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阅读答案
①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最早的文字我们都清楚是甲骨文记录在动物骨头上这些龟甲、兽骨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纸张”但是甲骨与甲骨之间只能采取堆放的形式使文字间连续阅读所以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装帧包括后来出现的记录在青铜、玉石、陶器上的文字也都未出现装帧形式
②直到刻在竹片上的简策出现书籍的装帧艺术才刚刚崭露头角简策的使用始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它的盛行阶段应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之间的八百多年时间现我国已大量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代的简策单是一根简的容量不可能记录一篇文章这时就真正出现装帧他们将竹片或木片按顺序用绳子编连起来又卷成圆筒状这就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书籍但由于一本著作文字量很大往往需要一马车的简策才能装下由于太过笨重携带与阅读很不方便
③后来又出现了书写在丝绸上的帛书它有较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帛书的装帧形式有折叠和卷轴式两种形式折叠式是写在整幅帛上由于难于卷收故折叠放置;卷轴式是写在半幅宽的帛上然后以一根棒子为轴心将帛书从尾向前卷成帛卷
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张满足了古人经济及精神生活文字从此书写在了纸张上纸质书最早的装帧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两晋南北朝至五代时期最为流行卷轴装存世的敦煌遗书绝大多数都是卷轴装但它的制作手续复杂、麻烦同时在阅读时需要展卷、收卷
非常不方便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卷轴装的形式在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经折装它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再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加以保护从外形上看经折装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旋风装和经折装一样都是从卷轴装发展演变而来的旋风装是以一厚纸作底然后将书页粘在底纸上像贴瓦片那样叠加纸张也需要卷起来收存它具备了翻阅方便制作简单的优点是世所罕见的风格由于旋风装用久之后折缝处往往容易断裂蝴蝶装问世蝴蝶装是在宋代雕版印书技术出现后引起的书籍生产方式和书籍装帧形式的巨大变化以有字的一面对折背面向外、折口向右集齐作书背形成书芯书背用浆糊粘连再用一张厚纸作为书皮包裹书背这就有利于保护书籍书页的形状以及开合的样式非常像蝴蝶的翅膀因此这种装帧形式被形象地称为蝴蝶装但由于书都是单层的纸较薄印刷面容易粘连阅读时往往是先见到纸背而且读一页书就要连翻两页才能继续读下去故很不方便到明代以后蝴蝶装就逐渐被包背装所代替包背装是将书页背对背地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空白页折在里面装订后即无法看到彻底解决了蝴蝶装每隔两页就有两个空白页的缺陷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由于包背装竖放易磨损于是线装书开始盛行线装采用两张与书页大小相同的书皮,书册上面一张,下面一张与书背戳齐然后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清代以后在西方书籍装帧的影响下又涌现了多种新的形式这里就不必细说
16.概括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3分)
答:
17.按照书籍装帧形式发明的先后给以下三幅图排序并说说我
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的宗旨(5分)
答:顺序:
演变的宗旨:
18.阅读下面的材料一借助文章相关知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阅读材料二结合文章相关知识说说“韦编三绝”的另外的原因(3分)材料一:
元代吾衍《闲居录》说:“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清朝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中也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
材料二:
【韦编三绝】成语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孔子十分好学晚年还坚持研究《易》反复阅读钻研以致把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多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韦编指熟牛皮此典故常用来比喻读书
勤奋
答:
16.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演变(共3分我国古代1分书籍装帧形式1分发展演变1分)
17.顺序:乙、丙、甲(3分)
宗旨:方便读者翻阅;书籍不易损坏(共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材料一: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来的(1分)
材料二:简册过于笨重翻阅不便(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