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
第(1)题
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交变电流改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A.200B.400C.1600D.3200
第(2)题
图甲所示的是由导电的多晶硅制成的电容加速度传感器。

图乙是其原理图,传感器可以看成由两个电容、组成,当传感
器有沿着箭头方向的加速度时,多晶硅悬臂梁的右侧可发生弯曲形变。

下列对这个传感器描述正确的是( )
A.匀速向上运动时,减小,增加
B.保持加速度恒定向上运动时,减小,增加
C.由静止突然加速向上运动时,减小,增加
D.正在匀速向上运动的传感器突然停止运动时,减小,增加
第(3)题
科幻电影中提到的“洛希极限”即当一个天体自身的引力与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的距离。

当两个天体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天体就会倾向碎散,继而成为第二个天体的环。

1992年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在经过木星时分裂成碎片,最终于1994年落在木星上就是如此。

已知行星与卫星的洛希极限计算式为,其中k为常数,R为行星半径,,分别为行星和
卫星密度。

若已知行星半径R,卫星半径为,且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则其“洛希极限”为( )
A
.B.C.6kR D.
第(4)题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的一款新式吊灯,图中的五根轻质悬线长度相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悬线又系于结点B,结点B通过轻质锁链悬于O点。

已知吊灯和灯架的总质量为,重力加速度g取,则吊灯静止时,悬线AB和锁链OB上的拉
力大小分别为(,)()
A.150N,250N B.200N,600N C.150N,600N D.200N,250N
第(5)题
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6)题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
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B.1.6小时C.4.0小时D.24小时
第(7)题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量子计算机550W让人惊叹。

事实上,量子计算机并非科幻,在安徽合肥就藏着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

根据最新消息,我国的最新款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出世。

预计到2025年,所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将突破1000位量子比特,同时尝试将量子计算机运用在不同行业,解决不同行业对应问题。

关于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普朗克首次提出了量子论,他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分立而不连续的
B.玻尔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点应用到原子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C.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时,利用了量子论的观点,提出了光子说。

认为只有吸收了足够多光子数的电子才能从金属板中逸出
D.量子理论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是对人们原有经典物理学的补充而不是推倒重建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固定在x轴上a、b两点的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势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和,a、p间距离大于p、b间距离。

从图可知以下正确的是( )
A.两点电荷带异种电荷
B.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C.p、b两点之间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
D.将一负电荷从p点移到a点电势能增加
第(2)题
对于一定质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气体绝热地自发向真空扩散,则扩散前后气体内能相同
B.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C.气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
E.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则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力减小
第(3)题
质量、长度的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右端静置一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如图
(a)所示。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图像如图(b)所示。

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

则()
A.6s末,物块刚好与木板分离B.0~4s内,物块与木板不发生相对滑动
C.0~6s内,物块与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4~6s内,拉力F做功等于物块与木板系统动能增量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MN与PQ是两条水平放置彼此平行间距L=1m的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R=1Ω的定值电阻,电压表接在电
阻两端。

质量m=0.2kg,电阻r=1Ω的金属杆ab置于导轨上,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

t=0时刻ab杆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整个过程ab杆始终与导轨接触且垂直于导轨。

已知第4s末,ab杆的速度v=2m/s,电压表示数U=1V。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在第4s末,ab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和受到的安培力F安各为多大?、
(2)若第4s末以后,ab杆做匀速运动,则在匀速运动阶段的拉力F为多大?整个过程拉力的最大值F m为多大?
(3)若第4s末以后,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ab杆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为多大?
(4)在虚线框内画出上述第(2)、(3)题中,0~6s内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线,并标出相应的纵坐标数值。

第(2)题
AstroReality(星球模型)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儿童玩具,如图甲所示,它是由一组大小、质量各不相同的硬质弹性小球组成,采用3D打印技术真实还原不同星球的美妙纹理,弹性极强,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它们进行了若干次碰撞实验。

所有碰撞都可认为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试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一次实验他们将一个质量为m1的小球1从距离地面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他们估计出了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用表示。

