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龙鱼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养龙鱼心得
第一篇:我的养龙鱼心得
我的养龙鱼心得
原创:小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的喜好就是养龙,在初期养龙时,我十分狂热并带有盲目性,一看到好龙就心痒一定要把它弄到手,相信这也是每位初养龙鱼爱好者必备的缺点;由于我的盲目性导致对龙鱼的饲养知识疏忽学习,管理不善,再加上对过滤系统(生化、物理过滤)更是一窍不通,导致几年下来我损失几尾好龙更是花了不少的冤枉钱。

不过吸取教训后,理性购买了多本相关书籍,上相关的龙鱼网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后我决定改善鱼缸的过滤系统,于是在广州喜鹊路询问了几家鱼缸店,在了解多款过滤系统后我果断选择了辉赏好鱼缸的过滤系统,定制了第五代底滤。

把原先的缸底底沙和造景清理掉,由于鱼只太多派粪太多与消化细菌的繁殖不成比例(超负荷),过滤不全面,清洗麻烦;一但鱼只有病下要份量较大,不易治愈。

鱼缸定制好后遍着手购买了滤材、PH值控制器,智能显示屏,安装后效果不错,再加上平时辛勤管理及爱心,我的龙群安然品相好看了许多,感到欣慰的缸内的两条红龙已经发色了。

以下是我本人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鱼缸篇:龙鱼饲养缸的尺寸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养龙建议用大型龙鱼缸(缸底过滤),省去不少麻烦,大家购回来的不一定都是成龙大多是小龙,因而在造缸时,在入水口的那块玻璃应做成活动的,分成两至三块,随着小龙的成长,可以调节水位;在做缸时如养红龙,缸的四面(加底部玻璃),选用黑色玻璃(金龙系列则用透明超白玻璃,正面用透明超白玻璃,有助以后红龙发色;
二、滤材篇:滤材无它就是:生化棉、滤棉、磁环、生化球、活性炭、珊瑚沙等,搭配因人而异,因地至宜。

磁环、珊瑚沙中性偏碱,养龙的PH值为5.5-7.5适宜,但磁环、珊瑚沙的PH值为7.5-8.5之间,两者间有冲突,此时可用网袋装入软水树脂或沉木碎(泡水一个
星期才用),放入磁环、珊瑚沙一起使用中和PH值,份量根据个人要求的PH值而定,太低的PH值不利于消化细菌的培养。

三、水质篇:养龙的水值中性偏弱酸,培养好消化细菌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重要的一环,有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好引起的,无它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过滤系统改善水质,也是我最初首先把旧的过滤系统更换为辉赏好五代底滤的原因。

主观就是日常的管理,(例如观察龙鱼的游姿,龙鱼游起来,缩鳍老是不舒展,那就要检测水的各样数值看是否要换水)。

有的新手问:新缸养鱼为什么容易养死鱼?我认为是水太新或养水的时间不够导致的,而不是新缸造成的,新缸的玻璃胶为酸性,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用海盐泡缸后养水,建议在养水过程中加杀藻灯杀藻。

有人说老水养龙漂亮,新水使龙成长快点,此说法我同意,但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高手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否混为一谈!?我曾经问过一位养鱼养了十多年高手,他答我:养龙的水要弱酸偏软,有助于鱼儿发色,但水的软硬度和酸碱度是两回事,有的水硬度会高酸碱度会低,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单凭仪器测试的数值为准,还要*经验来调节水质的软硬度和酸碱度,在此我想各位求证一下!我在书籍上看到小日本养的龙鱼十分的漂亮,是用类似养七彩上部过滤,不要求水流太急配合黑色背景、植物灯照射,我其实在想慢的水流是否能使水质容易变酸和使植物灯照射得更加透彻,有助于红龙发色这是我疑问想向位大侠求证?谢谢!
四、照明篇:照明一般用卤素管、植物灯、虹管这几种,我本人用TFC虹管水中灯,效果还可以。

水中灯位置我原先放在水平线下15厘米,对龙照出来的颜色不错,但后来我发现我的龙喜欢贴缸游,结果鳞片给水中灯刮出一道一道痕迹因而水中灯放到水面,愿想把灯缸外贴着玻璃来照但碍于美观这念头打消了!小龙阶段照明时间为4-6小时,亚成龙、成龙阶段8-10小时。

五、投食篇:投食是增进鱼与人友谊一环,也是养龙人最乐意干的,龙鱼吃东西的姿态实在太美了;那怕新请回来小龙就想喂,但这不提倡,等鱼的稳定再喂。

我从不喂小鱼,喂小鱼不利龙鱼的发色,一般喂昆虫类、青蛙、虾(交替来喂),投喂时轻敲缸边引起龙鱼注
意,这可使鱼与你之间倍增亲切感,投喂后我会把冲浪泵打开,让鱼儿运动一下,有助宽大的鱼鳍生长。

