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林教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林教头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1、人物性格分析
2、环境描写作用分析
【教学难点】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提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
预习案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讲讲有关林冲的故事。
一、课本助读
1、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2、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
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
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
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二、预习自测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分析,分别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探究案
关于林冲的性格
1、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2、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3、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
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
当他看
4、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训练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赍.发( ) 迤逦
..(.) 恁.地( ) 酒馔.( ) 不省.得( ) 仓廒.( ) 庇.祐( ) 央浼.( ) 搠.倒( ) 剜.出( ) 彤.云( ) 肐.察( )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赍 赉 馔 撰 漱 嗽 梭 悛 浚
暇 遐 瑕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 ) (2)我因恶.了高太尉( )
(3)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 ) (4)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 )
(5)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 )
..( ) (6)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7)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
..( ) (8)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
(9)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
..二位干这件事( ) (10)先搠.倒差拨( ) 3.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迤逦逶迤
①为了赶上看日出,我们凌晨四时即起,擎着半截蜡烛,______而行。
②站在自家别墅的玻璃窗前,看到的是大片的绿地和______的海岸线。
(2)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①近日,额尔古纳乐队主唱呼斯楞单飞的消息被炒得______,面对各种议论及误解,甚至是兄弟间的误解,呼斯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②站在海边遥望烟台山,山顶的灯塔在______的雪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5.文学常识填空。
施耐庵,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__________为其代表作。
这是一部我国古代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书中塑造了“及时雨”________、“智多星”________、“行者”________、“________”鲁智深、“________”林冲、“__________”李逵、“__________”杨志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生动的故事,广为流传。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1、人物性格分析
2、环境描写作用分析
【教学难点】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提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
预习案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较少。
景物描写,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
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
找出课文描写大风雪的部分并思考。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请找出来。
(2)找出侧面描写衬托风雪的部分。
2、思考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探究案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分析其作用。
2、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找出课文对风雪进行侧面描写的部分,分析其作用。
3、提问: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训练案
一、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理昭然光阴荏苒朔风吹撼鸦雀无声
B.贪脏枉法鬼鬼祟祟碎琼乱玉余音绕梁
C.伏侍不遐交头结耳毕恭毕敬纷至沓来
D.素不相识吃饭防噎人才汇萃厚颜无耻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国内成品油降价问题沸沸扬扬
....之时,燃油税的改革问题也成为了焦点。
B.不法书商假出版社之名疯狂盗版,主编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不法书商对簿公堂
....。
C.得知本班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个个弹冠相庆
....。
D.两个贪婪的家伙以为法院没有掌握他们鲸吞公款的罪行,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
....,企图继续负隅顽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9年11月7日,教育部长袁贵仁说,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
B.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人们青睐。
C.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主页而已。
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布《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
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学生负担。
二、阅读林冲见差拨一节的文字,完成1—4题。
1、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4、管营一开始说“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在厅上为什么又要林冲“须吃一百杀威棒”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4.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1、人物性格分析
2、环境描写作用分析
【教学难点】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提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
预习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逦(lǐ)玷辱(zhān)酒馔(zhuàn) 搠倒(shuò)
B.连累(lěi) 髭须(zī)洗漱(shù) 剜心(wān)
C.提防(dī) 彤云(tónɡ) 庇祐(pì) 仓廒(áo)
D.浸透(qīn) 供桌(ɡònɡ) 央浼(miǎn) 模样(mú)
探究案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知识点: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训练案
1、林冲最后走上反抗的道路,对我们认识当时社会有何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就伏门边听
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①一个道:“这条计好么?”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③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④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又⑤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⑥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⑦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⑧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⑨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
1、横线上说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从情节上看,这段描写对林冲性格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文中①至⑨的九处“一个”,分别指哪几个人?请分类归纳后,说说是凭什么判断出来的。
从中可看出,《水浒》在写人方面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