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大草乌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2100-2500m的山地灌木丛2.中 生于海拔32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会理、贵州西部 和云南中部。
2.分布于四川普格,云南东北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黄草乌;根圆锥形,有时末端稍弯曲,长 5-15cm,直径1-2.5cm。表面深褐色,具 多数皱褐或纵沟纹。质坚硬,能折断,断 面淡黄色,粉性,老根略带纤维性。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花梗均无毛;苞片叶状;花梗长2-4cm; 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线形,长3.5-4.5cm, 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 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 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瓣状,上萼片高 盔形,高约1.6cm,下缘长1.5-1.8cm,外 缘近垂直,与下缘形成不明显
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名称:大草乌 别名:昆明堵喇、草乌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mairei Levl.]2.Aconitum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毛;花瓣2,唇长约6mm,微凹,距长约 3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 全缘或有2枚小齿,无毛;心皮5,无毛或 上部疏生短毛。莴葖果,长1.6-1.8cm, 无尾。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只 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膝瓣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
(2)膝瓣乌头,根的形成层排成多轮。 其上、中段形成层环波状起伏凸凹明显, 大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悬殊,不达根的中心。
粉末特征:黄草乌,1.石细胞长方形、长 条形或长卵形,长32-1408μm,直径 22-52μm,孔沟稀疏,纹孔明显。2.淀 粉粒单粒类椭圆形,一端有小凹或类圆形、 米粒状,直径小粒约4μm,大粒1644μm,脐点多数不明显;复粒为4分粒 组成。
3.毒性,滇乌碱毒性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理作用: 很大,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585mg/kg, 大鼠、狗静脉注射的致死量分别为 0.05mg/kg和0.03mg/k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炮制: 取乌头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 至透心,捞出,蒸12小时后,取出,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的短喙或几无喙,侧萼片宽倒卵形,长 1.3-1.4cm,内面先端膝状弯曲,瓣片长 约1.1cm,唇长4.5mm,末端2浅裂,距长 约2.5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 花丝全缘或具2枚小牙齿,无毛;心皮5, 无毛。莴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 期8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黄草乌浸膏6.2-7.5mg/kg灌 胃小鼠热板法实验有镇痛作用,对酒石酸 锑钾腹腔注射的 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抑 制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政党家兔灌服黄草乌 7.5mg/kg对心脏活动未见影响,5只家兔 仅于药后2h现现T波稍低,但仍呈窦性心 率。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去残茎、须根, 置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材基源: 水煮4H,或用石灰水浸泡7-10d,清水漂 3d,每日换水2次,晒干备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1.黄草乌,多年生昌本。块根椭圆球形或 胡萝卜形,长2.5-7cm,直径约1cm。茎缠 绕,长达4m,有分枝,疏被反曲短柔毛或 几无毛。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 片五角形,长5-10cm,宽8-16cm,基部宽 心形,3全裂或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 菱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略超过 中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m。茎直立,具分枝,无毛。叶互生;叶 柄长3-5cm,基部具鞘,无毛;叶片圆五 角形,长宽均为6-10cm,基部心形,3深 裂至近基部,中央深裂片菱形,3裂,侧 深裂片斜扇形,2深裂超过中部,上面只 脉上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无毛。总状 花序近伞房状,长3-8.5cm,有花2-8朵; 花序轴和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1)黄草乌,后 生皮层为4-5列棕色细胞,排列不整齐; 皮层细胞5-6列,长条形,切向排列,其 间有众多石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胞。内皮层明显得和合的外韧型维管束在 母根的上、中下段均为7-8个,大多长圆 形;在子根的上段为4-5个,长圆形或类 肾形,在中段为6-7个,类圆形,复合的 维管束中木质部束3-7个呈放射状排列。 中央为髓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部,上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叶脉疏 被短柔毛。花序有3-6朵花,花序轴和花 梗密被淡黄色反曲短柔毛;苞片线形;花 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 狭线形,长3-5mm,密被短柔毛;花两性, 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 形,高1.7-2cm,下缘1.5-1.6cm,与外缘
性味: 味辛;苦;性热;大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寒 湿痹;手足厥冷;跌打损伤;疮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 研粉调涂;或泡酒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相关疾病症状: 疮毒、风寒湿痹、活血、活血止痛、解毒 消肿、祛风散寒、散寒、湿痹。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会理、贵州西部 和云南中部。
