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簿
方山初级中学常建兵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乡风民俗约定俗成多姿多彩,礼尚往来历来就是民间代代相传的重要生活民俗之一。
婚丧嫁娶,添丁做寿……无论何种红白喜事,无论是喜宴、丧宴、寿宴,都要办得热热闹闹,乡邻、亲友聚集一堂,这也成为民间联络感情的一种重要场合。
不管操办何事,都离不开请客送礼,礼簿就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礼金、礼品的记载工具。
说到礼簿,顾名思义,就是记载送礼明细的礼单簿。
礼簿一般会由主人家特意请有文化、字写得好的人来做记录,大多称礼房先生。
当宴会结束后,礼房先生便根据礼簿的记载,将收到的礼品、礼金一并交给主人家,主人家往往会以烟酒等礼品相赠,以感谢他的帮忙。
办事的人家往往都会精心收藏好礼簿,遇到亲朋好友、乡邻人家办事儿,都会先拿出礼簿,对照对方当初送礼的礼品和礼金数目,来筹划如何还礼。
礼簿分为婚喜礼簿、百日礼簿、祝寿礼簿、贺高升礼簿、贺中举礼簿、乔迁喜簿等,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喜事,一般封面的封皮颜色、图形描画和贺词也不同。
“礼簿”是《诗经》中投桃报李诗的诠释;是亲友情谊的筹码和比照。
接礼物的人把亲友送的礼品(礼金)接过来送给登礼的人,登礼的人随即把送礼人姓名、来客人数、亲属关系写好一张红﹙白﹚纸条,贴在礼品上,以防错乱。
然后细心地查看件件
礼物并一一把送礼客人的姓名、来客人数、亲属关系,礼物名单、数量等记上礼簿。
之后,接转礼物的人把礼品转送到另一间房里交主人家或指定的亲人按“礼无全受”的规矩接下大部分礼物,并给回礼(或叫打发)。
回的礼物(或打发)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包封,也可两者兼顾,如缔姻一般既打发红包又打发糖果。
白喜事的礼则全受。
礼簿很有学问,比如红喜事中的收亲酒,客人送的一对公、母鸡要写成“凤凰”或“德禽”成对或成双;送的烟花炮竹要写成“喜炮”成对或成双;送来的红包要写成“成封”……总的原则是忌讳写“一”字或“单”字,尽量用吉祥字词。
上礼簿的来客芳名也要按亲疏关系事先安排好前后页,比如岳父母家就要记在最前页。
“礼簿”的封面也要分别在其左上角、中间、横下方分别贴上红纸条,写上“礼簿”、“×××与×××缔姻(或合卺)之喜期,公元××年××月××日岁次××年××月××日”的字样,其字数都应成双数。
做白事,措词也有变,字数应成单,簿内礼物都冠以“哀”字,比如“鞭炮“写为“哀炮”;“祭帐”写为“哀帐”……
装礼簿有讲究,婚、嫁、做生日、迁居、升学酒等喜事,应用大红纸,裁折装订成十福九全的格式,封面按竖式写法,从右至左,右边写时间与喜事的名称,中间写“亲朋家族礼簿”六字,左边是东家的名字与鞠躬等字样。
而办丧事的则不同,应用白纸装礼簿,簿面右侧写时间等,中间部分用蓝底红签条写“亲朋家
族礼仪簿”七字。
礼簿内每页的右上顶格,应写上文字编号,用来区分亲戚主次和便于对号拆礼。
紧接着,应写执事人员的壁单,办喜事的直接写在红纸上,办丧事的要用黄纸为底,在红签条写名字。
作业:
1、你自己家里有礼簿吗?拿出来看看吧。
2、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的亲朋好友家里有事,你会写礼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