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O、NH3·H2O、H3PO4、HF
B.Cu(OH)2、CH3COOH、C2H5OH、CH3COONa
C.H2SO3、Ba(OH)2、BaSO4
D.SO2、H2S、CO2
2.(2014·江西九校联考)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 a、K b)、溶度积常数(K 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 a、K b)均变大
B.K a(HCN)<K 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的强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4沉淀,则K sp(BaSO4)>K sp(BaCO3)
D.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3.(2014·福建质检)加热下列物质的稀溶液,可能使离子总数减小的是(不考虑溶液的挥发)()
A.Fe2(SO4)3B.CH3COOH
C.NaOH D.Ca(HCO3)2
4.(2014·宝鸡三检)同温度下的四种溶液,当NH+4浓度相同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NH4Al(SO4)2B.NH4Cl
C.NH3·H2O D.CH3COONH4
5.(2014·山东卷)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2-4、I-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2-4
6.(2014·厦门适应性考试)对于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c(CH3COO-)
B.加水稀释时c(CH3COO-)
c(CH3COOH)
增大
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电离常数K a变小
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pH =7的NH 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Cl
-
)>c (NH +4)>c (H +)=c (OH -
)
B .将pH =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室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的pH 大
8.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 3与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 .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 .c (OH -
)前者大于后者
D .分别加入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 (CO 2-
3)均增大 9.常温下,0.1 mol·L
-1
某一元酸(HA)溶液中c (OH -
)c (H +)
=1×10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一元酸溶液的pH =1
B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
)=1×10-11
mol·L -
1
C .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22
D .用pH =11的NaOH 溶液V 1 L 与V 2 L 0.1 mol·L -1
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
溶液的pH =7,则V 1<V 2
10.常温下用pH 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 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 、b 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b 不可能显碱性 ②a 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③a 不可能显酸性 ④b 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2014·山东济南实验中学月考)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 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对测定结果评价错误的是( )
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3.(2014·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2-3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2-3)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14.(2014·龙岩一级达标学校联盟联考)在K2CrO4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2CrO2-4+2H +===Cr2O2-7+H2O,K=1×1014。
若用0.05 mol K2Cr2O7配制成1 L K2CrO4溶液,其中c(Cr2O2-7)<10-5 mol/L,则所配溶液的pH()
A.>7 B.<7
C.=7 D.无法确定
15.(2014·高考安徽卷)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16.(2014·汕头模拟)常温下,K sp(CaSO4)=9×10-6,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溶液中,若有CaSO4沉淀析出,则c(Ca2+)与c(SO2-4)一定相等
B.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C.a点对应的K sp等于c点对应的K sp
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2-4)一定等于3×10-3 mol·L-1
17.(2014·锦阳三诊)20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中含有部分Fe2+,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pH=4,溶液中有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已知:K sp[Fe(OH)3]=4.0×10-38,K sp[Fe(OH)2]=8.0×10-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淀中只有Fe(OH)3
B.沉淀中有Fe(OH)3和Fe(OH)2
C.滤液中c(Fe3+)=4.0×10-8 mol/L
D.向滤液中滴加FeCl2溶液,无沉淀产生
18.(2014·郑州质检)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 c(M),p(CO2-3)=-lg c(CO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 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2-3)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2-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
共46分)
19.(8分)常温下,将0.01 mol NH4Cl和0.002 mol NaOH 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微粒。
(3)这些微粒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________,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________。
(4)物质的量之和为0.01 mol的三种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的物质的量多0.008 mol。
20.(6分)(1)已知NaHA水溶液呈碱性。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NaHA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时,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 ℃时,K sp[Mg(OH)2]=1.8×10-11,K sp[Cu(OH)2]=2.2×10-20。
21.(2014·孝感高中期中)(10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氢铵、⑦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2)④、⑤、⑥、⑦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将③和④按体积比1∶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已知t℃时,K W=1×10-13,则t℃(填“>”、“<”或“=”)________25℃。
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
22.(10分)(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B.H2O2
C.氯水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 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 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23.(12分)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下表是实验室里盐酸、氢氧化钠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说明:
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盐酸HCl 36.5 密度:1.20 g·mL-1,质量分数:36.5%,无色易挥发
氢氧
化钠NaOH 40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
解的固体
(1)配制溶液:甲同学配制100 mL 1.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乙同学取20 mL 36.5%的盐酸稀释到200 mL。
甲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X溶液滴入的量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使用酸式滴定管前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
他在盛有20 mL稀盐酸的锥形瓶里,用碱式滴定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振荡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直到盐酸过量。
则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附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________(填“甲”“乙”或“甲和乙”)的实验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4)丙同学为了测定上述36.5%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锥形瓶中加入已稀释的盐酸等,用碱式滴定管滴入甲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次数盐酸的体积/mL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
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填“偏高”“偏低”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