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云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性水肿经验撷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15期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 -1-
何泽云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性水肿经验撷萃Professor He Zeyun'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edema
by Tihu Jiegai theory
田乙玲1何泽云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20)15--03证型:DG
【摘要】提壶揭盖法最早出现于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中,是一种以宣肺利水达到通利小便、消除水肿作用的方法,属下病上治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何泽云教授溯古寻流,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认为肺为华盖如同壶盖,当肾脏功能失司引起水肿时可使用杏仁、桔梗等宣肺之药宣发肺气,即打开壶盖,便能通调水道,调畅气机,使水从小便出而肿自消。

何教授亦认为肺肾关系密切,一是肺肾两脏的经脉是相互连接的,经气相互联通,二是肺肾共同维持人体内的正常水液代谢。

当肺肾功能失调时,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湿潴留于内,则发为水肿,从而提出治水首当治肺的理念。

何教授衷中参西,注重养护,治疗疾病时先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明确疾病,后予以中医辨证论治,兼顾标本。

临床上何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性水肿,收效颇佳。

文章介绍了何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提壶揭盖法;肾性水肿;肺肾相关;临床运用
【Abstract】Tihu Jiegai theory (提壶揭盖法) first appeared in the medical case of Zhu Danxi, a famous doctor of Jinyuan (金元), which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reatment method, which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reatment method, which can promote lung and benefit water to relieve defecation and eliminate edema. Professor he Zeyun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and used the analogy comparis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ink that the lung was like the lid of the pot. When the kidney dysfunction caused edema, almonds,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nd other drugs such as almonds and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could be used to open the lid of the lung. Professor he also believes that the lung and kidney are closely related, one is that the meridians of the lung and kidney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other is that the lungs and kidney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other is that the lungs and kidneys jointly maintain the normal water in the human body. When lung and kidney dysfunction, water and liquid delivery, excretion disorder, water and dampness retention in the inside, then the edema, so als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reating the first treatment of the lung. Professor he attends the west, pays attention to the maintenance; when treating the disease, first uses the modern medical knowledge to clarify the disease, then gives th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pecimen. Professor he used the method of lifting pot to remove the lid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edema, and the effect was very go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Professor he's academic thought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edema by lifting pot and uncovering.
【Keywords】Pot lifting method; Renal edema; Lung and kidney correl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15.001
何泽云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潜心科教、临床工作30余年,长期致力于防治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精研岐黄医术,师古而不泥古。

笔者有幸成为何教授的门生,侍诊三年,深得教益,受益匪浅。

本文介绍了何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飨同道。

1学术经验
1.1 提壶揭盖,探寻源流
提壶揭盖法最早出现于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中,《古今医案·卷六》[1]记载:“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

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以药大吐之,病如失。

”在此医案中,朱丹溪运用吐法治之,但实际是起宣发肺气的效果,畅通了上焦气机,使得体内之水从小便而出。

提壶揭盖的本意[2-4]是指提着水壶,打开盖子,把水倒出来。

用现代物理学解释,就是使用封闭性极好的茶壶倒水时,由于负压状态水不能流出,只有把壶盖揭开,解除负压状态,水才能顺畅地外流。

《灵枢·九针论》中记载:“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在人体内的位置最高,故何泽云教授沿用中医学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认为肺就像壶盖,当肺气郁闭时,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司,体内的水液无法从二便排出,导致水肿发生。

此时,不要用峻下逐水或利水渗湿之法,只要宣发肺气,调畅气机,根据升降相因之理,“下病上治”之法医治此类病症即可。

《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5]:“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6]中有“病在下者,高取之”,均说明了若病变(肾性水肿)在下焦,病因(肺气郁闭)在上焦,可以从上焦论治,正好对应了提壶揭盖治法从肺治肾的思路。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V ol.(12) No.15 -2-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
故当外邪犯肺,肺气郁闭,失于宣降引发肾性水肿时,何教授常用麻黄、桑叶、杏仁、菊花、桔梗、苏叶、蜜枇杷叶等味辛、性温或寒或平、质轻等归肺经之药,宣发肺气,调畅气机,使得水湿之邪从小便出而肿自消。

