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作文精彩教案第6单元教学指导简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激情导入
大自然有许多非凡的奇观,人类建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
喜马拉雅山流传着雪人的
传说,热带雨林蛰伏着罕见的生物,金字塔蕴藏着古埃及的智慧,古堡中的秘密人们口耳相传……陆地上、深海里、太空中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你喜欢探险吗?请看
一看下面的图,你对下面的地方有哪些了解?
接下来,让我们结合自己的了解,发挥想象,一起完成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审题指导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为学生讲解时,明确以下几点
1.本次习作是写一篇想象作文,而且是写一次探险之旅。
但想象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一定要充分了解探险之地的情况。
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
再把自己在遇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表现出来。
3.要写出探险故事的惊险,吸引读者阅读。
4.注意句子要通顺,可以把你的故事与别人分享。
三、误区警示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66页)
四、拟题指导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66页)
可以以下列方式来拟题:
①可以直接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题。
②可以直接点明探险地点。
如“沙漠探险之旅”“金字塔探险记”等。
选材指导
1.出示图片,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探险?把这个地方介绍给大家。
2.想一想,探险故事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地点(在哪里,环境怎样)、人物(哪些角色,带有哪些装备)、事件的经过(遇险情景,如何化解,最好有一定的转折)。
3.利用《同步作文》中的“选材指导”图示,拓宽学生的思路。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66页)
结合单元习作任务单,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探险故事中最惊险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又是什么?
4.尝试拟定文章题目。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66页)
方法点拨
一、设案例,引思索
翻开课本,回想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课文,填一填。
哪位同学读过下面这几本书?请你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填一填。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荒岛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
《绿野仙踪》讲述了多萝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稻草人、胆小的狮子和铁皮人,他们互相帮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乘坐的船在航海的途中遭遇风暴触礁,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教师小结:这些探险小说,都讲述了主人公因为一些原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历了很多曲折、惊险的事,故事情节曲折,很吸引人。
1.想象内容要合理。
这次作文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不是乱想一通,它应该是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
这些想象一定要源于我们的生活,不能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2.叙述过程有条理。
这次作文写的是一篇探险记,所叙述的探险过程一定要有条理。
可以按照“入险境——遇险情——脱险境”的顺序来写。
3.情节曲折吸引人。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探险记,情节要充满波澜,内容要有起伏,才能够吸引读者。
我们要学着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来做好这一点。
(1)改序法
改变叙述的时间顺序,运用倒叙、插叙和补叙,或者采用大故事包含小故事等手法,就能使文章结构错综变化,避免单调,能使故事情节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引人入胜。
(2)悬念法
开篇设疑,能够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加入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更能从侧面展现探险故事的惊险。
(4)加入环境描写
记叙文中常常出现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环境描写能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能烘托出当时紧张的环境气氛。
(5)“突转法”
所谓“突转法”,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
二、巧指导,明思路
1.出示习作任务单,在课堂上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赏范文,引导学生读《同步作文》中的范文,对范文进行赏析点评,引导学生学习其写作方法。
3.出示下图。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67页)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习作导图或习作提纲。
4.将自己的习作思路与小伙伴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有顺序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吧!
课上练笔
一、写一写
出示习作提示,引导学生写一写作文的开头。
(见《同步作文》人五下第77、78页)
对比式开头。
例: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面是艳阳高照、鲜花盛开的美丽世界;一面却是阴云密布、波涛暗涌的危险地带。
同一个地方,竟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如博士所说,是地点转换机出了问题?
广告语引入式开头。
例:“探险之路,从来都是崎岖不平的。
每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都会将其视为一种快乐。
”“丛林探险队”以这条广告为信念,毅然决然踏上了热带雨林探险之路。
开门见山式开头。
例:准备好行李就出发,我们从拉斯维加斯坐车前往世界闻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二、读一读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给小组内的小伙伴听一听。
三、评一评
小伙伴之间评一评,认为写得好的可给一颗星,获得三颗星者为最佳,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集体分享
小组内推选一名获得三颗星的同学,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范文进行点评。
五、再写一写
将全部习作写完后,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共评,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再进行修改。
课后延伸
课后,将整篇习作内容誊抄在《同步作文》本单元的作文格里。
第2课时
一、点评精彩片段
1.重点选择特点鲜明的例文进行点评。
2.选择描写生动的片段进行点评。
(主要是想象丰富,情节跌宕起伏的片段)
3.优秀者给三颗星。
二、点评全篇佳作
1.对结构清晰、特点突出、情节引人入胜的作文,请学生到前面范读自己的习作(整篇)。
2.评价整篇作文时,重在从结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3.请同桌间互相读与评。
优秀者给三颗星。
三、小结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
1.缺乏合理想象,探险之旅平平无奇。
2.想象不切实际,天马行空,毫无科学根据。
3.事物间的联系交代不清,上下文没有很好地承接。
4.叙述探险过程混乱,没有清晰的顺序。
5.只叙述探险的过程,没有对自己的心情变化进行描写。
四、开始修改自己的习作
错别字、标点、语句不通顺。
五、总结本次习作收获
1.在写想象作文时,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把探险过程写具体,试着把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3.把自己在遇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表现出来,让文章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六、本课结束语
从茫茫大漠到青青草原,从人迹罕至的大河源头到戈壁荒滩,从马里亚纳海沟之底到珠穆朗玛峰之巅,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表面……人类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获得新知。
在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写下了行
行美丽的篇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收获知识,踏寻先人的足迹,揭开一个个人类尚未揭开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