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5T01:56:36.25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陈珠
[导读] 均是于2019年1—11月在我院中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在我院中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甲组180例患者采用地屈孕酮治疗,乙组180例采用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孕酮水平、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于乙组(甲组总有效率为94.44%,乙组总有总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与乙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短于乙组,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56±15.67)d、(3.24±1.17)d,乙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分别为(8.12±15.23)d、(4.63±1.32)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甲组孕酮水平与乙组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后,甲组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乙组[甲组止血时间为(3.34±1.43)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23±1.53)d,乙组止血时间为(5.45±1.34)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7.34±2.45)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地屈孕酮;黄体酮胶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092-03
先兆流产为妊娠早期的一种并发症,有研究表示,其与患者黄体功能不全以及胎盘绒毛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有关。
所以,若想防止患者病情加重,需要及时改善患者的黄体功能。
现如今,常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有文献表明[1],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更好,为了验证该结论,本文随机抽取360例患者,均是于2019年1—11月在我院中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中接受先兆流产治疗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180例。
甲组患者均龄(27.53±2.76)岁,乙组患者均龄(27.76±2.87)岁。
所选患者均满足研究要求,排除兼精神障碍和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乙组采用黄体酮治疗,用量20mg/次,用法肌内注射,1次/d。
甲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初始剂量40mg,之后每8小时1次,用量10 mg,用法口服。
两组患者皆不间断治疗1个星期[2-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孕酮水平、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数据进行记录并观察分析[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甲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乙组更高,甲组有效率为94.44%,乙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对比两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
治疗前,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相较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相较于乙组更短,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与乙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对比两组孕酮水平
治疗后,甲组孕酮水平相较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0.05)。
见表3。
2.4 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后,甲组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甲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s,d)
3.讨论
地屈孕酮属于一种孕激素,用法简单,通过口服便能发挥功效。
药物口服之后的生物利用度能够达到28%,有良好的孕激素活性,但是不具备雄性激素水平与雌性激素水平;通过持续给药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子宫容受性,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维持宫颈机能。
现如今,地屈孕酮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利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还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多不良反应,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而黄体酮为d然孕酮新型制剂,此药物采用肌注的方式2~3h能够到达血药浓度高峰,通过作用患者机体,药效慢慢下降,且在72h完成代谢与作用;另外黄体酮拥有孕激素拥有的基本作用,作用于子宫内膜之上,可以促进雌激素转化,改善孕卵着床条件,患者应用之后不会使肾上腺被抑制,因此药物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较好[6-8]。
但是通过本次研究,地屈孕酮的应用效果更甚,所以,建议作为首选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
上述研究结果为:甲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乙组更高,甲组有效率为94.44%,乙组有效率为83.33%,通过表1得知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相较于乙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相较于乙组更低,甲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56±15.67)d、(3.24±1.17)d,乙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腰痛缓解时间分别为(8.12±15.23)d、(4.63±1.32)d,通过表2得知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甲组孕酮水平相较于乙组差异不显著,通过表3得知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甲组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少,甲组止血时间为(3.34±1.43)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23±1.53)d,乙组止血时间为(5.45±1.34)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7.34±2.45)d,通过表4得知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乙组更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通过表5得知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和梁景梅,张冬桃等[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代表性[1]。
综上,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更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景梅,张冬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注射液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9):136-138.
[2]宋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12-14.
[3]李代士.黄体酮胶囊与地屈孕酮片在门诊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3):57,81.
[4]王宏雁,时连生,葛梅.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1):19-20.
[5]廖燕,张斌斌,黄悦来.黄体酮与地屈孕酮治疗孕早期先兆流产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01):4-5.
[6]黄晓姣.黄体酮与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62,128.
[7]胡兴韶,封全灵.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7):988-991,1121-1122.
[8]黄小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