2.分布于四川普格,云南东北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黄草乌;根圆锥形,有时末端稍弯曲,长 5-15cm,直径1-2.5cm。表面深褐色,具 多数皱褐或纵沟纹。质坚硬,能折断,断 面淡黄色,粉性,老根略带纤维性。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花梗均无毛;苞片叶状;花梗长2-4cm; 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线形,长3.5-4.5cm, 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 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 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瓣状,上萼片高 盔形,高约1.6cm,下缘长1.5-1.8cm,外 缘近垂直,与下缘形成不明显
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名称:大草乌 别名:昆明堵喇、草乌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mairei Levl.]2.Aconitum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毛;花瓣2,唇长约6mm,微凹,距长约 3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 全缘或有2枚小齿,无毛;心皮5,无毛或 上部疏生短毛。莴葖果,长1.6-1.8cm, 无尾。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只 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膝瓣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
(2)膝瓣乌头,根的形成层排成多轮。 其上、中段形成层环波状起伏凸凹明显, 大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悬殊,不达根的中心。
粉末特征:黄草乌,1.石细胞长方形、长 条形或长卵形,长32-1408μm,直径 22-52μm,孔沟稀疏,纹孔明显。2.淀 粉粒单粒类椭圆形,一端有小凹或类圆形、 米粒状,直径小粒约4μm,大粒1644μm,脐点多数不明显;复粒为4分粒 组成。
3.毒性,滇乌碱毒性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理作用: 很大,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585mg/kg, 大鼠、狗静脉注射的致死量分别为 0.05mg/kg和0.03mg/k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炮制: 取乌头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 至透心,捞出,蒸12小时后,取出,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的短喙或几无喙,侧萼片宽倒卵形,长 1.3-1.4cm,内面先端膝状弯曲,瓣片长 约1.1cm,唇长4.5mm,末端2浅裂,距长 约2.5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 花丝全缘或具2枚小牙齿,无毛;心皮5, 无毛。莴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 期8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黄草乌浸膏6.2-7.5mg/kg灌 胃小鼠热板法实验有镇痛作用,对酒石酸 锑钾腹腔注射的 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抑 制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政党家兔灌服黄草乌 7.5mg/kg对心脏活动未见影响,5只家兔 仅于药后2h现现T波稍低,但仍呈窦性心 率。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去残茎、须根, 置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药材基源: 水煮4H,或用石灰水浸泡7-10d,清水漂 3d,每日换水2次,晒干备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1.黄草乌,多年生昌本。块根椭圆球形或 胡萝卜形,长2.5-7cm,直径约1cm。茎缠 绕,长达4m,有分枝,疏被反曲短柔毛或 几无毛。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 片五角形,长5-10cm,宽8-16cm,基部宽 心形,3全裂或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 菱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略超过 中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m。茎直立,具分枝,无毛。叶互生;叶 柄长3-5cm,基部具鞘,无毛;叶片圆五 角形,长宽均为6-10cm,基部心形,3深 裂至近基部,中央深裂片菱形,3裂,侧 深裂片斜扇形,2深裂超过中部,上面只 脉上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无毛。总状 花序近伞房状,长3-8.5cm,有花2-8朵; 花序轴和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1)黄草乌,后 生皮层为4-5列棕色细胞,排列不整齐; 皮层细胞5-6列,长条形,切向排列,其 间有众多石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性状鉴别:
胞。内皮层明显得和合的外韧型维管束在 母根的上、中下段均为7-8个,大多长圆 形;在子根的上段为4-5个,长圆形或类 肾形,在中段为6-7个,类圆形,复合的 维管束中木质部束3-7个呈放射状排列。 中央为髓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原始形态:
部,上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叶脉疏 被短柔毛。花序有3-6朵花,花序轴和花 梗密被淡黄色反曲短柔毛;苞片线形;花 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 狭线形,长3-5mm,密被短柔毛;花两性, 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 形,高1.7-2cm,下缘1.5-1.6cm,与外缘
性味: 味辛;苦;性热;大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寒 湿痹;手足厥冷;跌打损伤;疮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 研粉调涂;或泡酒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大草乌
相关疾病症状: 疮毒、风寒湿痹、活血、活血止痛、解毒 消肿、祛风散寒、散寒、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