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个案分析范文精选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明呀,是我们班上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刚入园的时候就像个小旋风似的。
他今年三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那眼睛里总是透着机灵劲儿,不过这机灵劲儿可没少让老师头疼。
二、问题表现。
1. 攻击性行为。
在活动区的时候,他就像个小霸王。
看到别的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城堡,二话不说就上去推倒,还咧着嘴笑。
有一次,小朋友在看绘本,他走过去抢人家的绘本,人家不给,他就动手打人家。
这可把被打的小朋友吓得哇哇大哭,他呢,还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
2. 规则意识淡薄。
上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故事,他就坐不住。
一会儿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会儿又爬到桌子底下去玩自己的鞋子。
老师提醒他要遵守课堂规则,他就像没听见似的,过不了两分钟又开始捣乱。
三、原因分析。
1. 家庭教养方式。
通过和小明的家长沟通,我们发现他家的教育方式有点“宽松”。
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带他。
爷爷奶奶对他那是百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犯了错也舍不得批评,觉得孩子小,长大了就好了。
这就导致小明没有什么约束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 年龄特点。
三岁的孩子,本身就处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阶段,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小明可能觉得通过推积木、抢东西这种方式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满足自己的小愿望。
四、教育措施。
1. 家园共育。
我们和小明的家长达成了一致,爸爸妈妈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和爷爷奶奶好好沟通,改变过度宠溺的教养方式。
在家里,要给小明建立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坐在餐桌前,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好。
如果小明违反了规则,就要有相应的小惩罚,比如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
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小明的正面行为,当他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时候,要及时表扬。
2. 正面引导。
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对小明采取了正面引导的方法。
当他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我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批评他,而是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很严肃地告诉他:“小明,推小朋友是不对的,这样小朋友会受伤,会很疼很疼的,就像你摔倒了一样疼。
如果你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可以先问一下小朋友,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刚开始的时候,小明可能不太理解,但是经过多次的重复引导,他慢慢地开始有了变化。
3. 游戏疗法。
五、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在活动区,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搭积木,会主动走过去说:“我可以和你一起搭吗?”小朋友们也开始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上课的时候,虽然他偶尔还是会坐不住,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能认真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做游戏。
小明的转变让我们很欣慰,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只要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个案情况。
小朵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长得白白净净的,就像个小瓷娃娃。
她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扎着两个小辫子。
但是这个小瓷娃娃却特别内向,就像一朵躲在角落里的小花,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二、问题表现。
1. 社交退缩。
在幼儿园里,自由活动时间,别的小朋友都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玩,小朵却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
她要么自己玩着手里的小玩偶,要么就静静地看着别的小朋友玩,从来不会主动去加入他们。
有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都特别兴奋,纷纷举手要参加。
小朵却低着头,小手紧紧地揪着衣角,不管老师怎么鼓励,她就是不愿意加入。
2. 语言表达少。
小朵不仅在社交上很退缩,在语言表达上也很不积极。
老师问她问题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小声地回答,就像一只小蚊子在嗡嗡叫,有时候甚至不回答。
在课堂上分享故事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自己的故事,小朵却总是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原因分析。
1. 家庭环境。
小朵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
她的爸爸妈妈都是比较内向的人,家里的氛围也比较安静。
平时爸爸妈妈很少带小朵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小朵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家里玩玩具或者看书。
这种缺乏社交机会的成长环境,使得小朵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逐渐变得内向起来。
2. 性格因素。
小朵本身的性格就比较敏感、胆小。
新的环境、新的人都会让她感到不安。
在幼儿园这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她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四、教育措施。
1. 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
我们老师首先从班级环境入手,努力营造一个温暖、包容的氛围。
在班级里,我们经常会表扬那些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小朋友,让小朵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氛围。
老师也会特别关注小朵,经常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温暖的微笑。
慢慢地,小朵对老师的信任增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老师了。
2. 社交引导。
为了帮助小朵克服社交退缩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社交引导方法。
开始的时候,老师会邀请一两个比较温和、友善的小朋友和小朵一起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搭积木。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小朋友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渐渐地,小朵开始放松下来,愿意和这几个小朋友互动了。
随着小朵的进步,我们会逐渐增加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数量,让她逐渐适应更多人的社交环境。
3. 语言表达训练。
针对小朵语言表达少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些有趣的语言训练活动。
比如每天早上的“早安分享会”,每个小朋友都要和大家分享一件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小朵很害怕,老师就鼓励她从简单的一句话开始说,比如“我昨天看到一只小蝴蝶。
”当小朵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会给她热烈的掌声。
慢慢地,小朵的话越来越多,现在她已经能够比较完整地分享一个小故事了。
五、效果评估。
现在的小朵就像一朵慢慢绽放的小花,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自由活动时间,她不再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而是会主动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
在课堂上,她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声音也比以前响亮多了。
小朵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
量,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就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