《侣山堂类辨》中记载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患水肿而癃闭(小便不通)的患者。

这位患者在此之前已看过不少医生,他们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反而越治小便越不通,肿也越来越严重了。

后来张志聪以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分为剂,水煎后温服,使患者出汗,小便即通,水肿全消。

张志聪便是活用了提壶揭盖之法,以防风、苏叶、杏仁等药宣通肺气,肺气得宣,则水道畅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了。

现代临床上“提壶揭盖法”不仅用于治疗肾性水肿,根据其宣通肺气的原理,还用于治疗便秘[7]、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8]、男科病类[9]、肝硬化腹水[10]、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水肿[11]等;亦用于针灸方面,李虹霖等[12]以提壶揭盖法的理论为依据,针刺太渊、孔最穴治疗中风后尿潴留均有疗效。

1.2 精求古训,探寻肺肾
肾性水肿属中医“水肿”范畴。

《黄帝内经》中称为“水”。

对其症状,《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何泽云教授熟稔经典,博采众长,基于“提壶揭盖法”,进一步联系肺肾,提出肺肾相关,治水首当治肺。

其主要理论依据如下:①肺肾两脏的经脉是相互连接的,经气相互联通。

《灵枢·本输》曰:“肾上连肺。

”“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故当肾经患病,可从肺经入手。

②肺肾共主水液代谢。

《素问·经脉别论》[13]中:“饮入于胃……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医方集解》记载“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行水,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代谢和输布。

《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主水,调节人体全身水液代谢。

肾中精气及肾阴、肾阳对肺脏有滋养和调控的作用,促进肺的行水功能。

《素问·水热穴论》论水肿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肾共同维持人体内的正常水液代谢,肺肾功能失调时,水液输布、排泄障碍,水湿潴留于内,则发为水肿。

“肺肾”不只是两个单独的脏器,它们是指肺系统和肾系统,肺、肾分别是这两大系统的核心,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4],故而治水首当治肺。

1.3 衷中参西,注重养护
何教授在治疗肾脏疾病过程中主张衷中参西,同时注重养护。

用现代医学明确疾病后,再按中医辨证论治,寻其根源,标本兼治。

处方用药亦不拘泥于中西之别,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如水肿合并感染、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情况,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予以抗生素、降压、调脂等对症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定期复查尿常规,注意体质量的增减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何教授认为饮食和运动在水肿的治疗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强调水肿患者需限水、限盐,优质蛋白饮食。

另外,建议水肿患者适当地进行有氧运动,如疾走、慢跑,可促进气血流通,亦有利于水肿的恢复。

2验案举隅
患者甲,男,18岁,初诊:2019年4月15日。

主因“咳嗽、流涕伴全身水肿1周”就诊。

既往有“肾病综合征”病史,2018年10月因“全身浮肿1个月”至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行肾穿刺活检提示轻度系膜增生,一直口服“甲泼尼龙”治疗,病情控制尚可。

本次发病责之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流涕、眼睑浮肿渐及全身,体温最高39.0℃,在当地诊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生素(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颜面和双下肢的水肿。

现为求中药治疗前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查尿蛋白3(+),白蛋白28.9 g/L,血常规大致正常,肾功能正常。

现患者已无发热,轻微咳嗽,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乏力,精神稍差,纳一般,寐欠安,大便正常,小便量减少(具体尿量未记)。

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水肿;辨证:风邪外袭,肺气郁闭,水湿互结。

治疗: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处方:桑叶10 g,杏仁10 g,桔梗10 g,蜜枇杷叶10 g,防风10 g,酒黄精10 g,山药30 g,白茅根30 g,谷芽10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2019年4月22日,患者尿量增加,水肿渐消,乏力较前好转,精神一般,纳可,寐安,大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查尿蛋白(+)。

