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1.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 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 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下表: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 hPa)。读图完成(1)~(2)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1)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A.春季 C.秋季 (2)甲地盛行( ) A.西南风 C.东北风
(1)指出穿过亚欧大陆主体部分的气压带名称: _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__副__极__地__低__气__压__带____。 (2)据图,完成下表。
冬季
夏季
亚欧大陆气温较海洋气温
低
高
亚欧大陆形成的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大陆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
副极地低 副热带高 气压 气压带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地__处__高__纬__,__气__温__低__,__空__气__收__缩__下__沉_,E 气压带的成因为__动___力___(动力或热力)原因。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共25 张PPT )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要点二
夏季
陆地比海洋升温快
陆地气温高, 气压低
冬季
陆地比海洋降温快
陆地气温低, 气压高
形成陆地热低压 形成陆地冷高压
(2)南北半球气压带(中心)的分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 绝对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割,断裂成块状分布。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2)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 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相对位置为图中各气压带、风带命名,并标注在图 中相应位置上。
(2)根据四个气压带高低情况,在E、F、G处绘制风向。
知识点二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季: 夏季: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海陆热力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 海陆热力
差异
异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
特点
寒冷、 干燥
炎热、多雨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炎热、 干燥
炎热、湿润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
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云南南部和海南岛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 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2)题。
(3)导致北半球冬、夏气压带块状分布的根本原因是 ____海__陆__热__力__性__质__差__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原生态图
气压带、风带形成分布与气候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信息升华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
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 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3)图甲中C处是_副__热__带__高_气压带,D处是_盛__行__西___风带, 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地__中__海__气__候__,在图乙所示季节, 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炎__热__干。燥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B)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 B.夏季 D.冬季
B.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1)大陆为高压中心控制,说明处于冬季。(2)甲地位 于亚洲高压的西侧,盛行西北风。
答案:(1)D (2)D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要点一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共25 张PPT )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__C______、____E____。
(2)图甲中B处是__东__北__信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a___处(a或 b)的风向一致。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2.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 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题。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类型 气候类型
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 风气候
季节
冬季
风向
西北风
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东南风
冬季 东北风
夏季 西南风
气压 中心
陆地上是亚洲高压, 海洋上是阿留申低压
陆地上是亚洲 低压,海洋上 是夏威是 亚洲低压
类型 成因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原生态图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5页 ppt) (完整 版)
►信息升华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中心。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 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 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 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 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2)从图中可 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 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名称
赤道低气压 带
副热带高气 副极地低气
压带
压带
极地高气 信风 西风 东风
压带
带 带带
气流运 动方向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高纬 →低 纬
低纬 →高 纬
高纬 →低 纬
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_气压带和风带(2共52页5 张 pptPP)T ()完整 版)
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 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 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必定为低气压带。
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 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 下,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
答案:(1)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