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 17 松鼠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17课《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3.了解松鼠的习性。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准确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1.引言
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应该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如果让你写篇介绍某类动物的说明文,你该如何观察?又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松鼠》。
2.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习惯,又为下文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二、课文精讲。
1.课文中哪部分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文章开头一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
2.这是怎样写松鼠的特征?(概括写松鼠的特征。
)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统领全文的作用。
)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
(作者从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行为特征、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描写松鼠的。
)
(一)研读松鼠的外形特征
自由朗读1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研读松鼠的性格特征
自由朗读2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1.活动范围——树上
2.活动时间——晚上
体现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
(三)研读松鼠的行为特征
自由朗读3、4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1)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储备食物过冬: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这些都体现了松鼠聪明、轻快、警觉、乖巧的性格特征。
(3)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干净”说明松鼠勤快。
“暖和”突出松鼠选择住址的精心。
)
(4)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松鼠筑巢的过程,表现了窝宽敞而坚实,舒适又安全。
(四)研读松鼠的生活习性
自由朗读5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1)松鼠的繁殖情况:一胎生三四个。
(2)松鼠何时换毛:过了冬就换毛。
(3)松鼠有着爱洁净的生活习性。
4.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在描写松鼠特点时,表明作者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2)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a.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松鼠的“漂亮”。
b.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1)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2)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3)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编扎”“挤紧”“踏平”。
(4)写松鼠生活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5.本文的特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总后分,由表及里)。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3)语言准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感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乖巧写得生动、县体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遣词造包的能力。
)
三、课文总结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7.松鼠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松鼠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生活习性:干净
四、课后延伸
原文结尾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针对问题正反两组展开讨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五、家庭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写完后同桌互改。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深入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行动特点等,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自由朗读1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研读松鼠的性格特征
自由朗读2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1.活动范围——树上
2.活动时间——晚上
体现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
(三)研读松鼠的行为特征
自由朗读3、4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1)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储备食物过冬: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这些都体现了松鼠聪明、轻快、警觉、乖巧的性格特征。
(3)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干净”说明松鼠勤快。
“暖和”突出松鼠选择住址的精心。
)
(4)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松鼠筑巢的过程,表现了窝宽敞而坚实,舒适又安全。
(四)研读松鼠的生活习性
自由朗读5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1)松鼠的繁殖情况:一胎生三四个。
(2)松鼠何时换毛:过了冬就换毛。
(3)松鼠有着爱洁净的生活习性。
4.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在描写松鼠特点时,表明作者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2)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a.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松鼠的“漂亮”。
b.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1)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2)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3)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编扎”“挤紧”“踏平”。
(4)写松鼠生活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5.本文的特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总后分,由表及里)。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3)语言准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感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乖巧写得生动、县体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遣词造包的能力。
)
三、课文总结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7.松鼠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松鼠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生活习性:干净
四、课后延伸
原文结尾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针对问题正反两组展开讨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五、家庭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写完后同桌互改。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深入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行动特点等,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自由朗读1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研读松鼠的性格特征
自由朗读2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1.活动范围——树上
2.活动时间——晚上
体现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
(三)研读松鼠的行为特征
自由朗读3、4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1)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储备食物过冬: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这些都体现了松鼠聪明、轻快、警觉、乖巧的性格特征。
(3)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干净”说明松鼠勤快。
“暖和”突出松鼠选择住址的精心。
)
(4)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松鼠筑巢的过程,表现了窝宽敞而坚实,舒适又安全。
(四)研读松鼠的生活习性
自由朗读5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1)松鼠的繁殖情况:一胎生三四个。
(2)松鼠何时换毛:过了冬就换毛。
(3)松鼠有着爱洁净的生活习性。
4.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在描写松鼠特点时,表明作者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2)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a.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松鼠的“漂亮”。
b.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1)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2)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3)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编扎”“挤紧”“踏平”。
(4)写松鼠生活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5.本文的特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总后分,由表及里)。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3)语言准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感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乖巧写得生动、县体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遣词造包的能力。
)
三、课文总结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7.松鼠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松鼠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生活习性:干净
四、课后延伸
原文结尾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针对问题正反两组展开讨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五、家庭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写完后同桌互改。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深入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行动特点等,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自由朗读1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二)研读松鼠的性格特征
自由朗读2 自然段,思考: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1.活动范围——树上
2.活动时间——晚上
体现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
(三)研读松鼠的行为特征
自由朗读3、4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1)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储备食物过冬: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这些都体现了松鼠聪明、轻快、警觉、乖巧的性格特征。
(3)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干净”说明松鼠勤快。
“暖和”突出松鼠选择住址的精心。
)
(4)松鼠搭窝的过程:“搬”“放”“编扎”“挤”“踏”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松鼠筑巢的过程,表现了窝宽敞而坚实,舒适又安全。
(四)研读松鼠的生活习性
自由朗读5 自然段,思考:
松鼠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呢?
(1)松鼠的繁殖情况:一胎生三四个。
(2)松鼠何时换毛:过了冬就换毛。
(3)松鼠有着爱洁净的生活习性。
4.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在描写松鼠特点时,表明作者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过来也说明他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
(2)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a.运用拟人手法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松鼠的“漂亮”。
b.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1)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2)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3)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编扎”“挤紧”“踏平”。
(4)写松鼠生活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5.本文的特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总后分,由表及里)。
(2)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
(3)语言准确。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感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乖巧写得生动、县体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遣词造包的能力。
)
三、课文总结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7.松鼠
外形特征:漂亮
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松鼠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生活习性:干净
四、课后延伸
原文结尾说:“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有人说:“读到此处时,让人感到很别扭。
如果我们真心喜欢一个小动物,比如说小狗,我们在夸奖它一番后,会告诉别人,它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袄吗?所以,课文结尾是全文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上述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针对问题正反两组展开讨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五、家庭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写完后同桌互改。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深入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行动特点等,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