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3-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
镇企业可能最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家具制造
B.丝绸纺织
C.奶酪生产
D.甘蔗制糖
(2)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B.M城市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C.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
为主体
项目阶段
经济状况
内部经济差异
产业结构
开放程度
工业化阶 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快 速推进,表现出明 显的不平衡增长态 势
相继出现一系列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
规模较大的中心 上升,第三产业加
城市和工业基地,速发展,劳动力开
整个区域处于不 始由农业向制造业
平衡的加速发展 和服务业大规模转
状态

逐步提高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
阶段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
大洋阻碍交流,人们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陆 内部,海洋不被重视
技术发 达阶段
航海技术 大洋为交流通道,人口和城市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的经 发展 济发展水平超过深居内陆的原有经济中心地区
技术进步
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扩大到海底矿产
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
• 内海:深入大陆内部 领海:主权(12海里) • 毗连区:管制权(12海里) • 专属经济区:勘探、开发、管理的主权,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200海里) • 大陆架:勘探和开发的主权(大陆向海洋中自然延伸的部分,约到水深200米处。)
海洋国土的组成部分: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12海里的领海为一个国家的领土组成部分,享有绝对的主权,不容侵犯 [特别提示]
1.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不同,如下图所示。 (注:1海里=1.85千米)
2.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集全化 比 制 型 面、较造和升城高业技级市的向术化水资密推平金集,逐化络络渐的和逐缩交信步小通息形,运商成现输务代网网
第二、三产业在国 内生产总值中占相 当大的比重,第三 产业的增长速度和 产值比重超过第二 产业
大幅度增 强
2.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具体如下例子:
(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 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
2.分析区域发展阶段的思维模式 区域发展往往要经历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明显的发展目标和特 征,在阶段转变过程中完成了区域的不断成长壮大。具体表现如下: (1)初期阶段: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逐渐形成基础产业部门,产业结构较简 单,经济水平较低。最大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 (2)成长阶段:产业结构逐步完整,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为追求经济 效益最大化而强调资源开发和部门规模的扩大。 (3)转型阶段:成长阶段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 题及社会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显现,与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差距拉大。为 实现经济长远稳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模式。 (4)再生阶段:完成转型后,形成较新颖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各 类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答案:(1)B (2)A
(2013年四川卷)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 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 回答第5题。
5.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答案:A
(2015年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 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题。
(3)珊瑚岛 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残骸堆积而成的岛屿。如澳大 利亚大堡礁。 (4)冲积岛 一般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 陆地。如上海崇明岛。
2.岛屿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以海南岛为例) 受地势高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各带资源特色不同,因
(1)说出图中A.B.C三地海底地形的名称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③ 海盆
(2)A.C两处可能分布何种矿产资源
A—海底油气资源 C—深海锰结核
大 海陆 盆坡
B C
大陆架 A
深海锰结核
锰结核存在于深海底部,它们不连续 地分布在水深2000-6000米的大洋底部, 是公认的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 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海域。
工__业__社__会__ 能源资源、金属 丰富的自然资源 利用环境提供的 德国鲁尔区、日
和交通发达的地 资源或区位优势 本太平洋沿岸工
阶段 资源、交通状况

发展经济
业带、山东东营
_后__工__业__化_ 阶段
环境质量
美国“硅谷”、
环境质量优越的 环境质量对社会 日本九州岛、英
地区
的影响上升
国苏格兰、德国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是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进程 增加 的,也具有 阶段 性。
(2)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阶段
特征
工业化以前 岛上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经济发展水平比大陆低
沿海岛屿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成为经济发达地区 消费结构的更新和旅游业的发展,海岛发展潜力巨大,海岛成为 工业化以后 旅游胜地
1.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方法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上进行:横向和纵向。 (1)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 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 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
[对点训练] 8.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袖珍国”卡塔尔举办(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千 米)。读“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和“2009年卡塔尔人口结构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卡塔尔所在地区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处三海三洲两洋要道
B.当地居民以黑人为主
C.多数国家内河运输发达
D.N城市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答案:(1)B (2)B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3题。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答案:C
4.(2012年上海卷)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
居区
业,适当发展特色工业
1.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 ( ) 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 D.三个时期生态经历退化——恶化——持续恶化的过程 答案:C
2.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完 成(1)~(2)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 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1980年,安徽省( ) A.科技和信息、金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B.出现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C.信息网络形成 D.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扩大 (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 发展( ) A.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6.牧民转场主要受(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答案:A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第7 题。 7.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答案:A
D.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卡塔尔人口结构的构成,主要是因为 ( )
A.矿产资源开采
B.国家计划生育
C.政治局势动荡
D.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1)D (2)A
(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鳕鱼资源基本枯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增强 B.多年的过度捕捞 C.被污染的圣劳伦斯河河水流入 D.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减弱 答案:B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
原因 表现
社会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 ①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②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如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等
考 点 2 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海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人类活动的__影__响__越__来__越__大___, 具有___明__显__的__阶__段__性______。 (2)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南部
[特别提示]
1.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项目阶段
经济状况 内部经济差异 产业结构
开放程度
以传统农业为 主体的发展阶 段
相当低,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 很少
较小,缺乏拥 有雄厚实力 的大型中心 城市,整个区 域处于低水 平均衡状态
传统农业占较
大比重;工业 处于起步阶段, 以资源型、劳 动密集型工业
较低,表现出 典 型的自给自 足特征
此开发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
环带
海拔
开发条件
产业活动
海岸带(平原)
低于100米
经济基础和运输 加强港口建设,建立工业加工区
条件好
,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丘陵和台地 环带
100~500米
面积大,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
热带农业
物种丰富、水源 恢复和保护植被,利用热带山区
山地丘陵带 500~1 100米 区、少数民族聚 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
阶段 采集 和 _狩__猎___阶段
_农__业__社__会___ 阶段
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人地关系
典例
气候、地形、动 植物分布
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
依赖自然
地形、气候、水 源、土壤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 改造环境、驯化 四大文
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 禽畜、栽培作物 明古国
盆地
阶段
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人地关系
典例
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
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答案:B
(2)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低矮灌木
D.针叶林
答案:D
(1)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2)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答案:(1)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 光照不足。 (2)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 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岛屿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得到普遍重视
岛屿周围海域的归属权意义 :先占先得,广大海域的归属权
1.岛屿按成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1)大陆岛 一般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如日本群岛、格陵兰岛、台湾岛、海 南岛等。 (2)火山岛 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岛屿。如夏威夷 群岛、冰岛等。
第三篇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讲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索1
原因?
冬季气温自西向东越来越低
民宅墙壁自西向东越来越厚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无类似的景观?
考 点 1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 阶段性 。 2.不同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