小龙投食要少喂多餐,当生长到30厘米时减少投喂,一天喂一次,使龙鱼充分消化,此举利于龙鱼的发色(小龙投食要少喂多餐是要把它胃口撑大,便于消化,陪养体形的时候,长到30厘米时是准备发色阶段,因而减少投喂,一天喂一次,()使龙鱼充分养分消化,再配合光照利于龙鱼的发色)。

六、混养篇:我的混养心得:我现在养着4条红龙、3条银龙、2条小红尾,除2条小红龙已隔开养,因为太小,其余7条龙已混养一起已经一个月无打斗。

通过书籍了解到龙鱼混养解决的就是领域性和混养的密度,我通过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暂时混养是成功,开始时我就想龙鱼群中一定要有一个老大,因此我把龙鱼老大锁定在我的那条大红龙,跟着我购入比大龙小一点的银龙3条,为什么要选银龙?因为银龙的体形修长容易迷惑红龙老大,价格低,同时我购入第二条小红龙(2003年8月购入),回去后将小红龙隔开,3条银龙放入大龙那边,一开始大龙就将3条银龙干得体无完肤,我马上用隔板将空间隔小,打斗减少,打斗维持两三天,之后就小打小闹还是有,现在很少了,过了两个月尝试将小红龙(22厘米)放到那边,由于龙都大了将隔板移至大一点空间,刚开始小红龙躲在一边,两三天发现龙老大没有欺负小红龙,倒是银龙有时会欺负小红龙,但红龙老大总会为小红龙解围,这种关系一直维持了几个月,后来分别购入2条小红尾、2条小红龙,用此方法已将2条小红尾投入混养的行列至今打斗甚少,期待九龙缸的完成。

混养总结:除加大混养的密度减少龙鱼的领域空间性,一定要确立龙头老大,其他混养的龙鱼体型不能与龙头老大一般大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为争龙头老大发生更惨烈的打斗,其间要十分关注水质,被打伤的龙鱼要马上下盐防止伤口发炎。

七、请龙篇:出门前我一定会将家里的那缸水测试一轮,PH值会在6.8-7.0之间,如不放心会换掉1/5的水,温度在29-30,这是龙鱼适应的水质和温度,龙请回来后就不用再调,水温高点可预防一些疾病,做好预备工作就可以去请龙。

挑选小龙鱼的要点(金龙和红龙):
体形要修长(如是短身更好),头型要汤勺头,咀要尖而翘要红(个人喜好而定),须要直、长带黑线,鳍要长而宽大(不缩鳍),胸鳍要带金边,背要黑,背、臀鳍上的虎纹要粗而黑并要上下平行对齐,眼要红带金沙(不要挑眼蒙或白内障),肛门要凹型或平(不要有脱肛),鳞片要整齐亮度高、起匡(鳞底鳞匡对照鲜明)至4、5派,鳃盖要平滑指甲痕要带血丝色或金色(发色的先兆),侧线要明显,游动要活泼、精神,不怕生(不要挑胆小的)适应能力强,背鳍下的碎鳞要亮(金龙)。

小龙回来就要把连鱼带袋放入缸内泡15-20分钟(适应温差),20分钟后就是兑水,把袋口打开兑入小部分缸内的水(兑水要兑2-3次时间为15-20分钟,目的是让小龙适应水质),兑水的过程要看小龙有否异常,如有异常要测试袋里和缸内的水质再做调整,如无异常就可以放鱼;刚请回来的小龙我会两天后才喂,其间我会用报纸封缸关灯养两天(目的是使小龙适应环境,防止自切),两天后,如小龙投食不吃,我会用小金鱼投喂(注:要剪去小金鱼肛门后的那条刺),不行的再换别的,如再不开口的饿两天再喂。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经验,不对地方还请大侠们斧证!谢谢!(以上只代表个人意见)
第二篇:龙鱼的群养和混养方法
龙鱼的群养和混养方法
看惯了自己的龙鱼在缸中独自游弋,不少鱼友就想要尝试龙鱼群养或混养。

可是对于具有强烈领域感的龙鱼来说,究竟如何混养才能成功呢?今天秋水鱼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龙鱼混养技巧。

一、龙鱼群养
首先,可以选择同一批的小龙鱼一起混养,这样的成功率相对较大一些。

其次,个头不能相差太大,但是,其中一条无论身长还是气势都必须要占绝对优势,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混养龙鱼过程中龙鱼争做“老大”而发生打斗。

