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及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信息。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
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7.马铃薯、甘薯、草莓、芝麻和菜花等常见农产品,所对应得植物器官依次是
A.茎—根—果实—种子—花
B. 茎—果实—种子—花—根
C. 根—茎—种子—果实—花
D. 根—花—种子—果实—茎
解析:马铃薯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甘薯食用部分是地下变态根;草莓食用部分是由花托发育而成为肉质聚合果;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食用部分为种子;菜花食用部分是洁白、短缩、肥嫩的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
8、在苹果表面贴上神色的字,成熟后的苹果表面便出现字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利用率提高B.字迹处糖含量增加
A.字迹处
2
C.字迹处ATP合成量增加D.字迹处叶绿素含量下降
解析:叶绿素的合成受光的影响。
苹果表面贴字部分,不能接受光照,叶绿素不能正常合成,颜色也就于其他部分不同,而显现出相应的字。
14、人类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出有“生命之书”之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揭开了人体基因的奥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利用人类基因组图谱帮助治疗疾病
②人类基因组图谱可以消除社会歧视现象
③人类基因组图谱精确测定了人类基因碱基对序列
④人类基因组图谱直接揭示了人与黑猩猩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把人类24(22+X,Y)条染色体上的的所有碱基进行测序。
绘制的基因图谱,可以从基因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帮助治疗疾病。
消除社会歧视现象应该依靠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类基因组图谱直接揭示的人的基因情况,绘制完黑猩猩的基因组图谱后,才可以作出比较。
16、2009年4月27日,卫生部首次向社会及媒体发布《保持健康体重知识要点》,向肥胖“宣战”。
对肥胖者而言,要想达到健康体重,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①每天坚持中等强度锻炼至少持续半小时
②可以通过不吃早餐等节食方法减轻体重
③利用药物减轻体重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④食物多样,少食高热量、油炸食物,控制膳食总热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有关科学减肥的问题。
②③很显然不利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的减肥应该通过运动和合理的膳食进行。
23.蔚蓝色的大海中生活着各种藻类植物,红藻的色素主要吸收蓝色光,褐藻的色素主要吸收黄绿光,绿藻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在海水中各种光的穿透性按照红-绿-蓝的顺序逐渐增强。
三种藻类由浅到深的垂直分布趋势是
A.红藻-褐藻-绿藻
B.绿藻-红藻-褐藻
C.褐藻-红藻-绿藻
D.绿藻-褐藻-红藻
解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在红光强的浅海区主要是吸收红橙光较多的绿藻,在绿光较强的中海区主要是吸收较多黄绿光的褐藻,在蓝光较强的深海区主要是吸收蓝色光较多的红藻。
第II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从第31小题到第65小题。
本卷中的选择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把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题号顺序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4.(2分)四川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顽强。
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长时间被困的人员时,一般是先将其眼睛蒙上并尽快补给生理盐水。
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补给生理盐水是给被救者补充水分和能量
②蒙上眼睛是防止被救者在被搬动是产生眩晕
③蒙上眼睛是为了避免被救者的眼睛受到强光刺激而受伤
④补给生理盐水是为了缓解被救者出现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症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生理盐水不能提供能量,因此,①错误。
蒙上眼睛是因为被困人员因较长时间处于黑暗的环境中,被救出后如果直接接触强光,会导致眼睛不适应。
55.(1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骨髓库)的建立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彰显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患者与捐献者配型相合是骨髓移植的先决条件,否则所移植的细胞会被患者体内的“防御”系统当作“异己”成分进行攻击而造成移植失败,该系统是
A.神经系统 B.免疫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血液循环系统
解析:考查免疫问题。
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保护自身机体,排斥“异己”,因此,在做器官移植时首先要进行供受体配型。
十三、(共8分)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追寻古往今来的岁时变迁,探究由微而著的客观世界。
温暖的环境下,长时间放置的香蕉等水果上常会有飞来飞去的果蝇,这种小小的昆虫是生物学实验的好材料。
一个研究小组计划用果蝇生存实验研究“某保健食品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探究该保健食品是否如厂家宣传的那样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实验过程:
(1)准备培养瓶:配置果蝇普通培养基(甲)和3种含不同浓度保健食品的
实验培养基(按浓度从低到高分别为乙、丙、丁),分别倒入如右图所示的
广口瓶中,每种培养基各2瓶。
(2)果蝇的培养:收集未交配的生长状况相似的果蝇成虫雌雄各120只,按
每瓶30只,雌雄分开放入上述8个培养瓶内,每种培养基雌雄各一瓶。
25℃
条件下培养,每4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
(3)记录实验数据:每2天记录一次果蝇的存活数,一直观察到果蝇全部死亡。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63.(1分)实验假设是实验的预期结论。
下列假设不能由本实验验证的是
A.该保健食品对雌雄果蝇寿命的影响不同
B.该保健品浓度过高会对果蝇产生副作用
C.该保健食品会影响果蝇子代雌雄的比例
D.一定浓度的该保健食品会延长果蝇的寿命
解析:因为题干上已经说明,收集未交配的,雌雄分开放入培养瓶中。
因此,在培养瓶中不可能出现后代果蝇。
64、(4分)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分析是获得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⑴实验小组设计了实验数据记录表,请把表头内容填写完整(见答题卡)。
答案
⑵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雌果蝇生存曲线,可以看出,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中雌果蝇的半数死亡天数(死亡一半所用时间)从小到大依次是_丁甲乙丙_
⑶根据实验观察所得的数据,能够进一步分析得到的结果是
①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的平均寿命
②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繁殖能力的变化
③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子代寿命的变化
④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的平均最高寿命(最长寿的5只果蝇的平均寿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存活率为15时(也就是死亡一半),对应的横坐标的存活时间长短。
⑶因为是在四种不同的培养基上,因此,可以得出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的平均寿命,
进而得出各种培养基中实验果蝇的平均最高寿命(最长寿的5只果蝇的平均寿命)。
因为题干上已经说明,收集未交配的,雌雄分开放入培养瓶中。
因此,在培养瓶中不可能出现后代果蝇。
所以,不可能统计②③。
65.(3分)实验方案的精心设计和不断完善是实验科学性的保障。
(1)为什么要将雌雄果蝇分装在不同的培养瓶中?为什么果蝇培养瓶的瓶塞一般用棉塞而不用玻璃瓶塞?
①为了检测该保健食品对不同性别果蝇寿命的影响
②为了检测不同性别果蝇受保健食品影响的情况
③为了检测在不能繁殖后代的情况下,雌雄果蝇寿命受保健食品影响的情况
④防止果蝇繁殖
(2)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研究小组设计了后续实验方案,下列与本实验研究目的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增加实验果蝇的数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B.观察实验果蝇形态变化,寻找果蝇的变异类型
C.调整培养基中保健食品的浓度,寻找延长果蝇寿命的保健食品最佳浓度
D.用不同生长天数的果蝇进行实验,检测保健食品对不同龄的果蝇的影响
解析:(1)将雌雄果蝇分装有利于研究对不同性别的影响,另外,使果蝇不能繁殖,有利于不受子代的影响。
果蝇培养瓶用棉塞有利于透气,保证果蝇正常进行有氧呼吸。
(2)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保健品浓度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与果蝇的变异无关。
如果保健品引起果蝇变异,那就不再有保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