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范文(通用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1
【设计意图】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下课后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观察着什么。

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原来孩子们正在观察小蚂蚁。

只见蚂蚁正在忙着“运粮”,准备过冬。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我与孩子们一起用诱饵捕捉了蚂蚁,放进了昆虫盒。

并设计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

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

教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

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六、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把幼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3、师幼共同进行小实验: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大口瓶(其中有
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

过几天后,把黑布打开,可看到蚂蚁筑成的弯弯曲曲的`“地道。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观察蚂蚁的形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课件-照片:找一找蚂蚁
3.自制卡片豆子和小篮子。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找一找蚂蚁
利用图片找蚂蚁,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比比看,谁现先在草地里找到蚂蚁。

教师喊“预备,开始”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幼儿讲述发现
(1)你还在哪儿见过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2. 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
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幼虫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记忆。

3.小蚂蚁本领大
(1)你们知道小蚂蚁有哪些本领吗?
(2)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
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三、结束
游戏:蚂蚁搬豆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交流蚂蚁的生活习性。

蚂蚁力气大幼儿园教案3
目标:想办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并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来,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关爱小动物。

重点: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观察蚂蚁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安排:一课时
准备:水槽、放大镜、泡沫片、少许甜食、镊子、蚂蚁、昆虫盒
过程:
一、导入
1、大家喜不喜欢小动物,前几节课我们都研究了哪些小动物?(蜗牛和蚯蚓)
2、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蚂蚁,好不好?
3、有没有没见过蚂蚁的同学?你能把蚂蚁画下来吗?比一比,谁画的蚂蚁最象?(学生画蚂蚁)
4、4位同学在黑板上画蚂蚁。

5、评讲,4只蚂蚁都不一样,到底蚂蚁长得什么样?需要我们认真观察蚂蚁。

6、要研究蚂蚁,就得先有蚂蚁,我们到哪能找到蚂蚁?(花园里、墙角边)
7、我们去捉蚂蚁时,如果蚂蚁在吃东西,请不要打扰它的美餐,一起拿回来,放到昆虫盒里。

(学生去捉蚂蚁)
二、观察蚂蚁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观察昆虫盒里的蚂蚁,对自己前次画的蚂蚁进行修改。

2、用昆虫盒观察一次只能一个人看,不方便。

我们还可以把蚂蚁拿出来观察。

但是蚂蚁会到处乱跑,你能用桌上老师为你提供的材料,设计一种观察方法,不让它乱跑?
3、学生利用泡沫片、水槽设计实验。

4、把蚂蚁放在水槽中的泡沫片上,这样蚂蚁就不会乱跑了。

5、你觉得这种方法好吗?为什么?(不是很好。

蚂蚁会掉到水里淹死。


6、你还有什么好方法?
7、小组研究,讨论,反馈。

8、看来,我们研究蚂蚁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会想出很多办法。

9、在黑板上画蚂蚁的4位同学修改自己画的蚂蚁。

10、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胸足。

11、蚂蚁的胸足有什么用?(爬行)蚂蚁的触角又有什么用呢?
12、学生看录像,了解蚂蚁的触角可以传递信息,蚂蚁会分泌信息素。

三、送蚂蚁回家
蚂蚁的世界多么有趣呀!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这节课的观察结束了,请大家把蚂蚁送回家,看看蚂蚁是不是还能找到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