原方去桑叶、枇杷叶,加黄芪10 g,7剂继服。

三诊:2019年4月29日,患者水肿基本消退,查尿蛋白(±),白蛋白32.5 g/L,肾功能正常。

守原方继服15剂巩固治疗,后病情稳定,水肿未复发。

按语:患者风邪袭表,导致肺气郁闭,宣肃失司,水道失调,水湿互结无法从二便排出,从而产生水肿,《景岳全书·肿胀》云:“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综合其舌脉,辨为风邪外袭,肺气郁闭,水湿互结。

何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宣发肺气,利水消肿,加以健脾益肾提高全身正气使邪外出,水道自通。

方中桑叶、防风祛风解表,杏仁、桔梗宣降肺气,共为君药;白茅根清利小便,助杏仁降逆为臣药;酒黄精、山药健脾补肾益精,提高全身正气为佐药;谷芽健脾和胃为使药。

全方共奏宣肺利水消肿之功。

二诊患者水肿渐消,考虑其素体本虚,加用黄芪补虚行水。

三诊守原方巩固治疗,达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

3结语
水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水肿原因很多,当肺气郁闭引起水肿时,何教授强调肺肾相关,当从肺治肾,巧用提壶揭盖法宣肺气,祛水肿。

临床上甚少使用峻下逐水之品,免伤阳气阴精,且用药味数较少,用药清灵,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同时强调饮食及日常调护,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俞震纂辑.古今医案按[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98.
[2]胡永东,张春林.提壶揭盖法认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7(1):103-104.
[3]张靖芳,李智全.浅议“提壶揭盖法”在治疗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8):78.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15期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 -3-
[4]高卉,王耀光.提壶揭盖法治疗便秘验案1则[J].环球中医药,2014,7(11):873-874.
[5]陈国印.黄帝内经素问新编[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386.
[6]张新渝,马烈光.黄帝内经灵枢[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2008:92.
[7]林海飞,郑郸鄯,黄丽娜.提壶揭盖法合增水行舟法治疗癌痛用阿片药致阴亏燥热型便秘的临床观[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705-707. [8]李园,娄彦妮,贾立群.提壶揭盖法治疗恶性肿瘤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890-1892.
[9]詹耀辉,吴骏,崔云.崔云教授运用“提壶揭盖法”治疗男科病经验[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28(11):52-53.
[10]夏凯,扈晓宇.浅谈从提壶揭盖法论治肝硬化腹水[J].四川中医,2016,34(1):36-37.
[11]侯俊明,文建华,田博,等.提壶揭盖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18,38(2):178-180.[12]李虹霖,王玉珏.从提壶揭盖法谈太渊、孔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42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35-37.
[13]陈国印.黄帝内经素问新编[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08.
[14]张朝宁,李金田.“肺肾相关”理论探讨及现代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6,48(1):200-201.
作者简介:
田乙玲(1993-),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肾脏病。

何泽云(1962-),通讯作者,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肾脏病。

编辑:赵聪编号:EB-19090526F(修回:2020-05-10)
相似文献
从《伤寒论》谈肾性水肿
【摘要】目的:介绍《伤寒论》中常用的治疗肾性水肿的经方。

方法:通过采用虚实论治的原则,总结选方用药的不同。

结果:具体分为三大类:实证以驱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结论:借鉴《伤寒论》所载经方,从虚实论治的角度出发,为临床治疗肾性水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蒋丛丛1邓伟2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期刊:《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10卷17期 12-13页
关键词:《伤寒论》;肾性水肿;虚实分治
中图分类号:R256.51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7.005
提壶揭盖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提壶揭盖法(即宣通肺气的方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48例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提壶揭盖法随证组方治疗。

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提壶揭盖法可提高疗效。

作者:林炳茂1张莉莎2
作者单位:1.广东省惠来县慈云中医院;2.广东省惠来县人民医院
期刊:《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7期 26-27页
关键词: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提壶揭盖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5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07.011
欢迎订阅2020年《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895/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 1674-7860,2014年已变更为旬刊,大16本,14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每册15元。

邮发代号:80-108,国外代号:TP7039。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

本刊旨在中西医基础上,以中医为主体,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华医学事业和中医临床研究的发展和提高。

联系电话:************投稿E-mail:**************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