关于混养区域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一种是狭窄区域的混养,一种是大区域的混养。

狭窄区域的混养目的是让混养的龙鱼在狭窄的空间内丧失“领地”
意识而达到混养成功目的。

大区域的混养主要是让龙头老大尽快确定地位、确定领域,从而达到混养的目的。

切忌不同品种的龙鱼混养,不同品种的混养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期,但偶尔混入两三条银龙倒是问题不大。

二、龙鱼与其他鱼类龟类的混养
1、魟鱼
魟鱼属于下层鱼,和上层的龙鱼搭配起来正好可以填补缸中的空缺,而且互不侵犯,是适合和龙鱼混养的首选鱼,只是魟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饲养中要多加注意。

2、飞凤鱼
飞凤鱼可以吃掉龙鱼食物的残渣及清理鱼缸,龙凤呈祥也寓意着好兆头,因此这种混养方式很受风水爱好者的青睐。

3、虎鱼
虎鱼虽然很强壮,但比较温和,所以不会和龙鱼发生太多的争斗,也不至于被吃掉,而且对比鲜明的体色会让鱼缸看起来更加丰富。

4、七彩神仙鱼
七彩神仙鱼比较安静,和龙鱼混养可以增加鱼缸的观赏性。

5、银板鱼
银板鱼体型宽大,性情温和,食性宽泛,群体饲养时带给人相当特别的感受。

关键是它们会去啃食寄生在其他鱼体表连药物都很难杀死的水虱以及鱼虱。

银板被龙鱼当沙包恢复也很快,当然因为差异太大被吃了,也很正常。

此鱼强壮好养,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是异常害怕氯气。

可用晾晒法或化学法除去氯气。

6、鹦鹉鱼鹦鹉鱼是人气很高的混养鱼,也是很好的“龙鱼沙包”,性情温顺,色彩艳丽。

更多水族知识,关注公众号秋水鱼悦文化传播
7、红招财鱼
其性格活泼好动,也是经常与龙鱼混养的鱼类之一。

8、皇冠三间鱼(眼点丽鱼)
异常强壮,吃鱼凶猛,地域性强,被龙鱼打伤以后恢复也极快。

9、印尼虎鱼
它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样凶猛,其实性格温顺,色彩漂亮,与龙鱼混养十分般配。

10、猪鼻龟
这种龟可是大胃王,几乎没有不吃的东西,用来清理鱼缸很好。

最后提醒鱼友们,在混养中打斗是难免的,要做好鱼受伤的准备。

如果打斗状况太严重,要立即分开,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初期混养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龙鱼不吃食,给它一个逐渐适应的时间就好。

第三篇:鹦鹉鱼怎么养
鹦鹉鱼怎么养鹦鹉鱼的常见病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
血鹦鹉喜欢弱酸性且硬度较低的软水。

由于血鹦鹉先天性嘴唇不能闭合,吞吐水流的控制能力较差,经过鳃部的水流较小,靠水流与鳃部交换氧气的能力较其父本与母本及其它鱼类就差得多了。

因此,饲养血鹦鹉的水体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

血鹦鹉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0℃~30℃的水温中能自由生活。

但是血鹦鹉又对温度相当敏感,它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体色暗淡失去艳丽的光泽,甚至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者斑纹。

饲养过程中最好使水温保持在25℃~28℃范围内,每次换水前后水温温差不宜超过0.5℃。

血鹦鹉食性杂,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几乎什么都吃,而且相当贪吃,因此要养活血鹦鹉很容易,要养出体质健壮、体色艳的血鹦鹉却不是容易的事。

每天要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合理搭配饵料的营养,最好选用专门为血鹦鹉配制的人工饵料,这种添加了虾红素和D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直接投喂不但方便而且可以使血鹦鹉的体色更加鲜艳好看。

鹦鹉鱼相对来说比较皮实、好养。

饲养时注意水温调节,如果饲养数量较多建议用充氧泵。

一、鹦鹉鱼怎么养
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
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
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

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

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

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
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

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

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

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3、饲料:
(1)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

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

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

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

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2)饲料要用增红饲料。

“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

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

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3)吃惯了活饵的鱼,会不太喜欢吃颗粒的。

有的鱼友可能自从鹦鹉买来之后就喂活虫,因此改喂颗粒饲料时鹦鹉会不吃。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喂活虫之前,先给一点颗粒(能增色的),要少,让鱼适应,吃完再喂原来一直喂的活虫,等鱼儿适应后,逐渐加大颗粒的量,减少活虫的量,最终调整到颗粒饲料。

另外,要经常更换饲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种。

(4)有人喂活虾、丰年虾当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虾头上的硬剌,
以免伤害鹦鹉。

