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H7N9综合防控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
·2017.9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兽医临床科学
近年来,在四川省发生的H7N9型禽流感已确诊的有11人,导致死亡的有9人。
该病在全国10省39个地区广泛流行。
严重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也对人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禽流感病毒有众多亚型,且大多都会产生变异,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消灭。
因此,一旦发现有禽流感疫情疑似症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限制移动,并迅速向当地兽医机关报告,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造成更大的影响。
1 H7N9型禽流感的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
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新亚型重配病毒,该病毒颗粒外覆盖着两型表面糖蛋白,分别为植物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其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
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也可由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给从事禽类养殖、宰杀、加工、销售等高密度接触性人群。
通常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潜伏期为7d。
患者临床症状与流感相似,有发热,咳嗽的症状,但痰少,同时可能伴有头疼、肌肉酸痛及其他全身不适的症状。
病情严重的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体温升高至39℃以上,咳血,呼吸困难;继而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2 防控措施
2.1 净化环境,消灭传染源
H7N9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下抵抗力较低,且对热敏感,100℃加热1min或65℃加热30 min都可将其消灭。
外界环境中的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7.09.054
禽流感H7N9综合防控技术要点
邹万瑞,李胜男
(四川省小金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四川 小金 624200)
摘要: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
本文通过介绍禽流感H7N9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总结出主要的防控措施,希望可以给予参考。
关键词:禽流感;H7N9;综合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58-01
病毒净化可以使用消毒药物,如氧化剂、稀酸、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将其杀死。
在平日的饲养中,应定期对圈舍、器具设备、舍外环境、运输工具以及畜禽交易市场等进行消毒,通常每3d消毒1次,消毒药物交替使用。
经常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做好自身生活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以消灭传染源。
2.2 做好免疫工作
目前,我国正在研发禽流感H7N9免疫疫苗,对其他已有的禽流感疫苗采取强制免疫的措施。
正确及时注射免疫疫苗对防制禽流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3 严格执行隔离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发现有禽流感疑似疫情的,要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快速诊断,一经确诊,立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群禽也一同处理掉。
受污染的环境使用生石灰乳、烧碱等消毒药彻底消毒,环境内的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
2.4 强化饲养管理 做好疫情监测
引种要选择优质非疫情区域的禽种,运送禽只的车辆和笼具要保持干净,并不能带入场内,各个禽场的笼具不能混用。
定期采集血样,做好疫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2.5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禁止接触病死禽畜;尽量不要接触禽鸟;日常勤洗手,肉蛋要煮熟;勤开窗通风;保证睡眠;38℃以上高热伴咳嗽应立即就诊。
时可以将监控所得的数据或者信息同大型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对生态猪养殖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在专业人员分析后可以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风险进行扼杀,避免其对生态猪生长产生过多的不利影响。
为了更好的实现提升生态猪养殖效果的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对当前的一些新式技术及设备等进行积极引进和使用,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工作人员工作量明显减少,并且能够实时掌握生态猪的实际生长情况,为工作人员调整食物量及水资源饮用量等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三,对遗传优化配种技术进行分析。
遗传优化配种技术在牲畜养殖工作中应用较多,为了提升生态猪养殖水平,当前我国多数养殖企业均从国外引进了优质的种猪,此类种猪瘦肉较多,自身免疫能力较强,并且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如果在引进后经处理直接进行养殖,生产出来的猪肉同人们要求存在一定偏差,为了更好的迎合人们的需求,养殖企业在引进后可以将其同国内品种优良的生态猪进行杂交,在杂交完成后选择优秀遗传因子较多的生态猪继续进行养殖,进而提升生态猪的肉质。
第四,对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分析。
以往生猪养殖技术在养
猪环境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此种情况导致生猪生长速度较慢且非常容易出现疫病的情况,使用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种情况,此种养殖技术对环境温湿度、水源以及饲料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对优化断奶技术,疫病防控技术以及饲料配合技术等进行合理应用,进而为生态猪生长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生态猪养殖过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此对养殖技术及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文笔者对生态猪养殖环境卫生处理、食物选择、水资源控制及疫病防控等养殖技术进行分析,并且从生态猪散养模式、信息化养殖、遗传优化育种、生态养殖等方面对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希望工作人员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使用,提升养殖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宗志.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 ].南方农业,2016,10(7):75-76.
[2]郑代刘.探讨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家致富顾问,2015(10):62-63.
(上接第32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