品名称 草莓果馅 蒜蓉辣椒酱 牛肉粉调味料 沙姜粉 豆瓣酱 泰丰鸡味粉 优先肽 D031 精制蚝油 水溶辣椒精(液体调味料) 蒜蓉辣椒酱 6g排骨汤(调味粉) 一品蚝油 番茄沙司 辣椒油 芝麻调味香油 青芥辣 顶好芝麻调味酱 美味多鸡味调味料(固态调味料) 浓缩鸡汁 豆瓣酱 特浓猪骨汤调味汁 蒜头粉(大蒜粉) 沙井蚝油(液体调味料) 浓缩汤(调味汁) 鲜味素(固态调味料) 柑桔果馅 维朗混合种子烘焙杂粮粉 番茄沙司 多力沙拉酱 劲辣调味酱 果味膏 鸡肉精膏 黑胡椒复合调味粉 辣椒油 鸡骨白汤(半固态调味料) 墨西哥鸡汁番茄味料 炒辣椒粉 锦珍醇味蚝油 味蚝鲜(复合味蚝油) 日式烧汁 沙拉酱 朱古力糖浆 腌制料 晶亮花饰酱 芝麻风味调味酱 香橙味水晶光亮膏
生产日期 2011-01-12 2011-01-11 2010-12-25 2011-01-12 2011-01-11 2011-01-06 2011-01-06 2011-01-10 2011-01-17 2011-01-12 2011-01-20 2011-01-12 2011-01-15 2011-01-12 2011-01-22 2011-01-21 2011-01-21 2011-01-13 2011-01-13 2011-01-21 2011-01-07 2011-01-23 2011-01-05 2010-10-08 2010-11-17 2010-12-30 2010-12-17 2011-01-12 2011-01-13 2011-01-06 2011-01-13 2011-01-07 2011-01-12 2011-01-18 2010-12-29 2011-01-11 2010-12-31 2011-01-07 2011-01-16 2011-01-12 2011-01-14 2011-01-12 2011-01-11 2010-12-29 2011-01-08 2011-01-19
检验结果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广州市湘派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味之选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粤龙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美滋煌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广味源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钟村月华食品厂 广州顿可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焙乐道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锦峰食品厂 亨氏(中国)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维特生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味大师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宏基调味食品厂 广州麦燕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红桥万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东海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新造广利民食品厂 广州市番禺新造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粤师傅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粤师傅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榄核美香泉食品厂 广州市番禺区榄核美香泉食品厂 广州市番禺区灵山乐庆酱料加工厂 广州市番禺区金伯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型号 5kg/桶 228克/瓶 400g/包 350克/包 称量销售 900克/罐 称量销售 230ml/瓶 500ml/瓶 225g/瓶 6g/包 720克/瓶 300克/瓶 210ml/瓶 750ml/瓶 美味佳 43g/支 500g/瓶×12瓶/箱 200克/包 120克/瓶 称重销售 1.8L/瓶 600g/瓶 720克/瓶 370g/瓶 1千克/包 5千克/桶 2千克/包 10g/包 1kg/包 2kg/包 3kg/桶 1kg/盒 1g/包 240ml/支 标注:1000克/罐 25kg/箱 20kg/包 2.4千克/罐 6千克/罐 2.1kg/罐 1升/包 1L/包 91克/包 4kg/罐 454g/瓶 3kg/罐
300g/瓶 600g/瓶 1kg/瓶 1.68L/瓶 3kg/桶 226克/瓶 250克/瓶 210ml/瓶 3千克/桶 420ml/瓶 385克/瓶 1千克/瓶 3千克 /桶 350克/瓶 100ml/瓶 380克/瓶 260克/瓶 150克/瓶 650克/瓶 226克/瓶 180ml/瓶 320克/瓶 600ml/瓶 散装 250克/瓶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 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 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增城澳海食品厂(普通合伙) 广州市如丰果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如丰果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增城市石滩麻车穗丰食品厂 广州市雅道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新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广州夏美调味食品厂 广州南方天美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晨曦食品有限公司 广东绿荣食品有限公司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香辣豆 耗油 鸡汁调味酱 一品鲜调味汁 菠萝果馅 广味桂林辣椒酱 蒜蓉辣椒酱 香麻油(芝麻调味油) 水晶光亮膏(蓝莓味)果味酱 调味料酒 海鲜酱 固态复合调味料(固态调味料) 草莓果馅(烘焙食品用调味酱) 冰花酸梅酱 芝麻调味油 冰梅酱 排骨酱 柱侯酱 蒜蓉辣椒酱(调味酱) 蒜蓉辣椒酱 辣椒油(食用调味油) 柱侯酱 创制生抽王 甜醋 番茄沙司
商标 欧嘉 真奇味 正味食品 绿桥 ---泰丰 兴亿高 致美斋 孚德香料 穗羊 ---天美 豪王 豪王 徽厨 美味佳 潮王 鸡太郎 鸡太郎 ---同利行 味佳厨 ---人字 和味 IKG 维朗 维朗 憶霖 憶霖 憶霖 富乐美 汇香源 憶霖 金宴 汉方厨宝 IFF 汉方厨宝 李锦记 李锦记 MC MC MC MC maurimix 绿湖 怡生园
—— 仟味 味研 高登 家乐 味研 味研 云飞 国味威 鸿丰 立高 金点 ---美点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海苔粉 牛肉粉 麻辣粉 鲍鱼汁 烧烤汁 辣椒油 芝麻调味油 猪肉精油 黑胡椒粉 盐焗鸡配料 排骨调味酱 沙拉酱 蒜蓉辣椒酱
华栋 华栋 华栋 增江桥牌 如丰 如丰 麻车牌 ------夏美 天美 皇圣冠 冠嘉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从化分公司 广州市从化太平致和味食品厂 广州市从化太平致和味食品厂 从化市温泉奥巢食品厂 从化市温泉奥巢食品厂 从化市温泉奥巢食品厂
广州市仟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化分公司 广州市仟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化分公司 广州市味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 广州高登食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凯闻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味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 广州市味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 广州市增城云飞麻油加工厂 广州市如丰果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石滩麻车利丰食品厂 增城市立高食品有限公司 增城市金钻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增城市麦肯嘉顿食品有限公司 增城市金点食品有限公司
2011.01.20 2011.02.18 2011/1/5 2011/1/7 2011/1/10 2011/1/8 2011/1/20 2011/1/1 2011/1/12 2010/12/15 2011/1/4 2011/1/12 2011/1/16 2011/1/16
25kg/箱 25kg/箱 25kg/箱 380g/瓶 220ml/瓶 500ml/瓶 180ml/瓶 500ml/瓶 15kg/箱 23g×10包/盒 230g/瓶 947ml/瓶 250g/瓶
火腿玉米羹 东江盐焗鸡配料 辣椒油 沙井蚝油 西红茄汁 嫩肉粉
———— 康味源 ———— 锦益 美煌 广味源 宝越华 顿可 淑女 锦坤 金唛 ---味大师 鸿基海马 立一可 红桥 冠记牌 东官 凤仙花牌 粤师傅 粤师傅 民乐源 民乐源 ---金伯乐
家乐 金圣塔 金圣塔 奥鲜 奥鲜 奥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