求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以及碰撞过程中地面给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2)第二次实验他们将质量为m1的1球和质量为m2的2球分别从距离地面h高处和5h高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的质量关系
为m1=km2,如图丙所示。

两球碰撞以后2球被反弹,从碰撞点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求k的值。

(3)第三次实验他们将(2)中的2球放在1球的顶上,让这两个球一起从距离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并撞击地面,如图丁所示。

他们惊奇的发现球2反弹的高度超过了释放时的高度,试求此种情况下小球2被反弹的高度。

他们猜想若2球质量越小被反弹的高度越高,试从理论角度分析:若m1>>m2时2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4)受(3)的启示,他们设想了一个超球实验:将三个球紧贴从距离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由下至上三球的质量分别
为m1、m2和m3,且满足m1>>m2>>m3,如图戊所示。

他们设想3球可以被反弹到很高的高度,试估算此高度。

第(3)题
图甲为罗马杆滑环窗帘,假设窗帘质量均匀分布在每一个环上,简化为图乙所示模型。

水平固定的长杆上有3个相同的滑环,滑环均近似看成质点。

若窗帘完全拉开,相邻两环间距离为。

开始时滑环均位于长杆右侧边缘处,彼此接触但不挤压。

现给1号滑环一个向左的初速度,已知滑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假设前、后两滑环之间的窗帘绷紧
瞬间,两滑环立即获得相同速度,窗帘绷紧用时极短,可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1号滑环未与杆左侧相撞,重力加速度g取,求:
(1)2号滑环获得的初速度的大小;
(2)1号滑环滑行的总距离d。

第(4)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质量为m的长板A,质量为3m的滑块B(视为质点)置于A的左端,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在水平轨道上放着很多个滑块(视为质点),滑块的质量均为2m,编号依次为1、2、3、4、…、n、…。

开始时长板A和滑块B均静止。

现使滑块B瞬间获得向右的初速度v0,当A、B刚达到共速时,长板A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1次弹性碰撞。

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刚达到共速时,长板A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2次弹性碰撞,依次类推…;最终滑块B恰好没从长板A上滑落。

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极短,求:
(1)开始时,长板A的右端与滑块1之间的距离d1;
(2)滑块1与滑块2之间的距离d2;
(3)长板A与滑块1第1次碰撞后,长板A的右端与滑块1的最大距离;
(4)长板A的长度。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用电阻箱、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测电源的电动势E约为6V、内阻r为25~3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所用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箱R的阻值范围为0~999.9Ω。

(1)电路中R0为保护电阻。

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

A.20Ω,125mA B.50Ω,20mA C.100Ω,60mA D.1000Ω,5mA
(2)实验中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及相应电压表的示数U,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图线,图线的纵轴截距为a,斜率为b,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内阻r=_____。

(3)图2中图线①是由测量值作出的图线,则由真实值作出的图线②符合要求的选项是_____。

第(2)题
某实验小组准备利用表头G x设计一个多挡位欧姆表,但不知道该表头的电阻。

为了精确地测量表头的电阻,该小组首先采用了“电桥法”测量G x的阻值。

电路如图甲所示,由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实验用到的器材如下:
A.待测表头G x:量程0~1mA,内阻约为400Ω
B.灵敏电流计G
C.定值电阻R0=300Ω
D.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总长为L=50.00cm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2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Ω)
G.线夹、电源、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1)电源电动势3V,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填写器材前对应的字母)。

(2)在闭合开关S前,可将线夹P2大致固定于电阻丝AB中部位置,滑片P1置于a端,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待测表头的示数适当后再不移动滑片。

不断调节线夹P2所夹的位置,直到电流表G示数为零,测出此时AP2段电阻丝长度x=29cm,则测得=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图乙所示,将上述表头G X改为含有“”,“”“”三个挡位的欧姆表,已知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可忽略不计。

R1<R2,且接线柱3未接任何电阻,R0为调节范围足够大的滑动变阻器。

则图乙中,表笔b为______(填“红”或“黑”)表笔。

当开关S接到接线柱3时,选择的倍率是________挡(填“”,“”“”)。

此后,短接a、b两表笔欧姆调零,R0应调
至R0=________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