4、注意光线:
鹦鹉对光线较敏感。

需要定时、定量给与强光照射。

每天保持1-2小时的强光照射,之后要让其在较暗的环境里度过一天中的其他时间。

房间里比较明亮,没有灯光,光线是足够的。

但光线长期保持一样,也会使鹦鹉颜色变淡。

即:给予定时、定量灯光照射而不是仅仅靠自然光。

切记:灯光照射时间不宜太长,关灯后要使鱼缸的环境一直保持比较昏暗。

这样,一旦再有灯光的时候,你会发现鹦鹉比以前红了很多。

如果鱼缸在不向阳的房间,就每天增加两小时的光照,然后关灯。

如果房间光线较充足,就要在灯光照射后,适当遮挡房间里的光线,使鱼缸处在昏暗的状态。

5、光色:
有的鱼缸的灯是白色灯,可以换成发红光的灯管。

换成发红光的灯管,可以充分显现鱼的红色,普通荧光灯会使鱼的颜色看上去发青。

6、环境:
鱼刚到你的缸里的头几天会有一些褪色,那是因为不适应。

随着它们适应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好起来。

所以,不要让他们受惊吓,是解决退色问题的又一经验之谈。

另外,鹦鹉如果颜色变浅超过三个月,就基本上不会恢复到原来颜色的程度。

二、鹦鹉鱼的常见病
1、白点病
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

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

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

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

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

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

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

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 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

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

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2、出血性腐烂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1)病原体:为细菌。

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

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

解剖内脏有出血点。

常并发肠炎。

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

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

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

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3、水霉病是霉菌性传染病。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

传染途径:水蚤、病鱼。

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

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

反之,即刻可以发病。

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

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

鱼卵更易感染。

(2)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

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

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

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

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4、轮虫病
此病为传染性原虫病。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

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病。

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

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

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

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

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2)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

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45×60(厘米)的箱放绿豆大小结晶块即可。

水草对硫酸铜特别敏感。

要拔掉草再投药。

不能用部分换水方法处理,这样反而加速轮虫的大量繁殖,鱼将加速死亡,所以必须全换水与投药同时进行。

此外也可用0.5%~1%的浓盐水治疗也有效。

三、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
家养红鹦鹉鱼大的15厘米左右200元每条小的大约12厘米左右150元每条
而红鹦鹉鱼的饲养可以参照前面的饲养方法。

小结:希望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明白鹦鹉鱼怎么养,了解鹦鹉鱼的常见病,同时对红鹦鹉鱼的饲养和价格也有一定的认识。

金龙鱼的基本疾病与治疗方案!分享~ [复制链接]
蒙眼这种疾病可引起眼睛受伤。

症状:最初,一只眼睛可能会出现混浊,然后霉点,如果膜是悬在。

最终,眼睛有可能会发生膨胀,并获得覆盖着蓝白色的异物,如果龙鱼在这个阶段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或死亡。

治疗方法:
在初始阶段中,换1/3的水,应加入的盐。

水的温度应提高到30-33°C(86-91°F)。

观察龙鱼2天。

如果条件改善时,水应每三天更换一次(1/4的水),可以加入更多的盐,直到完全恢复。

在中间阶段,可能需要药物,以治疗的条件;这种药物都会有自己的使用方法,必须遵循适当用量进行治疗。

如果肿胀消退,停止或减少药物。

如果有霉点的龙鱼的眼睛恢复可能需要三至五个月。

恢复后,眼睛会显得更小,但他们应该在他们的正常大小。

什么是下拉眼,你怎么能阻止它吗?要开始了,我想在下降,映入眼帘的是不是一种疾病,因为它不能传播或捕获。

落眼的条件,导致龙鱼的眼睛往下看。

有些龙鱼得到很轻的,如的眼睛稍微倾斜,同时也有一些非常极端的情况下的眼睛看起来好像会掉出来
目前还没有什么可以预防或治愈的方案。

唯一的“治疗”是把你的龙鱼在一个巨大的池塘,但这个过程还没有被证实,可能无法正常恢复,考虑到野生龙鱼也都不掉眼。

也有人说,浮动的乒乓球在你的缸内将解决您的龙鱼他们会抬头看。

但是,您的龙鱼会只会10秒对球感兴趣,然后回去做什么它总是它甚至可能是危险的,如果你有一个大的龙鱼,可以吞下乒乓球。

总之,截至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龙鱼最易落眼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因此,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治愈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我们确实有很多的理论。

下面列出了最常见的误区及怎样形成的。

1、多余的脂肪所造成的。

2、是由头部外伤。

3、是缸内水反射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